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1hemorrhagic1telangiectasia,l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性疾病,l其特征为皮肤、i粘膜多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性损害,l引起鼻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在西方国家,lHHT的发病率估计为1/50000。

【病因及发病机制】

HHT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与HHT发病相关的基因有二种:i一个定位在染色体9q33-34,l命名为ENDOGLIN基因。endoglin系一种跨膜糖蛋白,l在动脉、i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l功能上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结合蛋白。另一种与HHT血管畸形发生相关的基因为ALK1l定位于染色体12q13,l该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为TGF-β的另一种形式的受体。

HHT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l超微结构分析显示皮肤型HHT损伤最早的形态异常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扩张。由于微静脉扩张变得扭曲,l并通过毛细血管部分与动脉连通,l最终毛细血管部分消失,l直接的动静脉“交通”形成。该病的出血表现与固有的血管机械性脆性增加有关。

【临床表现】

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常常发生在40岁以前,l一般直径1~3mm大小,l分界明显,l压之可褪色,l但褪色不完全。毛细血管扩张最常见于面部、i嘴唇、i鼻腔、i舌部、i甲床和手部皮肤(手掌和足底处),l通常不高出皮面,l颜色鲜红或紫红。鼻出血是HHT最常见的症状(90%),l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性损害累及下鼻甲和鼻中隔而易于出血。1/3的病人鼻出血不需要治疗;1/3的病人呈中等度出血者仅需门诊处理;另1/3的病人由于出血严重,l需人院治疗。鼻出血出现的年龄多在35岁以前。

20%的HHT可有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l系由于胃肠道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出血也可累及口腔、i泌尿生殖系统。5%~30%的HHT可出现肺动静脉畸形(PAVM),l从而导致明显的血液右向左分流,l病人因此出现气促、i发绀、i疲倦、i活动耐量降低、i杵状指(趾)等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止血机制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l部分患者可有束臂试验阳性,l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镜检查可见病变部位小血管扩张扭曲,l或者许多管壁菲薄的扩张血管聚集成较大的血管团。内脏出血者在局部可见相应扩张的血管改变。HHT合并PAVM者,l胸部X检查可能发现一种“钱币”样阴影,l但微小的病变常常被遗漏。随姿势(坐位或站位)改变的血液右向左分流增加,l或随姿势变化引起相应的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有助于肺动静脉畸形诊断。螺旋CT扫描诊断PAVM的敏感性较高。随着HHT致病基因的确定及多种点突变在HHT家系成员被发现,l基因分析用于HHT的诊断和分型已受到重视和应用。通过点突变筛查,l若明确与ALK1基因突变所致的HHT,l称之为Ⅱ型HHT;若基因突变累及endoglin,l则称之为Ⅰ型HHT。

【诊断】

2000年,lShovlin等提出的HHT诊断标准如下:i①鼻衄;②毛细血管扩张;③内脏受累;④家族史。4项中符合三项或三项以上者,l可确诊;符合2项者为疑诊;仅满足一项者,l则不能诊断。由于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l预期这一诊断标准将会重新修订,l以使得诊断和分型更为合理和准确。

【治疗】

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l以对症治疗为主。鼻出血可用吸收性鼻腔填塞物,l或加压止血处理。严重反复的鼻出血或皮肤出血可采用激光凝固,l冷冻外科,l动脉栓塞或手术缝合等措施,l但易复发。胃肠道出血可采用在内镜下的双频电切或激光技术处理。对于PAVM,l可采用肺叶切除或栓塞疗法,l也有用雌激素或雌激素加黄体酮治疗HHT患者鼻出血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