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与外科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1immunodeficiency1syndrome,lAIDS)即艾滋病,l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1immunodeficiency1virus,lHIV)引起的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l常并发条件感染及继发性恶性肿瘤,l预后差,l死亡率高。目前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达数千万人。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AIDS,l近年来HIV感染者与艾滋病人数增长迅速,l应予高度重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1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l分为核心和外壳两部分。核心含RNA、i逆转录酶及核蛋白;病毒外壳上的GP-120糖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CD4受体结合,l通过内噬作用进入细胞,l引发感染。逆转录酶以病毒RNA为模板,l合成cDNA,l并整合入宿主细胞核的DNA之中,l导致终生感染。宿主细胞感染HIV后病毒可呈活动或静息状态,l区别在于病毒有无复制。HIV感染的基本特征是CD4辅助T淋巴细胞亚群的耗竭,l与T细胞、i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2、iγ-干扰素等生成减少,lB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亦减退。CD4辅助T淋巴细胞的功能障碍影响抗体生成、i迟发高敏反应以及吞噬细胞功能的障碍;肠粘膜产生分泌型IgA的浆细胞耗损可以导致继发免疫缺陷,l肠道屏障减弱,l极易引起机会感染。加之吸收与代谢障碍,l营养不良十分常见。机体免疫力的严重缺陷,l还有助于肿瘤的生长。

目前认为无症状HIV感染者及有临床表现的AIDS病人是AIDS的主要传染源。据估计,l有临床症状AIDS病人与隐性HIV感染者的比例为1:i8。众多无症状HIV感染者较难发现,l而又长期携带病毒,l这是AIDS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HIV存在于各种组织与体液之中,l以血液、i精液、i阴道分泌物中含量高,l最具传染性。HIV传播途径主要通过:i①同性或异性之间性接触;②输注HIV污染的全血或血液制品;③静脉注射成瘾药物者共用注射器传播;④母婴间的传播。少数病人感染途径不明。

(二)HIV感染的临床表现11HIV进入血液后,l先有短暂的血清转化(seroconversion)病变,l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以及淋巴结肿大,l随后是潜伏期。感染HIV后,l80%的人无临床症状出现,l但CD4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如果未接受治疗25%~35%感染者在2年期间内发展为AIDS,l而AIDS的死亡率是100%。自HIV感染至AIDS而死亡,l长者达20年,l短者仅1~2年。隐性感染后最初出现的前驱症状有体重减轻、i间歇或持续发热、i乏力以及淋巴结肿大。

HIV感染发展为AIDS时,l在免疫缺陷加重的基础上,l可出现由病毒、i真菌、i结核菌、i卡氏肺囊虫等引起的一系列机会感染的症状,l以及淋巴瘤、i卡波西肉瘤(Kaposi1sarcoma)等恶性肿瘤侵袭机体引起的症状。消化道感染可引起口腔溃疡、i腹泻、i腹痛、i便血、i排便困难等;肺部感染可有咳嗽、i呼吸困难、i咯血、i胸痛等;卡波西肉瘤早期体表可有斑疹、i丘疹、i疱疹、i肿块等多种皮损;少数病人有内脏损伤症状,l其严重程度因肿块部位、i压迫、i浸润情况而表现不一。

当CD4细胞计数下降至临界水平以下,lHIV病人常死于各种机会感染。CD4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临床变化与近期死亡的最好指示。血中HIV滴定度在感染早期以及AIDS晚期最高,l血HIV负荷量是长期预后的指标。

(三)诊断与治疗11HIV感染可以血清学方法检测,l免疫功能测定主要有CD4淋巴细胞计数、i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比值降低。HIV抗体阳性,l合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即可诊断为AIDS。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抗HIV的药物主要是针对HIV复制过程中关键酶逆转录酶与蛋白酶的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有核苷类及非核苷类。目前针对艾滋病主要采用联合治疗法,l将有抗逆转录病毒协同作用而无重叠毒性作用的药物合用,l以取得最佳效果。可以将血浆病毒负荷量迅速下降到敏感检测方法的检出水平以下,l并重建免疫功能。CD4淋巴细胞计数通常上升明显,l可以延缓AIDS病的进展、i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支持治疗应针对发热、i消瘦、i乏力、i贫血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使用颗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iIL-2、iγ-干扰素等改善机体免疫状况。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条件感染及继发肿瘤。条件感染应根据病原选用抗病毒、i抗真菌以及抗菌药物治疗。Kaposi肉瘤、i淋巴瘤可采用放疗或化疗措施。鳞癌等局限性肿瘤可手术切除或放疗。

(四)HIV感染者与艾滋病人中的外科感染及处理11无症状的HIV阳性病人因各种外科疾病施行手术,l切口感染率常在20%以上;免疫缺陷术后肺部、i肠道、i尿路感染发生率也很高。评估HIV阳性病人手术风险应当考虑三个因素:iCD4淋巴细胞计数、i血HIV负荷量、i以及能否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于HIV阳性病人必须手术者,l加强营养与免疫支持,l围手术期应预防使用抗生素,l严格无菌操作,l避免气管置插管与留置导尿,l以减少条件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术后感染常较难控制,l部分病人术后可出现长期低热,l进而从无症状期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

