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是身体最大的杵臼关节,l结构稳定,l其周围有强大韧带和肌肉附着,l故只有高能暴力才能导致脱位。按股骨头的移位方向,l髋关节脱位(dislocation1of1hip1joint)分类为:i前脱位(anterior1dislocation1of1hip1joint)、i后脱位(posterior1dislocation1of1hip1joint)和中心脱位(central1dislocation1of1hip1joint)(图79-9),l其中后脱位最多见,l约占85%~90%。后脱位多并发髋臼后柱骨折,l前脱位常累及前柱,l中心脱位可合并髋臼横行骨折或粉碎骨折。
图79-911髓关节脱位
解剖概要11关节囊起自髋臼周缘,l与关节盂缘相连,l止于股骨颈基底,l唯股骨颈后外侧露于囊外。有四条韧带加强,l其中以髂股韧带最强,l起自髋臼上缘髂骨部,l跨越关节囊前方,l分两股分别止于股骨颈基底和小转子前方。关节囊前下有耻股韧带,l后方为坐股韧带,l韧带之间为薄弱区,l多是脱位的损伤处。
髋关节后脱位病因、i病理与分类11当髋关节屈曲,l暴力使大腿急剧内收、i内旋时,l迫使股骨颈前缘抵于髋臼前缘作支点,l因杠杆作用股骨头冲破后关节囊,l滑向髋臼后方形成后脱位。如汽车撞击而人在坐位时,l暴力自前方作用于膝,l沿股骨纵轴传达到髋。若髋关节稍有外展,l股骨头将撞击髋臼后缘或股骨头前下方发生骨折。也可合并股骨上端骨折、i股骨头关节软骨面损伤、i股骨头边缘塌陷骨折和坐骨神经损伤,l但髂股韧带大都保持完整。临床上多根据并发损伤分类,l现通用的分类法:i①Ⅰ型,l无骨折伴发,l复位后无临床不稳定;②Ⅱ型,l闭合手法不可复位,l无股骨头或髋臼骨折;③Ⅲ型,l不稳定,l合并关节面、i软骨或骨碎片骨折;④Ⅳ型,l脱位合并髋臼骨折,l须重建,l恢复稳定和外形。⑤Ⅴ型,l合并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11伤后出现髋痛,l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肢呈屈曲、i内收、i内旋及短缩畸形,l有大转子向近侧移位的征象:i即Bryant三角底边缩短,l大转子平于或高过Nelaton线。臀部可触及向后上突出移位的股骨头。需要常规检查有无坐骨神经损伤。
X线检查:iX线正、i侧和斜位像可明确诊断。还应注意是否合并骨折,l特别是容易漏诊的股骨干骨折。CT可清楚显示髋臼后缘及关节内骨折情况。
治疗11对于Ⅰ型损伤可采取闭合复位治疗。对于Ⅱ~Ⅴ型损伤,l多主张早期切开复位和对并发的骨折进行内固定。
1.闭合复位方法11要求麻醉充分,l使肌松弛。
(1)Allis法:i病人仰卧于地面垫上,l助手双手向下按压两侧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l另一前臂置于小腿上端近腘窝处,l使髋、i膝关节屈曲90°,l再向上用力提拉持续牵引。待肌松弛后,l再缓慢内、i外旋,l当听到或感到弹响,l表示股骨头滑入髋臼,l然后伸直患肢。若局部畸形消失、i关节活动恢复,l表示复位成功(图79-10)。
(2)Stimson法:i病人俯卧于检查床上,l患侧下肢悬空,l髋及膝各屈曲90°。助手固定骨盆,l术者一手握住病人的踝部,l另一手置于小腿近侧,l靠近腘窝部,l沿股骨纵轴向下牵拉,l即可复位(图79-11)。
以上方法操作简单,l安全可靠,l较为常用。复位后患肢皮牵引3周,l并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4周后可持腋杖下地活动,l3个月后可完全负重活动。
2.切开复位术11当有梨状肌阻挡、i关节囊嵌闭或骨软骨碎片卷入关节时,l手法复位多不能成功。合并髋臼骨折片较大,l影响关节稳定时,l应手术切开复位,l同时将骨折复位内固定。
图79-1011髋关节后脱位提拉复位法(Allis法)
3.合并伤的处理
(1)髋臼后缘骨折:i骨折片与关节囊相连,l小的骨折片能随关节复位而复位,l自行愈合,l不影响髋关节功能。大的骨折片有移位者,l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2)股骨头骨折:i小的骨折片在髋臼内会影响整复,l须手术取出。大的骨折片,l在手术复位后将其用螺钉或可降解材料螺钉固定在股骨头原位。
图79-1111髋关节后脱位Stimson法复位
(3)股骨干骨折:i先手术内固定股骨干骨折,l再复位髋关节脱位。
(4)坐骨神经损伤(injury1of1sciatic1nerve):i后脱位可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一般情况下,l当脱位复位后,l坐骨神经麻痹可逐渐缓解。若3个月后不见缓解,l可考虑为神经原发损伤或粘连、i瘢痕压迫存在,l应手术探查。
髋关节前脱位病因、i病理与分类111髋关节前脱位较为少见。当下肢强力外展、i外旋时,l大转子抵于髋臼缘上,l形成杠杆的支点,l如突然暴力致使下肢继续外展,l可使股骨头向前滑出穿破关节,l进入髂骨和耻骨之间的前侧关节囊,l发生前脱位,l合并周围骨折者少见。髋关节前脱位的分类与后脱位相同。
临床表现与诊断11伤后髋关节疼痛,l活动障碍,l患肢呈外展、i外旋和轻度屈曲畸形,l比健肢稍长。有时在髋关节前下方可触及脱位的股骨头。
X线检查:i股骨头脱出于髋臼的下方,l与闭孔或耻骨、i坐骨重叠。
治疗11应早期在麻醉下手法复位。患者仰卧床上,l术者位于患者侧方,l用手握住患肢小腿上端使髋轻度外展并屈膝屈髋90°,l再沿股骨纵轴持续牵引。助手站于对侧用双手推按大腿内上端向外。当股骨头接近髋臼时,l术者在持续牵引下内收、i内旋髋关节,l股骨头滑入髋臼时常能听到弹响声或感到震动,l提示复位成功(图79-12)。复位后患肢制动及功能锻炼与后脱位相同。
髋关节中心脱位参见第七十八章第三节。
图79-1211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