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占有胃肠道总长的70%~80%,l但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小肠肿瘤发生率低可能与小肠内容物通过快,l小肠粘膜细胞更新快,l小肠内容物为碱性液状,l肠壁内含有较高的IgA,l小肠内细菌含量低等因素有关。
小肠肿瘤可来自小肠的各类组织,l如上皮、i结缔组织、i血管组织、i淋巴组织、i平滑肌、i神经组织、i脂肪等,l因此小肠肿瘤可以是各种类型。良性肿瘤较常见的有腺瘤、i平滑肌瘤、i纤维瘤、i血管瘤等。恶性肿瘤以淋巴肉瘤、i腺癌、i平滑肌肉瘤、i类癌等比较多见。此外,l小肠还有转移性肿瘤,l可由胰、i结肠和胃癌直接蔓延,l也可从远处经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而来,l如卵巢癌、i黑色素瘤等。
小肠肿瘤在肠壁的部位可分为腔内、i壁间或腔外三型。以突入肠腔内的腔内型较为多见,l呈息肉样,l也可沿肠壁浸润生长,l引起肠腔狭窄。较大的肿瘤组织内可因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坏死,l并引起溃疡及肠道出血或穿孔。
临床表现11通常不典型,l可表现下列一种或几种症状。
1.腹痛11最常见。因肿瘤的牵拉,l肠管蠕动功能紊乱等所引起,l多为隐痛或胀痛,l当并发肠梗阻时,l疼痛剧烈。常伴有腹泻、i食欲不振等症状。
2.肠道出血11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可为间歇发生的柏油样便或血便,l少有大量出血者。有些病人因长期反复小量出血未被察觉,l而表现为慢性贫血。
3.肠梗阻11引起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继发性肠套叠。此外,l肿瘤引起的肠腔狭窄和压迫邻近器官也是发生肠梗阻的原因。少数情况下还可诱发肠扭转。
4.腹内肿块11多见于向肠腔外生长的肿瘤。通常肿块活动度较大,l位置多不固定。
5.肠穿孔11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急性穿孔引起腹膜炎,l慢性穿孔则形成肠瘘。
诊断11小肠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口服大量钡剂往往使小肠影像重叠,l检出率不高;分次口服少量钡剂,l并逐段仔细观察,l可提高检出率。钡灌肠时,l如钡剂能进入末段回肠,l有时可显示末段回肠肿瘤,l但发现率很低。十二指肠镜对诊断十二指肠局部肿瘤的正确率甚高。小肠镜可检出部分上段空肠的病变,l但对整个小肠的检查尚受限。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对血管丰富或有出血的病变,l或是在肠壁上占有较大部位的病变可以显示出来。CT、iMRI对小肠肿瘤的诊断帮助不大。
治疗11小的或带蒂的良性肿瘤可连同周围肠壁组织一起作局部切除。较大的或局部多发的肿瘤作部分肠切除。恶性肿瘤需连同肠系膜及区域淋巴结作根治性切除,l术后根据病理情况,l选用化疗或放疗。如肿瘤已与周围组织浸润固定,l无法切除,l且有梗阻者,l应作短路手术,l以缓解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