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概要11甲状腺分左、i右两叶,l位于甲状软骨下方、i气管的两旁,l中间以峡部相连。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体叶,l可与舌骨相连。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i内层被膜称甲状腺固有被膜,l很薄,l紧贴腺体;外层被膜是甲状腺假被膜,l又称甲状腺外科被膜,l包绕并固定甲状腺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两层被膜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l手术时分离甲状腺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甲状腺两叶的背面,l在两层被膜间的间隙内,l一般附有4个甲状旁腺。成人甲状腺约重30g,l正常情况下,l颈部检查时既不能清楚地看到,l也不易摸到。由于甲状腺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l还借左、i右两叶上极内侧的悬韧带悬吊于环状软骨上,l因此,l在吞咽动作时,l甲状腺亦随之而上、i下移动。
图34-111甲状腺解剖
甲状腺的血液循环丰富,l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和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供应。甲状腺上、i下动脉的分支之间,l甲状腺上、i下动脉分支与咽喉部、i气管、i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l都有广泛分布的吻合支相互沟通,l故在手术时,l虽将甲状腺上、i下动脉全部结扎,l也多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或甲状旁腺的缺血。甲状腺有三根主要静脉,l即甲状腺上、i中、i下静脉;甲状腺上、i中静脉血液流入颈内静脉,l甲状腺球下静脉血液直接流入无名静脉。甲状腺的淋巴液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
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经,l支配声带运动。其下降后形成一个回返的线路,l在右侧环绕右锁骨下动脉,l左侧环绕主动脉弓,l上行于甲状腺背面,l气管食管沟之间。在甲状腺下极,l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交叉(图34-1)。在甲状腺上极,l喉返神经在甲状软骨下角的前下方入喉,l二者之间这一段即所谓喉返神经的“危险区”,l手术时最易损伤该段神经。
喉上神经来自靠近颅底的迷走神经段,l向下降至颈动脉内侧,l在甲状腺上极上方约2~3cm处(约舌骨水平),l喉上神经分为内支和外支。内支是感觉支,l支配声门上方咽部的感觉;外支在咽下缩肌侧面与甲状腺上血管伴行至甲状腺上极,l支配环甲肌,l使声带紧张(图34-2)。
图34-211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解剖关系
颈部淋巴结可分为七群:iⅠ颏下、i下颌下淋巴结,l下以二腹肌前腹为界,l上以下颌骨为界;Ⅱ颈内静脉上群淋巴结,l上以二腹肌后腹为界,l下以舌骨为界;Ⅲ颈内静脉中群淋巴结,l上以舌骨为界,l下以环甲膜为界;Ⅳ颈内静脉下群淋巴结,l上以环甲膜为界,l下以锁骨为界;Ⅴ颈后三角淋巴结,l后侧以斜方肌前缘为界,l前侧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界;Ⅵ上自舌骨、i下至胸骨上间隙,l颈动脉鞘内缘至气管旁、i气管前淋巴结;Ⅶ胸骨上凹以下至上纵隔淋巴结(图34-3)。
图34-311颈部淋巴结位置
甲状腺有合成、i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l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类含碘酪氨酸的有机结合碘,l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l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l其中90%为T4,l10%为T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i①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l加速蛋白质、i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l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l增加热量的产生;②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l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与长骨。
甲状腺的功能活动,l是与人体各器官、i各系统的活动及外部环境相互联系、i相互影响的,l并受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前叶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l有加速甲状腺素分泌和促进甲状腺素合成的作用。当人体内在活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l甲状腺素的需要量激增时(如寒冷、i妊娠期妇女、i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l或甲状腺素的合成发生障碍时(如给予抗甲状腺药物),l血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l即可刺激垂体前叶,l引起TSH的分泌增加(反馈作用),l而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速度加快;当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增加至一定程度后,l它又可反过来抑制TSH的分泌(负反馈作用),l使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速度减慢。通过这种反馈与负反馈作用,l维持着人体内在活动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