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食管狭窄

病因及病理11损伤性食管狭窄(traumatic1esophageal1stricture)可由食管外伤、i医源性损伤以及放射线治疗引起,l但最常见的原因为吞服强酸、i强碱等引起的食管化学性腐蚀伤。碱性腐蚀剂使蛋白溶解、i脂肪皂化,l水分吸收而使组织脱水,l在溶解同时产生大量热量加重组织损害,l食管腔为弱碱性环境,l因此损伤严重。酸性腐蚀剂则使蛋白发生凝固性坏死,l损伤一般较表浅,l因胃内为酸性环境,l故对胃损伤严重。若腐蚀剂浓度低而吞服量少时,l仅引起食管粘膜表浅损伤,l愈合后则不形成瘢痕狭窄;若腐蚀剂浓度高且吞服量多时,l损伤深达肌层,l则愈合后必然引起瘢痕狭窄。

临床表现及诊断11食管狭窄的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若为腐蚀伤所致的吞咽困难,l大约在伤后10天左右随着炎症、i水肿好转而症状减轻,l恢复经口进食。但若灼伤严重,l随着瘢痕增生及收缩,l形成瘢痕狭窄,l病人再度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l严重者流质饮食及唾液均不能下咽,l营养状况逐步恶化,l脱水、i贫血及消瘦。儿童将影响生长发育。

根据食管镜检查可将食管腐蚀伤分为三度。Ⅰ度:i伤及粘膜或粘膜下层,l有粘膜充血、i水肿及轻度上皮脱落,l预后好,l无后遗症;Ⅱ度:i损伤超过粘膜下层并侵及肌层,l除充血、i水肿、i表面坏死、i溃疡及纤维蛋白渗出外,l食管蠕动差,l大多形成瘢痕狭窄;Ⅲ度:i累及食管全层及周围组织,l除上述改变外,l尚有深度溃疡、i焦痂,l甚至可引起食管穿孔,l形成纵隔炎,l可因出血、i败血症、i休克而死亡,l幸存者可产生严重瘢痕狭窄。瘢痕形成多在伤后3周左右开始,l逐渐加重,l6个月大多瘢痕稳定,l狭窄不再加重。食管异物或医源性损伤所致食管瘢痕狭窄多较局限。

X线食管吞钡检查可显示食管狭窄部位、i程度和长度。腐蚀伤所引起的食管狭窄一般边缘不规则,l范围广泛及管腔粗细不匀。其它原因引起的狭窄多较局限,l呈环状或节段性狭窄。严重狭窄病例,l由于钡剂不易通过而难以了解食管全程改变及远端狭窄情况,l可吞服碘造影剂检查,l除食管完全闭锁者外,l对显示严重食管狭窄有一定帮助。为了进一步了解食管狭窄上方情况和排除恶性变,l可行食管镜检查。

治疗

1.急诊处理11对吞服腐蚀剂后立即就诊的病人,l可根据吞服腐蚀剂类型、i浓度及剂量,l初步判断损伤严重程度,l严重者给予静脉输液、i镇静、i止痛,l如有喉水肿应作气管切开。可给病人饮用少量开水或牛奶稀释,l量不宜过多,l否则可诱发呕吐,l加重损伤。现不主张用相应的弱酸或弱碱液中和,l因中和可产生气体及热而加重损伤。对较重的病人应置鼻胃管,l除用作饲食和给药外,l尚可起支撑作用,l防止食管闭锁。

2.瘢痕狭窄的预防11食管腐蚀伤后早期可采用药物、i食管扩张及食管腔内置管支撑等方法治疗。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l但单用可加重感染,l应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食管扩张可在伤后10天左右开始,l每周1次;逐渐延长至每月一次,l扩张至食管直径1.5cm而不再缩小才算成功,l一般扩张需半年至一年。扩张时操作应准确、i轻柔,l探条逐渐加大,l以免引起食管穿孔。

3.瘢痕狭窄的手术治疗11严重食管瘢痕狭窄需行手术治疗,l如为食管腐蚀伤,l则应在伤后6个月,l病变稳定后手术。局限性瘢痕狭窄可作成形手术,l广泛性食管狭窄病例则需行食管重建。常用手术方法有:i①结肠代食管术11对广泛食管狭窄病例,l经腹切取带血管蒂的结肠通过胸骨后隧道送至颈部与颈部食管或下咽吻合,l下端与胃吻合,l狭窄段食管旷置;②食管胃吻合术11广泛食管狭窄,l瘢痕食管旷置较少采用食管胃颈部吻合。但如瘢痕狭窄局限于中下段食管,l而胃无明显损伤者,l可经左胸切除食管,l于颈部行食管胃吻合。如瘢痕狭窄局限于下段食管,l切除瘢痕狭窄段食管,l在胸内行食管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