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由卵巢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i无排卵性不孕、i高雄激素血症(多毛、i痤疮)、i肥胖、i类黑棘皮症等的症状。PCOS常伴高胰岛素血症、i糖耐量减退(IGT)或/和2型糖尿病、i血脂紊乱和心血管疾病。
【病因、i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病因至今未明,l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异常,l垂体、i卵巢、i肾上腺、i胰岛及遗传等多方面,l存在高度的异质性。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胰岛素抵抗、i高雄激素血症和促性腺激素分泌节律紊乱等。
目前对PCOS发病机制有三种学说:i
1.中枢学说11由于垂体前叶LH分泌的脉冲频率和增幅的增加,l使LH/FSH比值升高,l高浓度的LH刺激卵巢间质细胞和泡膜细胞分泌过多的雄激素所致。
2.外周学说11由于卵巢或/和肾上腺内存在内在缺陷,l使合成雄激素的关键酶-P450C17-α酶活性过高,l使雄激素产生过多,l卵泡内的高雄激素环境刺激小卵泡的增生,l卵泡内的雄激素浓度大于雌激素,l抑制了卵泡的成熟,l优势卵泡不能产生,l闭锁,l形成多囊卵巢。
3.胰岛素抵抗学说11由于PCOS患者在遗传易感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l细胞内丝氨酸激酶活性增高,l使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的丝氨酸磷酸化增加,l而胰岛素受体及其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相应降低,l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l见图7-26-4。
图7-26-411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而高胰岛素血症可:i①直接刺激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②增强卵泡膜细胞对LH的反应性,l促使其合成、i分泌过量雄激素;③抑制肝脏性激素结合蛋白(SHBP)的合成,l降低血SHBP的浓度,l使游离雄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④抑制肝合成IGFBP-1,l增加了IGFS的生物利用度,l高浓度的IGFS可发挥类似于高浓度胰岛素的作用,l引起高雄激素血症。
【PCOS与代谢综合征】
1.PCOD与肥胖11约50%的PCOS患者伴有肥胖。
2.PCOS与高胰岛素血症11PCOS者,l不论有无肥胖,l均可有高胰岛素血症、i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l并与睾酮和雄烯二酮的升高呈正相关。
3.PCOS与糖尿病11约有31%~35%的PCOS患者伴有IGT,l7.5%~10%伴2型糖尿病,lPCOS患者由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变率是对照人群的5~10倍。
【诊断】
具上述典型临床表现:i月经紊乱,l稀发排卵或无排卵,l多毛等。实验室检查:i血LH/FSH比值升高,l血T水平升高,lOGTT试验呈IGT、i2-DM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呈高胰岛素血症;卵巢B超示多囊卵巢即可确诊。
【治疗】
1.减轻体重,l超重或肥胖者,l需通过合理的低热能营养膳食和适度加强运动,l必要时要辅于药物(见肥胖症)。
2.纠正高胰岛素血症,l减轻IR,l降低雄激素水平,l可酌情使用二甲双胍或/和噻唑烷二酮类。
3.对欲生育者,l可用氯米芬(cc)促排卵,l助生孕。
4.多毛者可用螺内酯。
推荐阅读文献
1.Suzuki1M,lIkebuchi1M,lShinozaki1K,lHara1Y,lTsushima1M,lMatsuyama1T,lHarano1Y.Mechanism1and1clinical1implication1of1insulin1resistance1syndrome.Diabetes.1996;451Suppl13:iS52-54
2.Liese1AD,lMayer-Davis1EJ,lHaffner1SM.Development1of1the1multiple1metabolic1syndrome:ian1epidemiologic1perspective.Epidemiol1Rev.1998;20(2):i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