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分类

面对千差万别的创伤,l首先应当进行创伤分类,l这样才能确定创伤的性质和程度,l为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11依体表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l可将创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一般地说,l开放性创伤易于诊断,l但易发生伤口污染以至感染;闭合性创伤诊断有时相当困难(如某些内脏伤)。闭合性实质性内脏器官创伤时,l污染往往不严重;而空腔内脏器官损伤时,l如肠破裂,l则可能发生严重的腹腔感染。

1.开放性创伤11在开放性创伤中,l有穿入伤(penetrating1wound)和穿透伤(perforating1wound)两种。穿入伤是指利器或投射物穿入体表后造成的损伤,l可能仅限于皮下,l也可伤及内脏。与此相对应的是非穿入伤(nonpenetrating1wound),l是指体表完整而皮肤下组织发生的损伤,l如挫伤等闭合性损伤。穿透伤是指穿透体腔和伤及内脏的穿入伤。也就是说,l凡穿透各种体腔(脑膜腔、i脊髓膜腔、i胸膜腔、i腹膜腔、i关节腔)造成内脏损伤者均称之为穿透伤,l反之为非穿透伤。

几种常见的开放性创伤:i

(1)擦伤(abrasion):i是最轻的一种创伤,l系致伤物与皮肤表面发生切线方向运动所致,l即皮肤与物体粗糙面摩擦后而产生的浅表损伤。通常仅有表皮剥脱,l少许出血点和渗血,l继而可出现轻度炎症,l一般1~2天内可自愈。

(2)撕裂伤(laceration):i钝性暴力作用于体表,l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撕开和断裂,l如行驶的车辆、i开动的机器和奔跑的马匹撞击人体时,l易产生此类损伤。此类伤口形态各异,l如瓣状、i线状、i星状等。撕裂伤伤口常见有特征性的细丝状物,l恰似“藕断丝连”,l系尚未断离的抗裂强度较大且富含胶原的纤维组织。撕裂伤伤口污染多较严重。

(3)切伤和砍伤(incised1wounds1or1cut1wounds):i切伤为锐利物体(如刀刃)切开体表所致,l其创缘较整齐,l伤口大小及深浅不一,l严重者其深部血管、i神经或肌可被切断。因利器对伤口周围组织无明显刺激,l故切断的血管多无明显收缩,l出血常较多。砍伤与切伤相似,l但刃器较重(如斧)或作用力较大,l故伤口多较深,l并常伤及骨组织,l伤后的炎症反应较明显。

(4)刺伤(puncture1wounds):i为刺刀、i竹签、i铁钉等尖细物体猛力插入软组织所致的损伤。刺伤的伤口多较小,l易被血凝块堵塞,l但较深,l有时会伤及内脏,l此类伤口易并发感染,l尤其是厌氧菌感染。纤细的竹丝或木丝存留皮下时可造成剧痛。

2.闭合性创伤

(1)挫伤(contusion):i最为常见,l系钝性暴力(如枪托、i石块)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伤部肿胀、i皮下瘀血,l有压痛,l严重者可有肌纤维撕裂和深部血肿。如致伤力为螺旋方向,l形成的挫伤称为捻挫,l其损伤更为严重。内脏发生挫伤(如脑挫伤)时,l可造成实质细胞坏死和功能障碍。

(2)挤压伤(crush1injury):i为肌丰富的肢体或躯干在受到外部重物(如倒塌的工事或房屋)数小时的挤压或固定体位的自压(如全麻手术病人)而造成的肌组织创伤。伤部受压后可出现严重缺血,l解除挤压后因液体从血管内外渗而出现局部严重肿胀,l致使血管外间质压力增高,l反转来又进一步阻碍伤部的血循环。此时,l血管内可发生血栓,l组织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大量的细胞崩解产物,l如血红蛋白、i肌红蛋白等,l被吸收后可引起急性肾衰,l即挤压综合征。

