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1colitis)是发生在结、i直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一种弥漫性的炎症性病变。人们通常将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统称为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在结、i直肠的任何部位,l其中以直肠和乙状结肠最为常见,l也可累及结肠的其它部位或整个结肠,l少数情况下也可累及回肠末端,l称为倒流性回肠炎。病变多局限在粘膜层和粘膜下层,l肠壁增厚不明显,l表现为粘膜的大片水肿、i充血、i糜烂和溃疡形成。临床上以血性腹泻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l多为脓血便,l腹痛表现为轻到中度的痉挛性疼痛,l少数病人因直肠受累而引起里急后重。

外科治疗的适应证1111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指征包括中毒性巨结肠、i穿孔、i出血、i难以忍受的结肠外症状(坏疽性脓皮病、i结节性红斑、i肝功能损害、i眼的并发症和关节炎)及癌变。另外,l因结、i直肠切除是治愈性的治疗,l当病人出现顽固性的症状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两大类:i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通常,l急诊手术指征包括:i大出血、i中毒性结肠炎、i中毒性巨结肠、i肠穿孔和急剧的全身状态变化。择期手术指征则包括:i内科治疗无效的病变广泛病例和慢性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i激素严重依赖且副作用危险性较大者、i全结肠型病例、i严重局部合并症(狭窄、i梗阻、i直肠阴道瘘)、i严重肠外合并症、i患儿明显发育障碍以及证实或疑有不典型增生或癌变者。

手术方式1111一般而言,l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具体选择哪一种术式需要依据以下几点:i①病人年龄与全身状况;②病变的范围、i程度和缓急;③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和癌变;④病人对排便节制的要求;⑤肛管括约肌功能;⑥疾病的确诊状况。外科手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手术方式。

1.全结、i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1111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已选用,l是最经典、i最彻底的术式。此手术不但彻底切除了病变可能复发的部位,l也解除了癌变的危险,l因而曾一度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金标准及衡量其它手术的基础。该术式一般适用于老年病人、i合并直肠癌和不适宜作回肠贮袋手术者。

2.结肠切除、i回直肠吻合术1111该手术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保留直肠、i肛管功能,l使病人免除实行回肠造口而采用的,l但该手术没有彻底消灭疾病复发的部位和解除癌变的危险。一般而言,l青年人应慎行此手术,l术后定期肠镜随诊活检了解直肠粘膜有无不典型增生尤为重要。

3.结直肠切除、i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1pouch-anal1anastomosis,lIPAA)11111947年,lRavitch和Sabiton推荐了经腹结肠切除、i直肠上中段切除、i直肠下段粘膜剥除,l回肠经直肠肌鞘拖出与肛管吻合术。70年代后期Parks和Nicholls又进行重要的手术改进,l即在回肠末端作一贮袋与肛管吻合,l该术式引领了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由肠造口到保留排便节制功能的肠道重建术式的重大转变,l开创了溃疡性结肠炎外科重建术式的新时代,l现已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最常用和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通常IPAA可一期完成,l也有的需作二期或三期手术。回肠贮袋由2~4个回肠袢组成,l常见的回肠贮袋有J形、iS形、iH形和W形(图49-20)。该术式的优点是:i①切除了所有患病的粘膜,l理论上彻底消除了病变复发和癌变的危险;②保留对膀胱和生殖器的副交感神经支配,l避免了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③毋需永久性回肠造口;④保留肛管括约肌环对大便的控制作用。从手术设计来看,l该术式符合外科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所应追求的几乎所有目标,l因此该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以下几种情形应视为IPAA的禁忌:i肛门括约肌功能低下和远段直肠明显不典型增生,l或癌变需切除肛管括约肌者、i急症手术条件下以及Crohn病病人。

图49-2011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