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dislocation1of1shoulder1joint)最为常见,l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2。根据脱位方向分为前脱位、i后脱位、i上脱位和下脱位。

解剖概要11本节所述的肩关节脱位是指盂肱关节脱位(dislocation1of1glenohumeral1joint)。盂肱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肩胛盂关节面小而浅,l面积仅占肱骨头面积的1/3~1/4。关节囊和韧带松大薄弱,l故有利于肩关节活动,l但缺乏稳定性。肩盂关节面朝向前下外,l前侧关节囊更为薄弱,l故盂肱关节前脱位最为常见,l占95%以上。因此,l本节仅介绍肩关节前脱位。

病因、i病理与分类11导致肩关节前脱位(anterior1dislocation1of1shoulder1joint)最常见的暴力形式为间接外力。肘或手撑地摔倒时,l肩关节处于外展、i外旋和后伸位,l肱骨头突向前下方关节囊,l若外力足够大可突破关节囊,l发生常见的喙突下脱位。当肩关节极度外展、i外旋和后伸,l以肩峰作为支点通过上肢的杠杆作用发生盂下脱位。

前脱位除了前关节囊损伤外,l可有前缘的盂缘软骨撕脱,l称Bankart损伤,l约占85%;也可造成肩胛下肌近止点处肌腱损伤,l造成关节不稳定,l成为脱位复发的潜在因素。肱骨头后上骨软骨塌陷骨折称Hill-Sachs损伤,l约占83%。肩关节脱位还常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和肩袖损伤。

根据脱位的方向分为盂下脱位、i喙突下脱位、i锁骨下脱位及胸内脱位,l其中喙突下脱位最常见,l而胸内脱位罕见(图79-2)。根据发病的原因和发生的机制不同分为外伤脱位、i病理性脱位和复发性脱位。根据脱位延续的时间长短又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脱位(超过2周)。

图79-211肩关节前脱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一般表现11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l周围软组织肿胀,l关节活动受限。健侧手常用以扶持患肢前臂,l头倾向患肩,l以减少活动及肌牵拉,l减轻疼痛。

2.局部特异体征11①弹性固定:i上臂保持固定在轻度外展前屈位,l任何方向上的活动都会导致疼痛;Dugas征阳性:i患肢肘部贴近胸壁,l患手不能触及对侧肩,l反之,l患手已放到对侧肩,l则患肘不能贴近胸壁;②畸形:i从前方观察患者,l患肩失去正常饱满圆钝的外形,l呈“方肩”畸形,l肩峰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多增加;③关节窝空虚:i除方肩畸形外,l触诊发现肩峰下空虚,l可在腋窝、i喙突或锁骨下触到脱位的肱骨头。

3.影像学检查11尽管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典型,l诊断容易,l但X线检查仍是重要和必要的。通过X线检查,l可以了解脱位的病理,l包括脱位的类型,l还能明确是否合并骨折。除了前后位,l常需要进行胸侧位、i肩胛面正位、i肩胛面侧位和腋位等创伤系列X线投照(图79-3)。1CT检查常能清楚显示盂肱关节脱位的方向,l及合并的骨软骨损伤。必要时行MRI检查,l可进一步了解关节囊、i韧带及肩袖损伤。

图79-311肩关节投照方法

治疗11包括急性期的复位、i固定和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1.复位

(1)手法复位:i新鲜脱位应尽早进行复位,l以便早期解除病痛。因损伤时间短,l组织出血及肿胀反应轻,l复位容易。复位前应了解损伤病史和伤情,l询问受伤机制、i暴力大小、i既往有无脱位。明确脱位类型和是否合并骨折,l特别是肱骨头和肩胛盂的骨折。检查病人有无腋神经和臂丛损伤。早期复位或对肌不发达者的复位可不用麻醉。对肌发达或持续痉挛者,l应给予镇静剂,l在关节腔内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复位,l切忌暴力下强行手法复位,l以免损伤神经、i血管、i肌,l甚至造成骨折。复位成功后,l原有的关节盂空虚,l方肩及Dugas征均消失。对于新鲜肩关节脱位,l施行闭合手法复位多能获得成功。经典的方法有:i

1)Hippocrates法:i该法虽然古老,l但其比较安全且有效,l因而沿用至今。医生站于病人的患侧,l沿患肢畸形方向牵引,l牵引应缓慢持续,l同时以足蹬于患侧腋窝,l逐渐增加牵引力量,l轻柔旋转上臂,l可小心借用足作为杠杆支点,l内收上臂,l即可完成复位。复位时,l常能感到肱骨头滑动和听到复位响动[图79-4(1)]。

2)Stimson法:i病人俯卧于床,l患肢垂于床旁,l用布带将2.3~4.5kg重物悬系患肢手腕,l自然牵拉约10~15分钟,l患肩肌因疲劳而逐渐松弛,l肱骨头可在持续牵引中自动复位。有时需内收患侧上臂,l或自腋窝外向上轻推肱骨头,l或轻旋上臂而获得复位。该悬吊复位法具有安全、i有效等优点[图79-4(2)]。

图79-411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

(2)切开复位:i如麻醉充分,l手法复位正确而仍不能完成复位者,l可采用切开复位。切开复位指征:i①闭合复位不成功,l多有软组织阻挡;②肩胛盂骨折移位,l影响复位和稳定;③合并大结节骨折,l肱骨头复位成功后大结节骨折片不能复位;④肱骨头移位明显,l提示肩袖损伤严重,l复位后不稳定。

2.固定11复位成功并不是治疗完结,l损伤的关节囊、i韧带、i肌腱、i骨与软骨必须通过制动来修复。应使患肢内旋于胸前,l腋窝垫一薄垫,l以三角巾悬吊或将上肢以绷带与胸壁固定(图79-5)。40岁以下病人宜制动3~4周;40岁以上病人,l制动时间可相应缩短,l因为年长者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发生率相对较低,l而肩关节僵硬却常有发生。年龄越大,l制动时间越应减少,l宜早期实行功能锻炼。

图79-511肩关节脱位复位固定

3.功能锻炼11肩关节的活动锻炼应开始于制动解除以后,l而且应循序渐进,l切忌操之过急。老年患者固定时间短,l更不能忍痛进行超限活动,l否则会使已损伤修复不完善的软组织增加伤害,l形成更多的纤维组织和瘢痕,l导致肩关节的活动障碍更严重。主动逐渐增加活动可慢慢撕开轻微粘连,l使活动范围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并发症

1.严重的肩袖损伤11是复位后远期肩关节活动受限和不稳定的常见原因。

2.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11X线多能明确诊断。肱骨头复位后,l大结节骨折片可同时获得复位。

3.腋神经或臂丛损伤11前者常见,l表现为肩主动外展受限,l可有肩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4.肩关节僵硬或强直11原因为原发损伤重、i暴力手法复位、i强制超限活动、i复位后未行固定或固定时间过长等。

5.复发性肩关节脱位(recurrent1dislocation1of1shoulder1joint)11原因包括损伤自身因素、i发育缺陷或复位后未予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