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近年来,l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迅速,l其主要包括心脏电复律、i经导管射频消融术、i人工心脏起搏和外科手术治疗等。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11是指应用高能脉冲电流使心肌在瞬间同时除极,l从而中断折返激动和抑制异位兴奋灶,l使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其疗效快而好,l在抢救心律失常相关性急诊、i重危病人和心脏骤停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时复律成功率,l在室上性心动过速达80%以上、i心房颤动达90%以上、i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几乎达100%,l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的复律成功率取决于病因和复律时机。

(一)心脏电复律的类型

1.按电复律时发放的脉冲电流是否与心电图R波同步(以R波末触发放电),l分为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前者主要用于心动过速、i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复律,l后者主要用于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的复律。

2.按电复律时电极板安放部位不同,l分为胸外电复律和胸内电复律。以前者较常用,l后者包括经食管内低能电复律、i经电极导管心脏内电复律、i直接心脏外膜电复律和植入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AICD,l见本篇第十四章)。

(二)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

1.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

2.已驱除病因、i药物治疗无效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3.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伴显著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4.性质未明、i治疗困难和病情危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等。

(三)心脏电复律的禁忌证

需紧急电复律者一般无禁忌证,l择期电复律者有以下禁忌证:i①心律失常伴心腔内有附壁血栓或2个月内发生栓塞事件者;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型或心房颤动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③洋地黄中毒、i风湿活动或重度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所致心律失常;④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超过2~5年,l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显著增大者或心房颤动的直接病因尚未治愈,l如严重的二尖瓣狭窄、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四)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

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有:i①心律失常:i可出现一过性期前收缩、i逸搏、i窦性停搏,l少数患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l此时需再次进行电复律。②心肌损伤:i可有一过性心肌酶谱升高和ST段改变。③皮肤灼伤:i与操作时电极板未压紧皮肤有关。④栓塞事件、i急性肺水肿和发热等。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1catheter1ablation,lRFCA)是经导管应用射频电流使产生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心肌发生凝固性坏死,l从而达到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lRFCA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i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已>95%。部分作者报道,l对心房颤动的消融成功率也可达90%以上。而对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明显低于室上性心动过速(见本篇第十四章)。

【人工心脏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1cardiac1pacing)11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l使心脏激动和收缩,l用以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l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见本篇第十四章)。

【外科手术治疗】

白1968年Cobb等首先成功地应用外科手术根治了预激综合征后,l手术又先后应用于治疗顽固性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i心房颤动、i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等。但随着近年来介入性治疗心律失常的飞速发展,l上述抗心律失常性外科治疗已很少应用。目前主要用于需手术矫治的瓣膜性心脏病、i先天性心脏病等伴有相应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