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heat1illness)是在高温、i高湿环境,l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i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中暑分为:i①热痉挛(heat1cramp);②热衰竭(heat1exhaustion);和③热(日)射病(heat1stroke)。三种类型中暑可发生在同一病人。未治疗的热衰竭可发展为热(日)射病,l后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病因】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l体内产热(heat1production)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致病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高(>32℃)、i湿度大(>60%)的环境中,l平素健康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i军事训练、i体育运动,l缺乏对高热环境的适应,l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此外,l在室温高、i通风不良环境中,l年老体弱、i久病卧床、i肥胖或产褥期妇女也可发生中暑。促使中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i①获取过多外源热量:i环境温度升高时,l人体可获取热量。常见于老年人、i身体衰弱、i久病卧床和慢性酒精中毒者。日光照射时体热量可增加420~630kJ/h;②产热量增加:i从事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i长时间感染发热、i癫痫状态、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i麦角酰二乙胺);③散热障碍:i环境温度超过体温、i湿度较大、i过度肥胖、i穿透气不良衣服、i心血管功能障碍、i脱水、i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长时间应用酚噻嗪类药物、i抗胆碱能药物、i利尿药和普萘洛尔等都可使散热(disperse1heat)障碍;④汗腺功能障碍或衰竭:i见于囊性纤维化、i硬皮病、i先天性汗腺缺乏症、i广泛皮肤烧伤后疤痕形成和痱子;和⑤体内严重缺钾。

【发病机制】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控制产热和散热,l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正常情况下,l体温具有昼夜节律,l清晨6时最低,l下午4~6时最高,l直肠温度波动于36.9~37.9℃或腋窝温度36~37.4℃。

(一)体温调节

产热和散热平衡才能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

1.产热11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产热代谢过程,l运动和寒战能产生热量。气温28℃左右时,l静息状态下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基础代谢。基础代谢产热210~252kJ/(h·m2),l躯干及内脏产生的热量占56%。步行时产热1470kJ/h,l剧烈运动时产热2520~3780kJ/h。运动时肌肉产热占90%。

2.散热11体温升高时,l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刺激皮肤血管扩张,l皮肤血流量约为正常的20倍,l大量出汗散热。人体与环境温度存在温差时可发生热交换。在常温(15~25℃)静息状态下,l人体皮肤通过以下方式散热:i①辐射(radiation):i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l约占散热量的60%。散热速度及量取决于身体表面与环境温度差;②蒸发(evaporation):i约占散热量的25%。蒸发1L汗液散热2436kJ。湿度大于75%时,l蒸发减少;湿度达90%~95%时,l蒸发完全停止;③对流(convection):i占散热的12%,l散热速度取决于空气流速;④传导(conduction):i约占散热的3%。水较空气热传导性强。如果人体皮肤直接与水接触,l散热速度增加20~30倍。此外,l排粪和排尿也可散热,l但不起主要作用。

(二)热环境适应

热环境适应是人体能够妥善处理热应激的过程。在高温环境中,l正常人生理性适应需7~14天。生理性适应后,l能够逐渐产生对抗高温环境的代偿能力。表现为:i心排血量和出汗量增加(每小时1~3L);醛固酮分泌增加使汗液钠含量减少(20~50mmol/L),l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有氧代谢增加、i能量利用增多;产热减少。完全适应后出汗散热量为正常的2倍。对高温环境未适应者无上述代偿能力。在有利于汗液蒸发情况下,l体力活动时每小时散热2100~2520kcal。在产热增加(如剧烈运动)情况下,l即使体温调节功能健全的年轻人也可发生中暑。环境温度升高时,l精神病、i昏迷和老年人易发生中暑,l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及随意调节能力减退(如不能灵活躲避高温环境和据情改变生活方式)所致。

(三)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影响

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42℃)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此时,l发生酶变性、i线粒体功能障碍、i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l导致多器官衰竭。

1.中枢神经系统11高热能使大脑和脊髓细胞死亡,l发生脑水肿、i局部出血、i颅内压升高和昏迷。小脑Purkinje细胞对高热毒性作用极为敏感,l常发生构语障碍、i共济失调和辨距不良。脑脊液黄变、i蛋白含量增加和淋巴细胞增多。

