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1of1head1of1radius)是小儿多见的日常损伤,l俗称牵拉肘。多发生在5岁以内,l以2~3岁最常见。
损伤机制和病理11患儿肘关节处于伸直位,l前臂旋前时突然受到牵拉致伤。此时,l环状韧带(annular1ligament)远侧缘在桡骨颈附着处的骨膜发生横行断裂。小儿的桡骨头周径比桡骨颈粗30%~60%,l桡骨头横截面并非圆形,l而是椭圆形,l故矢状面直径大于冠状面。前臂旋前时,l桡骨头直径短的部分从冠状位转为矢状位,l容易从环状韧带的撕裂处脱出,l使环状韧带嵌于肱桡关节间隙内。一般环状韧带滑脱不超过桡骨头周径的一半,l所以屈肘和前臂旋后容易复位。5岁以后,l环状韧带增厚,l附着力渐强,l不易发生半脱位。
图79-811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
临床表现与诊断11患儿被牵拉受伤后,l因疼痛而哭闹,l并且不让触动患部,l不肯使用患肢,l特别是举起前臂。检查发现前臂多呈旋前位,l半屈;桡骨头处可有压痛,l但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活动受限,l如能合作,l可发现旋后受限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诊断主要依靠牵拉病史、i症状和体征。无牵拉病史的其他损伤,l一般不考虑桡骨头半脱位。
治疗
1.复位11闭合复位多能成功。方法是一手握住患儿的前臂和腕部,l另一手握住肘关节,l拇指压住桡骨头,l使前臂旋后多能获得复位。复位成功时常能感到弹响,l而且疼痛即刻消除,l患儿能停止哭闹,l并可抬起前臂用手持物。有时桡骨头半脱位时间长,l复位后症状并不能立刻消除,l需观察一段时间后才能明确复位是否成功(图79-8)。
2.固定11复位后无需特殊固定,l用三角巾或布带悬吊患肢于功能位1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