挤压伤与挫伤相似,l但受力更大,l致伤物与体表接触面积也更大,l压迫的时间较长,l故损伤常较挫伤更重。

(3)扭伤(sprain):i为关节部位一侧受到过大的牵张力,l相关的韧带超过其正常活动范围而造成的损伤,l此时关节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半脱位和韧带纤维部分撕裂,l并有出血、i局部肿胀、i青紫和活动障碍。严重的扭伤可伤及肌和肌腱,l以至发生关节软骨损伤和骨撕脱等,l治愈后可因韧带或关节囊薄弱而复发。

(4)震荡伤(concussion):i为头部受钝力打击所致的暂时性意识丧失,l无明显或仅有很轻微的脑组织形态变化。

(5)关节脱位和半脱位(luxation1and1semiluxation):i为关节部位受到不匀称的暴力作用后所引起的损伤。骨骼完全脱离关节面者称为完全性脱位,l部分脱离关节面者称为半脱位。通常肩关节稳定性较差,l易发生脱位,l而髋关节稳定性好,l不易发生脱位。脱位的关节囊会受到牵拉,l较严重者可使关节囊变薄,l复位后亦易复发。

(6)闭合性骨折(closed1bone1fracture):i为强暴力作用于骨组织所产生的骨断裂。因致伤力和受力骨组织局部特性不同,l骨折可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性质,l如横断形、i斜形或螺旋形;粉碎性、i压缩性或嵌入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一处或多处等。骨折断端受肌牵拉后可发生位移,l并可伤及神经、i血管。

(7)闭合性内脏伤(closed1internal1injury):i为强暴力传入体内后所造成的内脏损伤。如头部受撞击后,l能量传入颅内,l形成应力波,l迫使脑组织产生短暂的压缩、i变位,l在这一过程中可发生神经元的轻度损伤;如较重,l可发生出血和脑组织挫裂,l形成脑挫伤。行驶的机动车撞击胸腹部时,l体表可能完好无损,l而心、i肺、i大血管可发生挫伤和破裂,l肝、i脾等实质内脏器官或充盈的膀胱等也可发生撕裂或破裂性损伤。在高速行驶的车辆紧急制动时,l佩戴腰安全带的人员因人体惯性运动受到安全带的阻挡,l此时可发生闭合性的安全带伤,l表现为内脏器官挫伤、i破裂和出血、i甚至脊柱压缩性骨折。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11人体致伤部位的区分和划定,l与正常的解剖部位相同。

1.颅脑伤(craniocerebral1injury)11颅脑解剖部位为:i前起于眉间,l经眶上缘、i颧骨上缘、i颞颌关节、i外耳道、i乳突根部,l到枕外粗隆连线以上部分,l该部有完整的颅骨,l脑组织正存于其间。常见的损伤为颅骨骨折、i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i脑震荡、i脑挫伤等。如仅伤及头部皮肤、i皮下和肌等软组织而未伤及脑组织,l则称为头部软组织伤。严重的颅脑伤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创伤。

2.颌面颈部伤(maxillofacial1and1cervical1injury)11颌面颈部解剖部位为:i上界与颅脑部连接,l下界前起于胸部上切迹,l经锁骨上缘内1/3,l斜方肌上缘,l到第5颈椎棘突的连线,l其中眼部以骨性眶缘为界。颌面部上界亦即颌面颈部上界,l颌面部下界为下颌骨下缘,l延至外耳道,l其余属颈部。该部内含气管、i食管、i甲状腺、i甲状旁腺、i大血管、i神经和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发生颌面颈部伤时,l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呼吸、i语言、i进食和内分泌功能,l颈部大血管破裂时,l可因大出血而迅速致死。

3.胸部伤(chest1injury)11胸部解剖部位为:i上界为颈部连接,l上外界为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与腋部的连线;下界从胸骨剑突向外下斜行,l沿肋下缘到第8肋间,l水平向后,l横过第11肋中点,l到第12胸椎下缘。胸壁的半骨性结构使胸腔保持一定的形状,l因而可有效地保护胸腔内心肺等主要器官。胸部损伤轻时仅累及胸壁,l重则伤及心肺和大血管,l造成气胸、i血气胸、i心包积血,l心肺出血和破裂。