AIDS病人因条件感染及其并发症也需外科处理,l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更高,l因此,l手术必须考虑病人耐受程度、i能否改善病情及延长生命。根据HIV感染对不同器官系统的影响,l艾滋病人中的外科感染的表现与处理概述如下。

1.肛门直肠11病毒引起的肛周疣在HIV阳性病人中较为常见,l可采用激光、i电灼切除等局部处理措施。直肠溃疡、i肛瘘、i肛周脓肿在男性同性恋AIDS病人中多见。症状有肛门剧痛、i溃疡、i出血等。致病原常为巨细胞病毒(CMV)、i单纯疱疹病毒、i隐球菌、i结核菌等。直肠拭子作细菌、i病毒检测,l溃疡活检有助诊断。肛瘘在HIV进展期伴CD4细胞计数减少不明显者,l可按常规手术治疗,l肛直肠周围脓肿予以引流。肛门肿块在HIV阳性病人中多见,l可以是肛管鳞状细胞癌、iKaposi肉瘤及肛周淋巴瘤等。坐骨直肠窝淋巴瘤也可引起痛性肿胀,l可被误认为脓肿,l一旦误切后常引起难愈性溃疡。

2.结肠11条件感染病原体可引发结肠炎,l常有下腹疼痛,l伴发热,l甚至严重的血性粘液便,l诊断应行大便培养及肠镜检查。CMV结肠炎以右半结肠、i乙状结肠及直肠多见。诊断依据活检组织内见CMV涵养体。出血性结肠炎、i中毒性巨结肠症以及肠穿孔危及生命,l常需手术治疗。术后吻合口愈合困难,l应考虑行肠造口术。

3.阑尾11AIDS病人中慢性腹痛常见,l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困难,l临床表现为腹痛加重及腹泻;发热及白细胞增高不常出现,l阑尾穿孔发生率高。在HIV阳性病人中如症状、i体征提示急性阑尾炎,l使用超声显影检查有助于诊断,l应及时手术。

4.食管111/3左右HIV感染者的病程中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念珠菌食管炎以及单纯疱疹病毒、iCMV感染均可引起食管溃疡,l服抗真菌药或阿昔洛韦治疗1~2周,l情况未改善者应作食管镜检以明确诊断。食管溃疡严重者可致穿孔,l早期发现可采用禁食、i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l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l但多数AIDS病人无法耐受,l死亡率很高。

5.胃及小肠11AIDS病人胃肠道症状有腹泻、i腹痛及消化道出血。CMV感染较常见,l可造成胃炎、i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偶尔因持续性胃肠出血、i穿孔而需手术治疗。静脉给予更昔洛韦2~3周,l有助于控制CMV感染。

6.肝、i胆系统11进展期HIV感染者出现黄疸、i右上腹痛、i肝功能异常等并不罕见,l约85%的HIV感染者同时患有乙型肝炎,l其它类型肝炎发生率亦高。因CMV感染引起胆管炎时,lER-CP检查常显示与硬化性胆管炎相似的表现,l无需外科手术处理。胆囊炎化脓坏疽时,l应行胆囊切除,l重症者可先行胆囊造瘘,l待情况稳定后行胆囊切除。

7.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1carinii1pneumonia)11在AIDS病人中发生率很高,l治疗可以复方新诺明与磺胺增效剂等控制感染。肺及胸膜组织受破坏引起气胸时,l应作胸腔闭式引流,l或经胸腔镜作大疱切除及胸膜固定术。

AIDS病人条件感染并发症除了必须以外科处理之外,l应针对致病原采用抗感染措施。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可通过培养、i血清学检查、i组织活检等方法明确。真菌感染可采用两性霉素B、i氟康唑等;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结核病用利福平、i乙胺丁醇、i异烟肼等;肠道菌为主的多菌种感染可用氨苄西林、i甲硝唑、i头孢三嗪、i环丙沙星等。

(五)外科与HIV感染的预防11外科工作日常接触血液,l而血液是HIV最有传染性的介质,l在HIV感染病人的血清转化期以及AIDS晚期,l血中病毒颗粒最多传染的危险也最大。外科医生工作中被HIV感染的风险度取决于病人群体中HIV阳性的比例、i医生手术操作的频繁程度以及工作时间。医护人员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是被含有HIV血的注射针刺伤,l皮肤与粘膜被HIV阳性血液泼洒也可引发感染。

因病人血液、i体液均有潜在传播HIV的可能,l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交叉感染。标准防范措施有:i①常规戴手套、i口罩、i眼镜防护皮肤、i粘膜与病人体液、i血液直接接触;②避免体表直接接触病人伤口、i组织标本等;③医疗器具严格消毒,l操作过程中,l预防锐器引起的损伤。

在给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施行手术时应特别强化防范措施。有皮肤损伤或皮炎者不应参加手术;手术者应戴双层手套、i面罩、i防水围裙与袖套,l人员控制在最低限度;手术操作应稳当有序、i术中注意止血和防止血液喷溅;洗手护士与术者之间器械的递交应放入弯盘后传送,l以减少锐器刺伤的危险;术中助手移动位置时手术者应暂停操作,l以免误伤助手。医务人员被HIV感染血污染,l应立即在流水下彻底冲洗;如被刺伤且所污染血为HIV阳性感染者,l应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一个月。伤后应立即检查HIV抗体,l并在12周后重复,l以确认有无发生HIV血清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