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其它部位的癌肿转移到肝,l并在肝内继续生长、i发展,l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肿相同,l称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1liver1cancer),l或称继发性肝癌(secondary1hepatic1cancer)。常常发生肝转移的癌肿有胃癌、i结肠癌、i胆囊癌、i胰腺癌、i子宫癌和卵巢癌等。
癌转移到肝的途径有:i①经门脉转移,l为主要转移途径,l消化道及盆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多经此道转移至肝,l占转移性肝癌的35%~50%;②经肝动脉转移,l肺癌、i乳腺癌、i肾癌、i恶性黑色素瘤、i鼻咽癌等可经此途径转移到肝;③经淋巴回流转移,l胆囊癌可沿胆囊窝淋巴管扩展至肝内,l也可通过肝门淋巴结经淋巴管逆行转移到肝;④直接蔓延,l如胃癌、i胆囊癌等可直接蔓延侵犯肝。
转移性肝癌可为单个或多个结节,l但多数为弥漫型。癌结节外观呈灰白色,l质地较硬,l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明显分界。结节的中央常因坏死而凹陷。其病理组织结构与肝外原发癌相似,l如来自胃腺癌的继发性肝癌,l其组织中显示腺状结构;来自眼部黑色素瘤的转移性肝癌结节呈煤黑色。转移性肝癌很少合并肝硬化,l而肝硬化也较少发生转移癌。
根据临床上发现原发癌与转移癌先后时间不同,l将转移性肝癌分为三种类型:i①早发型,l即未发现原发癌,l而先发现肝转移。这种类型肿瘤恶性程度较高,l预后差;②同步型,l原发癌与肝转移同时被发现;③迟发型,l原发癌手术数月或数年后,l发现肝转移癌。转移性肝癌结节较小时,l一般无临床症状。转移瘤长大后,l可出现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l随着病情发展,l病人又出现乏力、i食欲差、i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上腹部可扪到肿大的肝,l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癌结节。晚期病人可出现贫血、i黄疸和腹水等。诊断转移性肝癌的关键在于查出原发癌灶。B超检查发现“牛眼征”,l有利转移性肝癌的诊断。血清AFP测定多为阴性。胃肠道癌肝转移病人,lCEA阳性率约为50%。
在治疗上,l如为单发转移癌或癌肿局限于半肝内,l而原发癌又可切除,l应在切除原发癌的同时,l切除肝转移癌。如果原发癌切除一定时期后才出现孤立的或局限半肝内的转移癌结节,l未发现其它部位有转移,l也适合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转移性肝癌,l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及原发癌的病理性质,l术中行冷冻或射频治疗,l经肝动脉置入皮下埋藏式储药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也可作介入法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对肿瘤比较小又不宜手术治疗者,l也可以在B超引导下行射频、i微波固化治疗,l或向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治疗,l对缩小肿瘤、i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对不宜手术的转移性肝癌,l用中医辅助治疗,l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