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扭转(volvulus)是一段肠管甚至全部小肠及其系膜沿系膜轴扭转360°~720°。因此,l既有肠管的梗阻,l又有肠系膜血循环中断,l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i发展迅速的一类。
病因11引起肠扭转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种。
1.解剖因素11如手术后粘连、iMeckel憩室、i乙状结肠冗长、i先天性中肠旋转不全或游离盲肠等。
2.物理因素11在上述解剖因素基础上,l加上肠袢本身重量的增加,l如饱餐后,l特别是有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涌入肠腔内,l肠腔有蛔虫团,l肠管肿瘤,l乙状结肠内存积大量干结粪便等,l是易发生肠扭转的潜在因素。
3.动力因素11强烈的肠蠕动或体位的突然改变,l使肠袢产生不同步的运动,l使已有轴心固定位置且有一定重量的肠袢发生扭转。
临床表现11肠扭转是闭袢型肠梗阻加绞窄性肠梗阻,l发病急骤,l发展迅速。起病时腹痛剧烈且无间歇期,l早期即可出现休克。肠扭转的好发部位是小肠、i乙状结肠,l少数为盲肠,l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小肠扭转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腹部绞痛,l多在脐周围,l常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l由于肠系膜受到牵拉,l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呕吐频繁,l腹胀以某一部位特别明显,l腹部有时可触及压痛的扩张肠袢。肠鸣音减弱,l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检查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l有时可见空肠和回肠换位,l或排列成多种形态的小跨度卷曲肠袢等特有的征象。
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乙状结肠冗长、i有便秘的老年人,l以往可有多次腹痛发作而排气、i排便后缓解的病史。病人有腹部持续胀痛,l左腹部明显膨胀,l可见肠型。腹部压痛及肌紧张不明显。腹部X线平片可见马蹄状巨大的双腔充气肠袢,l圆顶向上;立位可见两个液平面。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l钡影尖端呈“鸟嘴”形。
治疗11肠扭转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l可在短时期内发生肠绞窄、i坏死。如未能及时处理,l将有较高的死亡率(10%~33%)。一般应及时手术治疗,l将扭转的肠袢按其扭转方向回转复位。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l更可减少小肠扭转坏死大量切除后而发生的短肠综合征。复位后应细致观察血液循环恢复的情况,l明确有坏死的肠段应予以切除。对可疑的长段肠袢应设法解除血管痉挛,l观察其生机,l争取保留较多的小肠。坏死的乙状结肠、i盲肠可行切除,l确定切除端有良好的生机和血供者,l可作一期吻合;否则,l应作外置造口,l以后作二期手术。移动性盲肠复位后可固定在侧腹壁上。乙状结肠扭转病人多有乙状结肠冗长而引起的便秘,l复位后可择期行冗长部肠切除以除后患。
早期乙状结肠扭转,l可在结肠镜的直视下,l将肛管通过扭转部进行减压,l并将肛管保留2~3日。但这些非手术疗法必须在严密的观察下进行,l一旦怀疑有肠绞窄,l必须及时改行手术治疗。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和股疝是急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l容易发生肠绞窄。除肠梗阻症状外,l还有腹外疝的表现。对肠梗阻病人体检时不能遗漏腹股沟区。治疗见第四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