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l胰腺囊性疾病发现率明显提高。在临床上需要区分囊性病变的性质,l因为性质不同,l处理迥然不同。在临床诊断上要区分真性囊肿、i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真性囊肿主要包括先天性真性囊肿和潴留性囊肿,l与假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相比较为少见。
(一)胰腺假性囊肿1111胰腺假性囊肿是继发于急性、i慢性胰腺炎或胰腺损伤后的并发症。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l胰腺实质或胰管破裂,l胰液外溢,l伴随血性和炎性渗液,l刺激胰腺周围的腹膜,l引起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囊壁将其包裹,l因囊壁没有上皮细胞覆盖,l故称假性囊肿。囊肿形成时间一般在疾病发生后2周以上,l囊壁成熟则需4~6例或更长,l达3个月之久。囊液中淀粉酶含量一般很高。
临床表现
1.囊内高压症状11表现为上腹胀满感、i持续性疼痛,l可牵涉到季肋、i腰背部。
2.囊肿压迫症状11压迫胃及十二指肠引起胃排空功能障碍。位于胰头部的假性囊肿可压迫总胆管下端,l可出现黄疸。
3.感染症状11囊内的感染可引起发热、i疼痛和包块胀大。
4.消耗性症状11急、i慢性炎症所致的消耗可使病人明显消瘦、i体重下降等。
5.并发症11假性囊肿有时破裂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l或者引起胰源性腹水;有时侵蚀血管引起囊内大出血。囊内出血偶有经胰管进入消化道。
检查和诊断
1.体格检查11根据囊肿所在部位和大小,l体检时可有不同的发现。小的胰腺假性囊肿常不易触到,l大的假性囊肿常可在上腹部触及,l边界清晰,l表面光滑,l移动度小,l有囊性感,l往往有深压痛。如继发感染,l可有触痛或腹膜刺激征。
2.实验室检查11无并发症的假性囊肿一般没有特别发现。部分病人血清或尿淀粉酶升高和白细胞增多。
3.影像诊断
(1)B型超声扫描:i不仅可以定位,l而且可确定其为囊性。B超检查由于简便、i无创,l可以用作追随观察,l还可以用于了解胆道的情况。
(2)CT检查:i不仅可以显示囊肿的大小、i形状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l而且可以定性。
(3)ERCP或MRCP:i不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l必要时可用于了解囊肿与胆道和胰管的关系。
(4)MRI:i有助于判断囊肿内有无坏死组织和壁结节。
鉴别诊断1111胰腺假性囊肿既需要与胰腺脓肿、i胰腺坏死液化包裹性病灶鉴别,l又需要与胰腺囊性肿瘤鉴别。
治疗11在囊壁尚未成熟以前,l如无严重感染、i全身无中毒症状以及囊肿较小,l增大不显著等,l可以在B型超声波的随诊下观察,l多数可望吸收消散。
对于囊壁已成熟,l随访观察不吸收的假性囊肿需要手术治疗,l如不及时手术可发生囊内出血、i破裂、i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两种:i
1.外引流术11适用于假性囊肿继发感染,l或病人全身情况衰竭等情况,l手术简单、i安全、i易行,l但是难免形成胰瘘或假性囊肿复发。假性囊肿内大出血和假性囊肿破裂的急诊手术也适合采用外引流术。
2.内引流术11指假性囊肿与胃肠道作吻合,l为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采用内引流术有四个原则:i①为使囊壁达到一定的厚度以便于行假性囊肿胃肠道吻合术,l需待6周左右囊壁“成熟”后进行手术;②吻合口要尽可能大,l尽多切除假性囊肿的壁,l而不是只切开囊肿壁作吻合,l以免吻合口狭窄,l从而防止假性囊肿复发、i潴留和感染;③吻合口要选择于假性囊肿最低位,l利用重力原理,l引流较好,l内容物不易潴留;④为了排除胰腺囊性肿瘤,l应当切取囊壁作冷冻切片,l取材应在囊肿内选择外观似肿瘤的组织。推荐的术式为假性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
(二)胰腺囊性肿瘤1111胰腺囊性肿瘤,l虽然少见,l但是近年发现有增多的趋势,l由于其治疗的原则与其它胰腺囊肿性疾病不同,l因此在鉴别诊断方面有特殊意义。
分类11胰腺囊性肿瘤通常分为浆液性囊腺瘤、i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
1.浆液性囊腺瘤11为最常见的胰腺囊性肿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细胞,l囊液清亮稀薄含丰富的糖原,l囊壁光滑,l由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组成,l无恶变倾向。病灶多为单发,l偶有多发。
2.粘液性囊腺瘤11女性多见。可为单腔,l更多的是多腔性病变,l边缘光滑伴乳头状突起。上皮细胞为柱状上皮或杯状细胞上皮,l通常排列成乳头状。多数粘液性囊腺瘤可发展为囊腺癌。
3.粘液性囊腺癌11女性多见。起源于胰腺大导管上皮,l囊性肿块一般很大,l呈多囊性,l内有大量粘液。组织检查,l囊肿以异常的柱状细胞上皮为内衬,l能产生粘液和乳头状表现为其特点。
临床表现11胰腺囊性肿瘤生长缓慢,l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由于囊腔内压力增高,l病人可以感到上腹部疼痛,l也可能是囊肿增大引起的压迫症状。可能触及腹部肿块。后期可出现压迫症状,l包括胆总管下段受压而引起的胆汁淤积或阻塞性黄疸;胰管受压所致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或继发急性胰腺炎;脾静脉受压所致脾肿大、i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等。
诊断11根据病史和症状的特点,l借助B超、iCT检查和MRI可以初步作出囊性肿瘤的诊断,l但是要进一步明确囊性肿瘤的类型则较为困难。囊壁密度不均,l发现壁结节,l增强后囊壁和壁结节轻度强化,l提示为囊腺癌的可能性大。ERCP可以帮助明确囊肿与主胰管的关系。胰腺囊性肿瘤常可以显示胰管受压,l一般与主胰管不相通。
治疗11浆液性囊腺瘤的治疗以切除为主。粘液性囊腺瘤因有恶变倾向,l更应手术切除。切记,l不要将胰腺囊性肿瘤当作假性囊肿行内引流。
囊腺癌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l需要采用根治性切除术。由于囊腺癌的恶性程度一般较实体癌为低,l切除手术后长期生存率较高,l达50%左右。位于胰腺体尾部的肿瘤,l行肿瘤、i胰体尾脾切除术,l如果胃或结肠等周围脏器同时受累,l应当一并切除;位于胰头的肿瘤应当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需要定期随访,l对复发的病例应当争取再次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