2.心血管系统11中暑早期,l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血管扩张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l常发生低血压。机体代谢增加时,l心排血量增多。直肠温度每升高1℃,l心排血量每分钟增加3L。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i坏死,l促发心律失常、i心功能减退或衰竭,l进一步影响散热。

3.呼吸系统11肺血管内皮因热损伤发生ARDS。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1heat1stroke)病人因需氧量增加和代谢性酸中毒,l又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1heat1stroke)者常发生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4.水和电解质代谢11正常人出汗最大速率为1.5L/h,l热适应后个体出汗速率是正常人的2倍。大量出汗导致体钠丢失,l使人体失水和失钠。20%~80%非劳力性热射病病人血磷降低。劳力性热射病病人,l由于肌肉细胞严重损伤或溶解,l血钾、i血磷常增高。高热引起细胞损伤使血钙降低,l2~3周后血钙又复升高,l可能与甲状旁腺激素活性有关。

5.肾脏11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时,l急性肾衰竭发病率分别为35%和5%。其发病率随中暑者存活时间延长而增加。急性肾小管坏死是由于脱水、i横纹肌溶解、i低灌注、i溶血产物过多和尿酸盐肾病所致。

6.消化系统11中暑对肠道直接热毒性作用和血液灌注相对减少引起缺血性肠溃疡,l发生大出血。中暑后2~3天几乎每例病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

7.血液系统11中暑时血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和血液浓缩,l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4%病例血液黏稠度增加,l易发生血栓形成。严重者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DIC,l是高热直接灭活血小板、i凝血因子合成减少、i血管内皮损伤和坏死细胞激活凝血连锁反应所致。DIC常使中枢神经、i心、i肺、i肾脏和胃肠道并发症加重。

8.内分泌系统11劳力性热射病病人代谢消耗增加常出现低血糖。90%非劳力性轻度热射病病人表现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和高血糖,l严重病例血生长激素和醛固酮水平急剧升高。

9.肌肉11劳力性热射病时,l肌肉局部温度增加、i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l常见严重肌肉组织损伤、i溶解、i血清CK明显升高。非劳力性热射病时,l肌肉组织损伤罕见。

【病理】

尸检发现小脑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坏死,lpurkinje细胞病变较为突出。心脏局灶性心肌细胞溶解、i出血、i坏死,l心外膜、i心内膜和瓣膜组织出血。肝脏有不同程度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肾上腺皮质可见出血。劳力性热射病致死者常见肌肉组织变性和坏死。

【临床表现】

发生中暑前3~5天,l前驱症状有头痛、i眩晕和疲劳,l出汗量不一定减少。

1.热痉挛11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停止后出现痛性肌痉挛,l常见于下肢腓肠肌或腹部肌群,l持续数分钟后缓解,l可能与体钠严重丢失和通气过度有关。无明显体温升高,l为热射病早期表现。

2.热衰竭11是热痉挛的继续和发展,l主要由于脱水和血容量不足引起。常见于老年人、i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l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l补充不足所致。表现疲乏、i无力、i眩晕、i恶心、i呕吐、i头痛、i多汗和体温轻度升高,l尚可有低血压、i虚脱或热晕厥(heat1syncope)、i心动过速、i呼吸频率增快和肌痉挛等脱水体征。根据病情轻重不同,l可出现不同程度血细胞比容增高、i高钠血、i氮质血症或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为热射病的中介过程,l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热射病。

3.热(日)射病11是长时间热衰竭或产热过多、i散热减少所致,l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患者首先出现行为改变,l后出现高热(直肠温度≥41℃)、i神志障碍或昏迷和多器官衰竭等。根据产热和散热异常,l将热射病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前者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后者是散热减少。

(1)劳力性热射病:i多见于健康青、i壮年人,l环境温度在25℃以上、i湿度较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i剧烈体育运动或新兵军训时发生。约50%病人持续出汗,l心率可达160~180次/分,l脉压增大。此种病人常有急性肝细胞坏死和横纹肌溶解。30%以上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和致命性高钾血。常因多器官障碍或衰竭死亡。

