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良性肿瘤,l多发生于皮肤、i皮下,l其次为内脏。近年有人根据其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稳定状况,l将其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血管畸形(vascular1malformation)。按其结构可分为三类,l临床过程和预后各不相同。
(一)毛细血管瘤(capillary1hemangioma)11多见于婴儿,l大多数是女性。出生时或生后早期见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l逐渐增大、i红色加深并且隆起。其病理基础是幼稚的毛细血管变性,l代之以纤维及脂肪组织。大多数为错构瘤,l一年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l则为真性肿瘤。瘤体境界分明,l压之可稍退色,l释手后恢复红色。
早期瘤体较小时容易治疗,l施行手术切除或以激光、i液氮冷冻治疗,l效果均良好。瘤体增大时,l仍可用手术或冷冻治疗,l但易留有瘢痕。亦可用32磷敷贴或X线照射,l使毛细血管栓塞,l瘤体萎缩。个别生长范围较广的毛细血管瘤,l可试用泼尼松治疗,l可能限制其扩展。但用药过程中必须防治感染。近年有人尝试采用干扰素抑制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和血管生成来治疗复杂血管瘤,l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二)海绵状血管瘤(angiocavernoma)11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常表现为较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多生长在皮下组织,l也可在肌内,l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皮下海绵状血管瘤可使局部轻微隆起,l皮肤正常,l或有毛细血管扩张,l或呈青紫色。肿块质地柔软而有弹性,l边界欠清,l具有压缩性,l体位试验阳性,l内可触及钙化结节、i或伴触痛(局部血栓形成)。肌海绵状血管瘤常使该肌肥大、i下垂,l多发生于股四头肌,l久站或多行走时下肢有发胀感。
治疗应及早施行血管瘤切除术,l以免增长范围过大,l影响功能且增加治疗上的困难。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很困难,l手术切除不易彻底,l易复发。因此,l对于较大或估计较深的血管瘤,l术前须充分估计病变范围,l必要时可行术前血管造影、i超声及MRI检查。术中要注意控制出血和尽量彻底切除血管瘤组织。非手术治疗包括在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i40%尿素等),l或动脉插管注射尿素、i平阳霉素等。对于症状及外观影响不明显的稳定血管瘤,l亦可随访观察。
(三)蔓状血管瘤(racemosum1hemangioma)11多见于成年人,l好发于头部、i面颈部及四肢,l少数病人有外伤史。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多系海绵状血管瘤等稳定的血管畸形合并动静脉瘘所致。除了发生在皮下和肌内,l还常侵入骨组织,l范围较大者,l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血管瘤外观常见蜿蜒的血管,l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有的可听到血管杂音,l有的可触到硬结(为血栓和血管周围炎所致)。妊娠期有加速发展的倾向。肿瘤在下肢者,l皮肤可因营养障碍而变薄、i着色,l甚至破溃出血。累及较多肌群时,l可影响运动能力。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l肢体可增长、i增粗。
治疗应争取手术切除。术前利用DSA设备行血管造影检查,l详细了解血管瘤范围,l设计好手术方案。必须充分作好准备,l包括准备术中大量输血等。经导管介入栓塞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手段,l也可作为复杂病例分期手术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