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acute1pyelonephritis)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病原菌多经膀胱上行感染肾盂,l再经肾盂感染肾实质,l也可经血液直接播散到肾盂和肾实质。上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G细菌,l多为大肠杆菌和其它肠杆菌;血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G细菌,l如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凡可以引起尿路梗阻和尿液引流不畅的疾病均可以继发肾盂肾炎,l如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i结石、i良性前列腺增生、i尿潴留及膀胱输尿管返流。此病多见于女性,l多数为单侧肾,l也可双侧同时发病。

病理11主要为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病变。肾炎症水肿,l体积增大,l质地较软,l肾实质充血。肾盂粘膜充血水肿,l出现散在小出血点,l显微镜下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粘膜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脓肿,l呈黄色或黄白色。肾切面肾实质感染多集中于一个和多个楔形区,l有大小不等的小脓灶,l分布不规则。早期肾小球多不受影响,l病变严重时可见肾小管、i肾小球受破坏。化脓灶愈合后可形成微小的纤维化瘢痕,l一般无损于肾功能。病灶广泛而严重者,l可使部分肾单位功能丧失。在病原菌及感染诱因未被彻底消除时,l急性肾盂肾炎可由于病变迁延或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11①发热:i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急骤,l可出现寒战、i高热,l体温可上升至39℃以上,l伴有头痛、i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②腰痛:i患侧或双侧腰痛,l多呈胀痛。肋脊角有明显的压痛和叩击痛;③膀胱刺激症状:i由下尿路感染上行所致的急性肾盂肾炎,l先出现尿频、i尿急、i尿痛、i血尿、i排尿困难等症状,l以后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11根据病史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特别注意询问有无下尿路感染,l前列腺炎及身体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病灶。

尿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i红细胞、i蛋白、i白细胞管型,l尿沉渣涂片染色可发现细菌,l尿细菌培养每毫升尿有菌落105以上,l并可找到病原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l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l血沉加快,lC反应蛋白增加。病变严重时可有脓毒血症出现,l此时应进行血液的细菌培养。若尿或血细菌培养阳性,l应做药物敏感实验,l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B超、i尿路平片、i静脉尿路造影、i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上尿路有无梗阻或其它疾病。

治疗

1.支持治疗11卧床休息,l多饮水,l输入足量的液体,l以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维持每日尿量达1500ml以上,l有利于炎症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2.抗菌药物治疗11所有患者均应在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的基础上使用有效的抗生素,l这样不但治疗效果好,l还不易产生细菌的耐药性。在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前,l可根据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初步选用抗生素。对不明原因感染者可选用对G和G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14日,l静脉用药者可在体温正常、i临床症状改善、i尿细菌培养转阴后改口服维持。

3.其它药物11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i枸橼酸钾,l可降低酸性尿液对膀胱的刺激,l以缓解膀胱刺激症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异搏定)或盐酸黄酮哌酯可解除膀胱痉挛,l缓解刺激症状。

患者治疗后如发热等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是否存在梗阻、i结石等其它原因引起的继发肾盂肾炎,l应积极治疗原发病,l解除梗阻。

急性肾盂肾炎单纯症状的好转和消失不能作为治愈的依据,l应在停用抗生素后重复进行尿细菌培养,l确定是否继续存在感染。

并发症11急性肾盂肾炎经及时治疗,l一般无并发症。如治疗失当或伴有畸形、i梗阻、i结石等其它病变,l易变为慢性。中毒性休克、i急性肾乳头坏死是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