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结核

髋关节结核(coxotuberculosis)的发病率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占第三位,l仅次于脊柱和膝关节。病人多为儿童,l且多为单侧发病。

病理11早期髋关节结核中以单纯滑膜结核多见。单纯骨结核的病灶常位于髋臼上缘,l其次为股骨头和股骨颈靠近骺板处。局部病灶表现为骨质破坏,l出现死骨和空洞,l周围骨质略致密。单纯骨结核形成脓肿的较多见。若病变继续发展,l逐渐侵蚀并穿破关节面软骨,l进入关节腔,l使全关节受到感染。股骨头部分被破坏、i吸收后,l股骨残头可发生病理性脱位,l多为后脱位。髋臼结核产生的脓液可向下穿破关节软骨面而侵入髋关节。向后常汇集在臀部,l形成臀部脓肿。也可穿破骨盆内壁,l形成盆腔内脓肿。

临床表现11起病缓慢,l可有低热、i乏力、i倦怠、i食欲不振、i消瘦、i贫血等全身症状。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有跛行和患髋疼痛(常放射至膝)。早期仅表现为跛行和患髋不适感。儿童病例常有“夜啼”,l是因为入睡后髋部保护性肌痉挛消失,l当患髋偶然移动时,l突然引起疼痛所致。髋关节的活动因疼痛而受限。髋关节周围的肌丰富,l所以较少出现冷脓肿和形成窦道。早期髋关节前侧可有压痛,l但肿胀多不明显,l继而股四头肌和臀肌显著萎缩。患肢出现屈曲、i外展、i外旋畸形,l随病情发展髋关节即表现为屈曲、i内收、i内旋畸形。

影像学检查11髋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l早期病变可能不明显,l必须摄骨盆正位片对两侧髋关节进行仔细对比观察。局限性的骨质疏松通常是最早的X线片表现,l如有关节间隙轻度狭窄更应引起注意。在疾病后期,l常有破坏性关节炎伴有少量反应性硬化表现。偶尔可在数周内迅速出现关节的完全破坏,l出现空洞和死骨。严重者股骨头几乎完全消失。后期可出现病理性脱位。CT与MRI可帮助早期诊断,l能清楚显示髋关节内积液量,l显示普通X线片不能发现的微小骨破坏病灶。MRI更能显示骨内的炎性浸润。

诊断与鉴别诊断11根据病史、i症状、i体征和X线检查,l本病一般不难诊断。但在早期病变轻微时,l需要反复检查、i仔细观察、i比较双侧髋部X线片,l才不致漏诊。本病须与下列髋部疾病鉴别:i①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l骨结核病灶穿入髋关节也可急性发病,l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必要时可进行穿刺,l作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②慢性低毒性化脓性髋关节炎与髋关节结核合并混合感染的鉴别有时较困难,l必须依靠脓液的细菌培养和活检才能确诊。③强直性脊椎炎与骶髂关节结核有时容易混淆,l但前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l病人双侧骶髂关节及腰椎疼痛,l活动受限,l常为双侧发病。④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具有典型的X线特征:i股骨头致密扁平,l关节间隙增宽,l以后可出现股骨头破碎、i坏死及囊性变,l股骨颈粗而短。临床检查髋关节活动很少受限,l血沉正常。⑤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多见于8岁以下儿童,l主诉为髋或膝关节疼痛、i跛行或不愿走路,l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l患儿发病前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l卧床休息及患肢皮肤牵引数周后即愈。

治疗11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结核药物的应用,l对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l及作为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如髋部疼痛剧烈并伴有肌痉挛或屈曲畸形时,l应采用皮肤牵引。

单纯滑膜结核可于关节内注射抗结核药物。可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l在股动脉及股神经外侧进针。若疗效不佳,l可作滑膜切除术(synovectomy),l术后用皮肤牵引和“丁字鞋”制动3周。

单纯骨结核,l股骨头及髋臼内有骨脓腔及死骨时,l应及早施行病灶清除术。经搔刮后遗留的较大空腔可用松质骨充填。

早期全关节结核,l为了挽救关节,l如无手术禁忌证,l应及时进行病灶清除手术。

晚期全关节结核有两种情况需要治疗:i①局部仍有活动性病变,l如脓肿、i窦道等;②病变虽已静止,l但仍有关节疼痛或畸形。对局部仍有活动性病变者,l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l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手术方法包括作病灶清除后同时作关节植骨融合术;对病变虽静止而仍有疼痛者,l可作关节融合术(arthrodesis)。若结核病灶已完全控制,l为了恢复关节功能,l也可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有明显屈曲和内收畸形者,l可作转子下截骨术,l以矫正畸形,l改善功能。对于髋内、i外翻畸形可于成年后作股骨转子下截骨矫形术,l矫正畸形。对于明显的肢体不等长,l可考虑作肢体延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