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疾病

下丘脑疾病是指由于下丘脑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类疾病。下丘脑的功能十分复杂,l主要包括对体温、i进食、i血压和自主神经功能等的调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及其基底部的正中隆突含有大量神经轴突和多种下丘脑激素。发生在该部位的病变使部分或全部激素分泌显著下降;但是泌乳素(PRL)例外,l其分泌可能增加,l因多巴胺张力性抑制被消除,l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病因】

1.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11以大脑中线的发育缺陷为多见,l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缺损,l特别是视神经和嗅神经束、i透明隔、i胼胝体、i前融合、i下丘脑和垂体。Kallman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l其特征为嗅觉丧失(或减退)和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可能是由相关的遗传基因变异所致,l临床上以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肥胖、i生殖器发育不全、i智力迟钝及多指畸形为特征。

2.肿瘤11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l当肿瘤向鞍上扩展,l病变波及垂体柄和下丘脑基底中央时,l可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l表现为尿崩症、i嗜睡、i体温调节紊乱等。颅咽管瘤是波及下丘脑的第二位的常见肿瘤,l多发生于儿童,l但也可见于成人和老年人。蝶鞍上无性细胞瘤发生于原胚细胞,l常发生于儿童。其他肿瘤有下丘脑错构瘤、i脑膜瘤、i神经胶质瘤、i星形细胞瘤、i脊索瘤、i漏斗瘤、i胆脂瘤、i神经纤维瘤、i脂肪瘤、i以及转移癌(特别是乳腺癌和肺癌)等。

3.炎症性疾病11炎性肉样瘤是引起下丘脑疾病的炎症性疾病之一,l其他炎症性病变有结核性或化脓性脑膜炎、i脑脓肿、i病毒性脑炎、i麻疹和脱髓鞘性脑炎、i扩散性脑脊髓炎等。

4.血管病变11脑梗塞、i珠网膜下腔出血、i垂体卒中等可波及下丘脑,l但血管梗塞导致的下丘脑病变罕见。

5.头颅外伤11头颅外伤导致的病损可引起单纯性ACTH缺乏甚至全垂体功能减退伴尿崩症。头颅外伤后72小时内,l血GH、iLH、iACTH、iTSH、iPRL水平升高,l原因未明;其后水平恢复正常或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症。

6.放射11全脑放射治疗常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l表现为内分泌功能异常和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

(一)下丘脑疾病对垂体功能的影响

1.全部下丘脑释放激素缺乏11引起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l造成生长发育障碍(青春发育前),l性腺、i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分泌失常11生长激素(GH)分泌缺乏是器质性下丘脑疾病的最常见并发症,l在儿童期可出现生长障碍。先天性生长激素缺陷(IGHD)是一种异源性疾病,l其中包括下丘脑缺陷与垂体缺陷。5%~30%IGHD患者有家族史。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亢进则引起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失常11GnRH分泌亢进者引起下丘脑性性早熟。GnRH分泌减退者女性引起神经源性闭经、i性欲减退、i月经失调、i闭经不育;男性则表现为肥胖、i生殖无能、i性腺功能减退、i性发育不全。青春期前GnRH缺乏的最常见先天性疾病为Kallmann综合征。

4.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或释放因子)分泌失常11下丘脑肿瘤、i浸润性或炎症性病变等可导致下丘脑多巴胺生成障碍或阻断垂体门脉血流,l使多巴胺等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不能到达腺垂体而引起高PRL血症。某些其他药物也会导致高PRL血症,l主要是干扰了中枢性儿茶酚胺,l特别是多巴胺的生成。

5.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失常11引起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6.ACTH分泌失常11引起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下丘脑病变所致垂体ACTH缺乏较少见,l并常伴有垂体其他激素的缺乏。

7.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常11尿崩症是因为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破坏性病变或下丘脑基底中央的病变所致。下丘脑病变也可引起抗利尿激素(ADH)过度分泌,l导致ADH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

(二)下丘脑疾病对其他神经代谢功能的影响

除神经垂体与腺垂体功能受下丘脑调节外,l内环境的变化也部分地影响着下丘脑的功能调节,l包括体温控制、i行为、i意识、i记忆、i睡眠、i进食等。

1.嗜睡和失眠11下丘脑后部有病变时,l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嗜睡,l少数伴有失眠。常见的嗜睡类型有:i①发作性睡眠(narcolepsy)患者可随时睡眠发作,l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②深睡眠症(parasomnia)发作时,l可持续性睡眠数天至数周,l睡眠发作期常可被唤醒,l但易再度入睡;③发作性睡眠强食征(Kleine-levin1syndrome)病人表现为不可控制地发作性睡眠,l每次睡眠持续数小时至数天,l醒后暴饮暴食,l食量增加,l多伴有肥胖。

