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ventricular1flutter)与心室颤动(ventricular1fibrillation)简称室扑与室颤。

【病因】

室扑与室颤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并见于多数(约80%)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患者。此外,l尚可见于严重的药物中毒(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i电解质紊乱、i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详见室速)、i心脏手术、i麻醉、i触电及雷击等,l各种疾病临终前亦可出现室扑与室颤。近年研究认为,l个别室颤可发生于健康人或心脏正常者,l经详尽的有创和无创检查(包括尸检)仍不能明确病因者,l为特发性室颤。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l可能属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原发性离子通道病)。

【临床表现】

室扑与室颤时,l病人意识丧失、i抽搐、i心音消失、i不能触及颈动脉等大动脉搏动与脉搏、i无法测到血压、i呼吸不规则或停止以及瞳孔散大、i对光反射等消失。如不及时有效地抢救,l迅即死亡。其心电图特点参见《临床诊断学》。

【治疗】

室扑或室颤发作时,l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l按心肺脑复苏原则进行,l力争在4min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循环。否则,l脑皮质神经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性损害,l最终导致死亡。具体抢救步骤可按下列顺序进行:iA(airway):i保持呼吸道通畅,l清除呼吸道异物。B(breathing):i建立有效呼吸,l首先进行人工呼吸。C(circulation):i建立有效循环,l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和人工心脏按压。D(drug):i药物治疗,l以肾上腺素为主要复苏药物,l酌情选用胺碘酮、i利多卡因、i溴卞胺等。E(electrocardiogram):i实施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i进行非同步电除颤复律术。G(gauge):i对病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H(hypothermia):i施行低温疗法。I(intensive1care):i对患者连续进行重症监护和相应治疗(详见第九篇第二章)。对非一过性或不可逆原因引起的室扑或室颤,l在救治成功后,l应植入ICD,l以防再发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