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软骨的慢性损伤:椎体骨软骨病

脊椎骨骺有两个,l一是原发骨骺,l位于椎体中部,l出生时已存在,l大约6~10岁融合;二是次发骨骺,l位于椎体上、i下面,l呈环状与椎间盘连接,l约在16岁时出现,l25岁左右与椎体融合。二者均可发生缺血性坏死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l但这两种骨骺病变的原因迄今众说纷纭,l均未被公认。无论有无前置因素,l反复、i集中的慢性致伤力均在本病的发生、i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l故将其在本节内作扼要介绍。

(一)原发骨骺骨软骨病11又名扁平椎,l或Calve病。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部位,l但以胸椎中段最常见。

临床表现11临床上有以下特点:i①多见于2~8岁的儿童;②病儿常见倦怠,l活动减少,l夜啼;③背部疼痛,l相应棘突压痛,l伴椎旁肌痉挛;④后期出现脊柱后凸畸形;⑤X线片上显示受累椎体呈薄饼状,l椎间隙增宽;⑥本病有自限性,l症状可在数月内自行消失,l病变椎体也可在数年内逐渐恢复到正常厚度。

治疗11本病以休息、i脊柱支架等非手术治疗为主。在诊断时应注意与其它易产生椎体塌陷的疾病,l如嗜酸性肉芽肿、i结核等鉴别。

(二)次发性骨骺骨软骨病11又名Scheuermann病或青年圆背。也易发生在胸椎中段,l往往是多个椎体受累,l与椎间盘变性关系较大。

临床特点11①青年男性多见,l部分病人有弯腰工作职业史;②临床症状不明显,l多是旁人发现背部弧形后凸后就诊,l畸形加重后始有轻度酸胀不适;③体检时仅见胸段脊柱弧形后凸,l腰椎代偿性前凸,l病变段棘突或有轻度压痛,l但无椎旁肌痉挛;④X线片显示多个相邻椎体前缘变窄、i密度增高、i椎间隙狭窄,l有时可见椎体前方有横形的血管沟影,l多数病人伴有椎间盘经软骨板突入椎体的征象(Schmorl结节);⑤本病有自限性,l但当病变停止发展、i症状消失后,l圆背畸形仍不会消失。

在病变进展中,l休息、i脊柱支架等方法可减小畸形程度。畸形固定后大多无需特别治疗,l个别后凸严重,l影响心、i肺功能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