(2)非劳力性热射病:i常发生在环境温度超过32℃或室温在27℃以上、i湿度较大时。早期出现疲乏、i无力、i头痛、i头晕、i恶心和多汗,l继而发展为典型中暑表现:i高热(直肠温度≥41℃)、i无汗和昏迷。80%病例年龄在65岁以上,l城市居民多见。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i帕金森病、i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l最高可达46.5℃,l常出现谵妄、i昏迷、i癫痫发作和各种行为异常,l瞳孔对称缩小,l终末期瞳孔散大。84%~100%病例无汗,l皮肤干热、i发红。有些病例出现低血压、i心律失常、i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可达60次/分)和肺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l有轻、i中度DIC,l多在发病后24h左右死亡。热浪期中暑病死率是暑热天气的2倍以上。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中暑时,l应行血生化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见下表)。严重病例出现肝、i肾、i胰脏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在住院时和住院24h或48h后检查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i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有止凝血功能障碍时应考虑到DIC。尿液分析可发现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证据。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l应行脑CT和脑脊液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季节、i病史和查体一般不难诊断,l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在热浪期,l昏迷伴有体温过高病人应考虑此病。诊断中暑前,l应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脑血管意外、i脓毒症、i甲状腺危象、i药物热、i斑疹伤寒和震颤性谵妄(delirium1tremens)相鉴别。

【治疗】

虽然中暑类型和病因不同,l但治疗基本相同。

(一)降温治疗

降温速度决定病人预后。应在1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1.体外降温11将病人脱去衣服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l进行皮肤肌肉按摩,l促进散热。无循环障碍者,l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降温。对循环障碍者,l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l如用凉水反复擦拭皮肤和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气调节器。有条件者可将病人放置在特殊的蒸发降温房间。

2.体内降温11体外降温无效者,l行胃或直肠冰盐水灌洗(iced1saline1lavage),l或用无菌凉盐水(cool1saline)进行腹膜腔灌洗。

3.药物降温11药物降温无效。病人寒战时,l氯丙嗪25~50mg加入500ml溶液,l静脉输注1~2h。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

(二)并发症治疗

1.昏迷11应进行气管内插管,l保持呼吸道通畅,l防止胃液误吸。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常规静脉输注甘露醇1~2g/kg,l30~60分钟输入。癫痫发作者,l静脉输注地西泮。

2.心律失常、i心力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11应予对症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和低钠血者,l静脉输注碳酸氢钠。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伴有高钾血时,l慎用洋地黄。

3.低血压11生理盐水或乳酸钠林格液静脉输注恢复血容量,l升高血压。小分子右旋糖酐有抗凝作用,l不应作为扩容药。需要时,l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应用血管收缩药会影响皮肤散热。

4.肝肾衰竭者11为保护肾脏灌注,l静脉输注甘露醇。急性肾衰竭时,l行血液透析治疗。肝衰竭者行肝脏移植。

5.DIC11处理见相关章节。

(三)监测

1.体温监测11降温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

2.尿量监测11放置Foley导尿管,l监测尿量,l应保持尿量>30ml/h。

3.凝血功能监测11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iAPTT、i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中暑患者病死率20%~70%,l50岁以上高达80%。体温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相关。有人统计,l在1h内体温降至38.5℃者,l病死率为5%;1h后降至38.5℃者,l病死率为18%。影响预后因素主要与年龄、i重要器官损伤程度和血乳酸水平有关。慢性疾病或体温较高者病死率增加。有报道体温超过46.5℃存活者。

【预防】

1.暑热季节要加强防暑卫生宣传教育,l普及防暑知识。改善年老体弱者、i慢性疾病病人和产褥期妇女居住环境。一旦出现中暑先兆应及时治疗。

2.有慢性心血管、i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l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周时,l应饮用含钾、i镁、i钙盐的防暑饮料。必要时应有热适应过程。

3.炎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l避免紧身绝缘服装,l适当补充防暑饮料,l注意合理营养膳食。

4.中暑恢复后数周内,l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烈日下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