4.腹部伤(abdomen1injury)11腹部解剖部位为:i上界与胸部连接,l下界为骨盆上缘、i即耻骨联合上缘、i耻骨棘、i腹股沟韧带、i髂前上棘,l髂嵴和髂骨上缘。腹腔内含有许多实质内脏器官和空腔内脏器官,l腹壁的表面积大,l质地软,l受外界致伤因子作用的几率较高,l故易发生损伤,l重者可造成内出血、i器官破裂和腹腔感染。

5.骨盆部(阴臀部)伤(pelvis1injury)11其解剖部位为:i上界与腹部连接,l下界从耻骨联合下缘向外,l横过股骨大粗隆,l到臀下皱襞,l包括外阴部和会阴部。盆腔内主要有膀胱、i直肠和泌尿生殖与消化两系统的排出口。发生骨折时易引起内脏器官继发损伤。大小便时,l伤部易受到污染。

6.脊柱脊髓伤(spine1and1spinal1cord1injury)11其解剖部位为:i上起于枕外粗隆,l下达骶骨上缘,l两侧到横突尖部。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时,l可发生不同高度和范围的截瘫,l甚至造成终身残疾。救护时必须让伤员平卧,l最好躺在平板上。

7.上肢伤(upper1extremity1injury)11其解剖部位为:i上界与颈部和胸部连接,l下界为手指末端。上肢是人体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位,l常见的损伤为肱骨、i桡骨和尺骨骨折,l重者可发生断指或断肢,l同时可伴有神经血管和肌损伤。

8.下肢伤(lower1extremity1injury)11其解剖部位为:i上界与骨盆部相连接,l下界为游离的脚趾。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移动身体的重量,l常见的损伤有股骨和胫腓骨骨折、i挤压伤等,l同时伴有神经血管和肌损伤。

9.多发伤(multiple1injuries)11除了以上按解剖部位进行分类外,l还有多个解剖部位出现的损伤。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出现的损伤,l而其中一处可危及生命者称为多发伤。亦有人不同意这一定义,l认为只要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不论其损伤程度如何),l都应视为多发伤。至于同一部位(如下肢或腹部)发生多个损伤,l一般不称为多发伤。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1.冷武(兵)器伤(cold1weapon1wounds)11所谓冷武器是与火器相对而言,l多指不用火药发射,l以其利刃或锐利尖端而致伤的武器,l如刀、i剑、i戟等,l此类武器所致的损伤称为冷武器伤。

2.火器伤(firearm1wound)11各种枪弹、i弹片、i弹珠等投射物所致的损伤。20世纪60年代以后,l轻武器逐渐向小型化、i轻量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此类高速弹头击中人体时,l特别在200m以内击中时,l因其速度快,l质量小,l易发生破裂,l大量能量迅速传递给人体组织,l故常造成严重损伤。高速小弹片(珠)的速度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l但在近距离内,l却有很大的杀伤力。此外,l小弹片(珠)常呈“面杀伤”,l即一定范围内含有许多弹片(珠)散布,l同一人可同时被许多弹片(珠)击中,l从而造成多处受伤。

3.烧伤(burns)11因热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近代战争中,l常使用各种纵火武器,l如凝固汽油弹、i磷弹、i铝热弹、i镁弹、i火焰喷射器等,l因此烧伤的发生率急剧增高。大当量核武器爆炸时,l光辐射引起的烧伤则更为严重。在平时,l因火灾、i接触炽热物体(如烙铁、i开水等)也可发生烧伤或烫伤。

4.冷伤(cold1injury)11因寒冷环境而造成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依损伤性质可将冷伤分为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两类。前者亦称局部冷伤或冻伤;后者包括一般的冻疮、i战壕足和浸泡足。两类损伤的区别在于:i发生冻结性损伤的环境温度已达到组织冰点以下,l且局部组织有冻结;而非冻结性损伤是长期或反复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导致的无组织冻结和融化过程的寒冷性损伤。在寒冷的地区和季节,l如保温措施不力,l不论平时还是战时均可能发生大量冻伤。

