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息肉与息肉病

结、i直肠息肉(polyps1of1colon1and1rectum)是指结、i直肠粘膜上所有的隆起性病变,l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l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l如结肠管状腺瘤、i直肠原位癌、i结肠炎性息肉等。

结、i直肠息肉病(polyposis1of1colon1and1rectum)与结、i直肠息肉的区别在于息肉或腺瘤数目之分,l临床常用标准为100枚以上;亦有采用基因分析方法诊断息肉病,l但尚未普及与推广。

1982年全国结、i直肠癌协作组病理专业会议提出了统一的结、i盲肠息肉分类方法(见下表)。

(一)结、i直肠息肉

1.新生物性息肉1111结、i直肠内新生物性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l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结、i直肠癌大多数经过腺瘤的过程,l摘除腺瘤性息肉可减少结、i直肠癌发生。结、i直肠腺瘤发生率与结、i直肠癌发生率的正相关性已得到流行病学的证实。

腺瘤分三种类型,l即管状腺瘤(tubular1adenoma)、i绒毛状腺瘤(villous1adenoma)和管状绒毛状腺瘤(tubulovillous1adenoma)(亦称混合型腺瘤);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多见,l发生率分别为75%~90%、i7%~15%和5%~10%。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l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l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2.非肿瘤性息肉1111①幼年性息肉:i常见于幼儿,l大多在10岁以下,l成人亦可见。60%发生在距肛门10cm内的直肠内,l呈圆球形,l多为单发,l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l是一种错构瘤。②炎性息肉:i最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i血吸虫病、iCrohn、i肠阿米巴等慢性炎症刺激所形成。

(二)结、i直肠息肉病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1adenomatous1polyposis)11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结、i直肠腺瘤,l逐渐增多,l甚至可满布所有结、i直肠粘膜,l如不及时治疗,l终将发生癌变。

2.Peutz-Jeghers综合征11亦称黑斑息肉病,l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l特点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口腔粘膜、i口唇、i口周、i肛周及双手指掌、i足底有黑色素沉着。以小肠息肉为主,l约30%的病人有结、i直肠息肉。

检查方法与诊断11结、i直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有家族性、i遗传性息肉或息肉病病人可通过家庭随访和定期检查发现新病人。所以该病的检查方法与结、i直肠癌检查方法相同(参阅四十九章第五节)。重要的是息肉的取材和病理学诊断。取材应为整个息肉或多处钳取活组织,l取材后应标记好息肉的头部、i基底和边缘。病理学诊断是确定进一步治疗的关键因素。

治疗原则1111根据结、i直肠息肉的大小、i多少、i有无并发症和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1.小息肉一般在行结肠镜检查时予以摘除并送病检。

2.直径大于2cm的非腺瘤性息肉可采用结肠镜下分块切除。直径大于2cm的腺瘤,l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i腹膜返折以下的经肛门局部切除,l腹膜返折以上的应开腹切除或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

3.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粘膜肌层或浸润粘膜下层则属浸润性癌,l应按结、i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粘膜肌层、i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i分化程度较好、i切缘无残留,l摘除后不必再作外科手术,l但应密切观察。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治疗,l最终可发生癌变,l因此应尽可能在青春期内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最彻底的手术方式是结肠、i直肠中上段切除,l下段粘膜剥除,l经直肠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术。

黑斑息肉病的息肉多发并散在,l为多发性肠道错构瘤,l一般不癌变,l难以全部切除。无症状可作随访观察,l若有症状可行息肉切除术或肠段切除术。

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l炎症刺激消退后,l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l无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