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

人淹没(immersion)于水或其他液体中,l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apnea)和缺氧处于临床死亡状态(呼吸和/或心搏停止)称为淹溺(drowning)。救出后暂时性窒息,l尚有大动脉搏动,l经处理后至少存活24h者称近乎淹溺(near1drowning),l淹溺后经紧急心肺复苏存活者归属近乎淹溺;近乎淹溺后数分钟到数日死亡为继发淹溺(secondary1drowning),l常因淹没并发症所致。冰水淹没后发生猝死称为淹没综合征(immersion1syndrome)。淹没后综合征(postimmersion1syndrome)见于72h内近乎淹溺者,l是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灭活、i肺泡毛细血管内膜损伤、i渗漏和肺部炎症反应引起ARDS所致。淹溺是世界上意外死亡最常见原因之一,l大约90%淹溺发生于淡水,l其中50%发生在游泳池。

【流行病学】

全世界每年溺死者约14万人。美国每年溺死约4000余人,l是各年龄组意外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英国每年淹溺死者700余人,l澳大利亚每年500人。许多近乎淹溺者未能就诊无法准确统计。1976年Schouman等报道,l每年近乎淹溺者约450000人,l就诊者仅45000人。据统计,l近乎淹溺者较淹溺者多3~5倍。发病年龄多见于15~29岁,l男女比例3:i1,l常见于夏季。

【病因】

初学游泳者;游泳时间较长产生疲劳、i低血糖或过度换气致呼吸性碱中毒和肌痉挛;潜在心脑血管及其他疾病者游泳或盆浴时疾病发作;水上运动、i跳水或潜水意外(头颈或脊髓损伤);划船、i冰上活动和钓鱼等意外落水;冬泳前饮酒或游泳前服用其他药物;载有乘客船只和车辆意外落水、i洪水灾害或投水自杀等。

【病理】

溺死者双肺含水量多、i重量增加,l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i水肿、i肺泡壁破裂。约70%溺死者肺内误吸呕吐物、i泥沙和水生植物。继发淹溺死亡者有肺泡上皮细胞脱落、i出血、i透明膜形成和急性炎性渗出。肾脏显示急性肾小管坏死。

【发病机制】

(一)淹溺发生过程

溺水后数秒钟,l是自发性屏气期,l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i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l以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和低氧血,l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l此期分二种情况:i①湿性淹溺:i湿性淹溺(wet1drowning)时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80%~90%;②干性淹溺:i干性淹溺(dry1drowning)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l约占淹溺者10%~20%。非自发性吸气期数秒钟后发生呼吸、i心搏停止和神志丧失。如在不可逆性脑损害前重建通气,l有希望完全恢复。

潜水或溺水前过度通气可引起低碳酸血,l抑制呼吸中枢,l增加溺死危险。溺水后吸入污物或泥沙等能产生严重肺损伤,l即使恢复通气也可发生持续低氧血和代谢性酸中毒。溺水挣扎会增加耗氧量,l加重缺氧性脑损害。

(二)淡水或海水吸入

1.淡水淹溺11淡水较血浆或其他体液渗透压低。淹溺者误吸后进入肺内的淡水迅速吸收,l再分布,l增加血容量,l使血液稀释,l严重者发生溶血,l导致高钾血和血游离血红蛋白异常升高。高钾血可致心搏停止。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在肾小管中形成栓子,l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衰竭。淡水吸入重要临床意义是肺损伤,l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灭活、i肺顺应性下降、i肺泡塌陷萎缩、i肺容积急剧减少、i呼吸膜破坏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即使迅速复苏,l肺损伤过程也会继续进展,l出现广泛肺水肿或微小肺不张。肺泡内液体妨碍气体交换,l损害氧合作用。尸检发现,l淡水淹溺死亡后,l肺内无水。

2.海水淹溺11海水(钠509mmol/L,l钾11.3mmol/L,l氯56mmol/L)含钠量是血浆的3倍以上。因此吸入的海水较淡水在肺泡内停留时间长,l不能很快进入到血液循环。反之,l能使血液中水进入肺泡腔,l产生肺水肿、i肺内分流、i气体交换减少和发生低氧血。此外,l海水对肺泡上皮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化学损伤作用,l促发肺水肿。海水淹溺后有短暂性血容量减少、i血液浓缩和血压降低,l但无明显临床意义。海水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及灭活作用影响较小,l可稀释表面活性物质,l无明显肺泡塌陷。海水淹溺时,l因气道和肺泡内充满液体,l妨碍正常氧合作用而发生缺氧。