5.冲击伤(blast1injury)11为在冲击波作用下人体所产生的损伤。冲击波超压常引起鼓膜破裂、i肺出血、i肺水肿和其它内脏出血,l严重者可引起肺组织和小血管撕裂,l导致空气入血,l形成气栓,l出现致死性后果,l此即临床上常说的爆震伤。动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i内脏破裂和骨折,l类似于一般的机械性创伤。除空气冲击波可致伤外,l水下冲击波和固体冲击波(经固体传导)也可造成各种损伤。此外,l冲击波还可使建筑物倒塌或碎片飞散而产生继发性损伤。

6.化学伤(chemical1injury)11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时,l人员可因受化学战剂染毒而致伤。例如,l糜烂性毒剂芥子气(mustard1gas)和路易剂(lewisite)可使皮肤产生糜烂和水疱;刺激性毒剂西埃斯(CS)和亚当剂(adamsite)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窒息性毒剂光气(phosgene)和双光气(diphosgene)作用于呼吸道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7.放射性损伤(radiation1injuries)11核爆炸时可产生大量的电离辐射,l其基本类型有两种:i一是电磁波(γ线)辐射(electromagnetic1or1gamma1radiation),l此时射线具有光速和强穿透力;另一为粒子(α、iβ和中子)辐射。粒子辐射(particulate1radiation)中,l中子的穿透力很强,lα和β射线穿透力很弱。爆炸后数秒内释放出来的早期核辐射(prompt1radiation)主要为γ射线和中子射线;爆炸后1分钟的辐射称为残余核辐射(residual1radiation),l系残留的放射性物质。核裂变反应将铀(uranium)和钚(plutonium)变为约150种放射性同位素,l并以落下灰(fallout)的形式较长时间内不断向四周辐射,l落下灰中无中子,l有α、iβ和γ三种射线,l其中γ射线的致伤作用最大。人员在接受一定剂量(约1Gy)的γ射线或中子射线辐射后可产生急性轻度放射病;如接受长期小剂量的粒子辐射,l可产生慢性放射损伤或慢性放射病。

8.复合伤(combined1injury)11凡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子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损伤称为复合伤。如放射线与热力作用造成的放烧复合伤,l热力和冲击波作用造成的烧冲复合伤,l毒剂与机械力作用造成的毒剂创伤复合伤(或称为化学毒剂复合伤)等等。通常将主要损伤列于前,l次要损伤列于后,l如烧冲复合伤是以烧伤为主、i冲击伤为次的复合伤。有人常把同一致伤因素所致多处或多部位损伤也称为复合伤,l这是错误的。

(四)其他分类

1.按火器伤的伤道形态分类11按火器伤伤道形态,l可分为切线伤、i反跳伤、i盲管伤和贯通伤四种

(1)切线伤(tangential1wound):i投射物从体表切线方向通过,l使伤道呈沟槽状,l此种称为切线伤。

(2)反跳伤(rebound1wound):i投射物动能已近耗尽,l击中某一坚硬的部位(如颅骨或肋骨)时,l已无力穿入深层组织,l而是从原入口处反跳弹出,l形成集入口和出口于同一点的损伤,l此种称为反跳伤。

(3)盲管伤(blind1wound):i仅有入口而无出口者称为盲管伤,l小碎片致伤时,l盲管伤的发生率很高,l约为贯通伤的4倍。

(4)贯通伤(through1and1through1wound):i既有入口又有出口者称为贯通伤。贯通伤有三种情况:i①入口与出口同样大,l多见于稳定而高速的枪弹正位击穿机体较薄的部位,l又未破坏组织的回缩力;②出口大于入口,l多见于因投射物穿入体内后发生翻滚,l增加了组织接触的面积和损伤程度,l穿出机体时可造成皮肤撕裂和破碎组织外翻,l因而出口增大;③入口大于出口,l常见于近距离射击时,l因枪口接近机体,l枪弹初速和撞击速度基本一致,l产生的冲击力很大,l破坏了入口处皮肤的回缩力,l自伤者多属此种情况。

2.按相邻体腔是否联合损伤分类11通常仅指胸腹腔同时发生损伤并伴有膈肌破裂,l此种损伤称为胸腹联合伤(thoraco-abdomino-associated1in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