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概要11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1joint)由锁骨肩峰端与肩峰内侧面构成,l内有纤维软骨盘作衬垫。从正面看,l关节面由外上向内下倾斜约50°,l其关节囊薄弱,l关节囊增厚部分为肩锁韧带,l有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l并有喙锁韧带加强。肩锁韧带主要控制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运动,l而喙锁韧带则控制上下活动。肩关节在外展活动中,l锁骨也有相应的活动。例如肩关节在上举180°过程中,l肩锁关节跟随的活动约为20°。
病因、i病理及分类11肩锁关节脱位常见的损伤机制是患肩着地,l上臂内收,l暴力向下作用于肩锁关节,l锁骨肩峰端向下抵至第一肋骨形成杠杆作用,l伤及肩锁韧带。按损伤轻重分为三度:iⅠ度,l肩锁韧带扭伤;Ⅱ度,l肩锁韧带断裂,l锁骨肩峰端前后方向不稳,l轻度向上移位;Ⅲ度,l三角肌、i斜方肌附着处,l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均断裂,l锁骨肩峰端高耸,l患肩及上肢下沉。
临床表现与诊断11肩部损伤后表现为局部疼痛,l关节活动因而受限。视诊可见,l坐位或站立位时,l两侧对比,l患侧肩部肿胀、i明显畸形。Ⅰ度损伤:i疼痛和肿胀相对较轻,l无畸形和锁骨肩峰端不稳定征象,l但有压痛,l并且活动时加重。X线片上显示不出双侧肩锁关节移位或不稳定。Ⅱ度损伤:i肩锁关节部疼痛、i肿胀较重,l视诊可见锁骨肩峰端移位、i高出肩峰。触诊有压痛,l锁骨肩峰端有飘动感,l可发现前后不稳。X线可见肩峰端轻度向上移位。Ⅲ度损伤:i肩锁关节部肿痛更明显,l视诊可见肩峰端突出、i高耸,l出现“阶梯”状畸形。触诊肩峰端可发现移位和不稳。X线也可显示明显移位,l若两侧对比,l患侧喙锁间隙明显加宽(图79-1)。
治疗
1.非手术治疗11适用于Ⅰ度和Ⅱ度损伤者。Ⅰ度损伤:i用颈腕带或三角巾固定2周。Ⅱ度损伤:i多数人主张保守治疗。固定方法种类较多,l例如在锁骨肩峰端放置一个保护垫,l用弹性带或胶布带压迫锁骨外端向下,l使上臂和肩胛骨向上。4周后除去固定带,l并开始循序渐进地活动。
图79-111肩锁关节脱位
2.手术治疗11对于Ⅲ度损伤,l一般主张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i
(1)切开复位内固定:i上肢和肩关节活动时,l对于肩锁关节而言力臂较长,l所承受应力较大,l会发生肌附着处广泛撕裂,l特别是喙锁韧带断裂而出现不稳定,l所以肩锁关节固定应坚强。可采用张力带钢丝或伸入到肩峰下的带钩钢板固定,l固定牢固后可不修复喙锁韧带。术后以三角巾或颈腕带保护,l2~4周后逐渐练习活动。
(2)肩峰端切除术:i新鲜脱位或陈旧脱位均可采用。如为Ⅱ度损伤,l切除肩峰端2cm即可。而Ⅲ度损伤宜切除2.5cm,l同时应在锁骨外端之上重叠缝合三角肌和斜方肌,l修复或重建喙锁韧带。
(3)动力肌转移:i利用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向下牵拉的动力作用保持锁骨的正常位置。方法是,l截断喙突使其连同附着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上移到锁骨,l以螺丝钉固定,l适用于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