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病因与病理解剖11后天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1stenosis)的病因主要是主动脉瓣变性钙化和风湿热。老年主动脉瓣胶原崩解逐渐增加,l钙盐沉着后形成变性钙化。风湿热导致瓣叶交界融合、i瓣口狭窄,l由于血液湍流的长期冲击,l引起瓣叶增厚与钙化。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多合并二尖瓣病变。

病理生理11正常主动脉瓣口横截面积为3cm2l收缩期跨瓣压力阶差小于5mmHg。主动脉瓣狭窄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l并阻碍收缩期左心室排空。左室后负荷增加促使左室收缩期压力升高,l进而导致向心性左室肌肥厚。在进行性左室肥厚的代偿期,l病人可以长时期无症状。严重时由于左室肥厚和顺应性降低,l运动或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使病人出现症状,l甚至因收缩期左室前向血流锐减而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静息或运动时肺静脉压升高,l还可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及诊断11轻度主动脉瓣狭窄可无症状;中度和重度狭窄病人,l表现为乏力、i劳累性呼吸困难、i运动时晕厥、i心绞痛,l甚至猝死。

体格检查:i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l并向颈部传导,l常伴有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延迟或减弱。重度狭窄者可出现血压偏低、i脉压小和脉搏细弱。

超声心动图:iM型超声检查可见主动脉瓣叶开放振辐变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叶增厚、i活动度变小、i钙化,l主动脉瓣口缩小。

X线检查:i可见升主动脉扩张和左心室扩大,l晚期可有肺瘀血。

心电图:i电轴左偏、i左室肥大伴劳损,l部分病人有束支传导阻滞、i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

心导管检查:i能准确测定跨主动脉瓣压力阶差,l峰值跨瓣压差20~25mmHg为轻度狭窄,l25~50mmHg为中度狭窄,l>50mmHg为重度狭窄。

治疗11在内科治疗下,l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发生心绞痛后平均存活3~5年,l晕厥发作后平均存活3年,l充血性心衰发生后平均存活1.5~2年。手术目的为解除主动脉瓣跨瓣压力阶差,l减轻左心室后负荷,l缓解左心室肥厚。

1.手术适应证11①无症状,l但主动脉瓣口面积<0.7cm2l收缩期跨瓣峰值压力阶差>50mmHg;②出现劳累性呼吸困难、i心绞痛、i昏厥或充血性心衰等。

2.手术方式11包括主动脉瓣切开术与主动脉瓣置换术两大类。

(1)直视主动脉瓣切开术:i在体外循环直视下沿交界融合线切开瓣膜。适用于瓣膜柔软、i弹性好的病人,l瓣叶钙化、i关闭不全者禁忌使用。其优点为手术后不需抗凝治疗,l但远期疗效差,l仅为姑息性手术。后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病变多不适宜行该术式,l故临床极少应用。近年来,l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治疗某些特定病人的作用受到重视。适用于病变主要为交界融合的婴幼儿与年长儿童,l也用于老年、i重度狭窄、i情况差而难于耐受其它手术的病例,l作为姑息性或过渡性手术。

(2)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1valve1replacement):i体外循环直视下切除主动脉瓣叶,l置入人工心脏瓣膜。适用于严重瓣膜病变,l或伴关闭不全的病人。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一般不作此手术,l因为儿童主动脉瓣环小,l常难以置入满足成年期血流的人工心瓣膜。单纯主动脉瓣置换的住院死亡率约为2%~5%。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有:i年龄较大、i左心室功能受损、i冠状动脉疾病、i肾功能不全等。死因分别为心力衰竭、i猝死、i血栓栓塞、i感染、i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