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

蛔虫(ascaris1lumbricoides)  寄生在人体小肠的中下段,l由于饥饿、i胃酸降低或驱虫不当等因素,l蛔虫可钻入胆道引起临床症状。随着人群饮食习惯和卫生条件的改善,l肠道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biliary1ascarisis)已很少见,l但是在不发达地区仍是常见病。

临床表现  症状为突然发生剑突下方钻顶样绞痛。伴右肩或左肩部放射痛。病人疼痛难以忍受,l辗转不安,l呻吟痛苦。疼痛可突然平息,l又可突然再发,l无一定规律。合并胆道感染时,l可出现寒颤、i高热,l也可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体征甚少或轻微,l当病人胆绞痛发作时,l除剑突下方有深压痛外,l并无其它阳性体征,l此点是本病的特点,l体温多不增高,l少数病人可有轻微的黄疸。

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临床表现,l临床症状重而体征轻的特点,l多可作出诊断。超声检查可显示胆管内蛔虫的影像,l内镜超声诊断则更准确。

本病尚须与胆石病、i急性胰腺炎、i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i胃痉挛和心绞痛等病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解痉、i镇痛、i利胆、i驱虫、i控制感染等。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或缓解症状,l仅在严重并发症(胆管炎)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解痉镇痛,l可口服或注射阿托品、i654-2等胆碱能阻滞剂,l必要时可用哌替啶止痛;②利胆驱虫,l发作时可口服食醋、i驱虫药,l利胆排虫中药(如乌梅汤)和33%硫酸镁等,l也可用氧气驱虫;③控制胆道感染,l多为大肠杆菌感染,l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④用纤维十二指肠镜、i取石钳或网篮取出钻入胆道的蛔虫。

2.手术治疗  手术切开胆总管探查、i取虫和引流。术中或术后驱虫治疗,l防止胆道蛔虫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