2.多食肥胖或顽固性厌食消瘦11病变累及腹内侧核或结节附近(饱食中枢)时,l病人因多食而肥胖,l常伴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综合征)。病变累及腹外侧核(摄食中枢)时有厌食、i体重下降、i皮肤萎缩、i毛发脱落、i肌肉软弱、i怕冷、i心动过缓、i基础代谢率降低等。

3.发热或体温过低11病变在下丘脑前部或后部时,l可出现体温改变:i①低热,l一般在37.5℃以下;②体温过低,l体温可低至36℃以下;③高热,l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型,l一天内体温多变,l但高热时肢体冷凉,l躯干温暖,l对一般退热药无效。

4.精神障碍11后腹外核及视前区病变可产生精神症状,l主要表现为过度兴奋、i哭笑无常、i定向力障碍、i幻觉及易怒等。

5.其他11头痛较为常见,l亦可出现多汗或汗闭、i手足发绀、i括约肌功能障碍及下丘脑性癫痫。当腹内侧部视交叉受损时可伴有视力减退、i视野缺损或偏盲。血压波动大,l瞳孔散大、i缩小或两侧不等大。累及下丘脑前方及下行至延髓中的自主神经纤维时,l可引起胃肠胰功能紊乱甚至消化性溃疡。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下丘脑受损后出现的临床症状错综复杂,l有时诊断比较困难,l必须详细询问病史,l结合各种检查结果,l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

(一)功能诊断

测定垂体内分泌功能,l了解性腺、i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态。当有证据提示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是由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时,l则应进一步检查下丘脑-垂体功能状态,l排除原发性垂体疾病:i①TRH与LHRH兴奋试验,l以观察试验前后血清TSH或LH、iFSH的变化反应。如病变在腺垂体,l则对TRH或LHRH无反应;如病变在下丘脑,l则可出现延迟反应。但对一次兴奋试验无反应者,l不能除外下丘脑病变可能。②胰岛素耐量试验,l通过低血糖反应,l以刺激垂体ACTH与GH的释放,l观察试验前后血清ACTH与GH的变化。③测定血中下丘脑激素的浓度。

(二)病因诊断

1.脑脊液检查11脑脊液检查除颅内占位病变有颅压增高,l炎症时有白细胞升高外,l一般均属正常。

2.脑电图检查11可见弥漫性14次/秒以上的单向正相棘波异常,l阵发性发放,l左右交替的高波幅放电可有助于诊断。

3.影像学及其他检查11头颅X线平片可示蝶鞍扩大,l鞍背、i后床突吸收或破坏,l鞍区病理性钙化等表现,l必要时作蝶鞍薄层扫描、i脑血管造影、i头颅CT和MRI,l以显示颅内病变部位和性质。诊断下丘脑病变的最好方法是MRI,l用钆加强。CT扫描(用静脉造影剂)效果也好。视野检查有助于下丘脑病变的病因鉴别。

(三)鉴别诊断

主要与原发性甲状腺、i性腺、i肾上腺、i垂体后叶受损、i垂体前叶功能减退、i神经衰弱、i精神分裂症等相鉴别。

【治疗】

1.病因治疗11肿瘤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感染所致者应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药物引起者则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精神因素引起者需进行精神治疗。

2.特殊治疗11尿崩症的治疗见本篇第五章。有垂体功能低下者,l应根据靶腺受累的程度,l予以激素替代治疗。对GnRH缺乏的理想治疗是使用轻便式泵每2小时皮下给予GnRH。有溢乳者可用溴隐亭2.5~7.5mg/d,l或左旋多巴1~2mg/d。

3.对症治疗11发热者可用氯丙嗪、i地西泮以及物理降温治疗。

推荐阅读文献

1.Koriyama1N,lNakazaki1M,lHashiguchi1H,let1al.Thyrotropin-producing1pituitary1adenoma1associated1with1Graves’disease.Eur1J1Endoerinol.2004;151(5):i587-94

2.Stewart1PM.Acromegaly1databases-time1for1European1unification.Eur1J1Endocrinol.2004;151(4):i431-2

3.Caturegli1P,lNewschaffer1C,lOlivi1A,lPomper1MG,lBurger1PC,lRose1NR.Autoimmune1hypophysitis.Endocr1Rev.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