淹溺吸入淡水或海水后,l尽管血容量、i电解质浓度和心血管功能变化不同,l都可引起肺顺应性降低、i肺水肿、i肺内分流、i严重低氧血和混合性酸中毒。严重缺氧者,l可促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大多数淹溺者猝死原因是严重心律失常。冰水淹没迅速致死原因常为寒冷刺激迷走神经兴奋,l引起心动过缓或心搏停止和神志丧失,l加重淹溺。

【临床表现】

淹溺病人常出现神志丧失、i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l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病人表现个体差异较大,l与溺水时间长短、i吸入液体量及性质、i重要器官损害程度和范围有关。

1.症状11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i视觉障碍、i剧烈咳嗽、i胸痛、i呼吸困难和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海水淹溺者口渴感明显,l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和发热。

2.体征11皮肤发绀、i颜面肿胀、i球结膜充血、i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近乎淹溺者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l烦躁不安、i抽搐、i昏睡、i昏迷和肌张力增加;呼吸急促、i表浅或停止,l肺部可听到干湿啰音。心律失常、i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隆、i四肢厥冷。有时可发现头或颈部损伤。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尿检查11白细胞轻度增高。淡水淹溺血钾升高,l血和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海水淹溺出现短暂性血液浓缩,l轻度高钠血或高氯血。幸存者,l10~30分钟后恢复正常血容量和电解质水平。淡水或海水淹溺罕见致命性电解质平衡失常,l溶血或急性肾衰竭时常有血钾明显升高。重者出现DIC的异常实验室指标。

2.心电图检查11可发现窦性心动过速、i非特异性ST-T改变,l数小时内恢复正常,l也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和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3.动脉血气分析11约75%病例有严重混合性酸中毒,l通气改善后,l63%仍残留代谢性酸中毒。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低氧血。

4.X线检查11最初胸片可无异常发现,l随后常显示斑片状浸润或典型肺水肿征象,l住院12~24h吸收好转或发展恶化。约20%病例胸片无异常发现。疑有颈椎损伤时进行颈椎X线检查。

【治疗】

(一)院前处理

1.现场急救11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l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i污物、i分泌物及其他异物,l保持气道通畅。吸入海水者,l应尽快采取头低俯卧位行体位引流,l拍打背部促使肺水排出,l但操作时间不宜太长,l以免延误心肺复苏。复苏期间呕吐时,l注意发生误吸。

2.转运中复苏11搬运病人过程中注意有无头颈部或其他严重创伤。对于昏迷和呼吸停止者应进行口对口呼吸和供氧,l有条件时气管内插管,l转运过程中不应停止心肺复苏。

(二)院内处理

所有淹溺或近乎淹溺者都应收住ICU进行24~48h监护,l采取进一步生命支持措施,l预防1ARDS发生。无低氧血或神经系统并发症者,l出院随访。

1.供氯11应用脉搏氧流计(pulse1oximetry)或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氧合作用,l确定呼吸衰竭程度。PaO2<60mmHg应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l也可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2.复温11体温过低者,l可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

3.脑复苏11对颅内压升高者应用呼吸机增加通气,l维持PaCO2125~30mmHg。PEEP能升高颅内压,l慎用。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l缓解脑水肿。

4.并发症处理11对合并惊厥、i心律失常、i低血压、i肺水肿、iARDS、i应激性溃疡合并出血、i电解质平衡失常和代谢性酸中毒者进行相应治疗。无感染者,l不应常规预防应用抗生素。

【预后】

80%~90%近乎淹溺者经院内治疗后存活而无后遗症。最初1h治疗神志恢复者预后好。心肺复苏后即刻出现自主呼吸者有利于神志恢复。由水中救出后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越短,l预后越好。约20%淹溺病人恢复后遗留不同程度脑功能障碍、i中枢性四肢瘫痪、i锥体外系综合征、i外周神经或肌肉损伤。近20年来,l淹溺存活率明显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泛培训院前急救人员。

【预防】

(1)对从事水上或水中活动者应严格进行健康检查。

(2)经常进行游泳和水上自救互救知识技能训练,l才能明显降低淹溺发病率。

(3)避免在浅水区潜泳、i跳水。划船或用划水橇滑行时,l应穿救生衣。

(4)水上运动前不要饮酒,l酒精能损害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5)有慢性或潜在疾病者,l不宜从事水中活动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