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结核(tuberculosis1of1knee1joint)的发病率仅次于脊柱结核,l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第二位,l病人多为儿童及青壮年。
病理11膝关节滑膜丰富,l故早期病变以滑膜结核多见。滑膜结核发病缓慢,l症状轻微,l病人就诊时多数已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此时滑膜已完全被结核性肉芽组织破坏,l并进一步破坏关节面软骨。最后侵犯骨质,l发生纤维性粘连。单纯骨结核多位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l当转变为全关节结核时,l关节面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的破坏比较局限,l大部分关节软骨面尚保持完整。随后软骨及骨质继续破坏,l形成死骨、i空洞。脓液可侵入髌上囊、i腘窝或膝关节两侧,l形成脓肿。若脓肿破溃,l可形成窦道而长期流脓,l合并继发混合感染,l窦道可经久不愈。下肢的长度主要依靠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骨骺生长,l故儿童膝关节结核骨骺遭到破坏后,l可引起明显肢体短缩畸形。
临床表现11起病缓慢,l有低热、i乏力、i疲倦、i食欲不振、i消瘦、i贫血、i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血沉可增快。单纯滑膜结核的早期症状为关节呈弥漫性肿胀,l局部疼痛多不明显。膝关节位置表浅,l肿胀和积液十分明显。检查时可发现膝眼饱满,l髌上囊肿大,l浮髌试验阳性。穿刺可得黄色混浊液体。单纯骨结核的局部症状更少,l仅在骨病灶附近有肿胀和压痛。早期全关节结核,l肿胀、i疼痛和关节功能受限都比较明显。至晚期则症状显著,l股四头肌萎缩,l关节肿胀呈梭形。由于疼痛和肌肉痉挛使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晚期因关节肿胀、i骨质破坏和韧带松弛,l胫骨可向后半脱位,l并可发生膝外翻畸形。骨骺破坏后,l使骨生长受到影响,l以致患肢发生短缩畸形。
影像学检查与关节镜检查11放射学表现常常不典型。单纯性滑膜结核表现为髌上囊和软组织肿胀。病程较长者可见边缘骨质被侵蚀破坏。在单纯骨结核中,l中心型表现为骨质模糊,l呈磨砂玻璃样,l以后可形成死骨及空洞。边缘型则表现为边缘骨质被侵蚀破坏。在全关节结核,l表现为骨质广泛疏松脱钙,l骨质被侵蚀破坏,l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窦道长期不愈者可出现骨质硬化现象。CT与MRI可以较早地发现X线片尚未显示的病灶,l如局部的小脓肿、i软组织增厚、i死骨块等。尤其是MRI对关节内病变有早期的诊断价值。
关节镜检查对早期诊断膝关节滑膜结核具有独特价值,l既可作关节液培养和组织活检,l同时也可行镜下滑膜的切除术。
治疗11单纯滑膜结核应用全身抗结核药治疗,l80%左右的病例可以治愈,l并保留正常或近乎正常的关节功能。局部治疗包括从膝关节前方进行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l成人可注入异烟肼每次200mg,l儿童减半;效果不显著者也可加用链霉素,l成人1g,l儿童0.5g。每周注射1~2次。3个月为一疗程。若上述治疗无效,l对滑膜明显增生肥厚的病例,l可施行滑膜切除术。为了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l保证关节功能的恢复,l应作不切断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的次全滑膜切除术。单纯骨结核当骨质破坏较重并有转变为全关节结核的危险时,l应尽早施行病灶清除术,l手术时尽可能不进入关节腔内,l清除病灶后可用松质骨充填骨腔。术后用管型石膏固定3个月。以后逐渐练习不负重活动。如病变仅限于非负重骨,l可行节段切除术。对全关节结核,l15岁以下的病人只作病灶清除术;15岁以上者如有关节严重破坏,l在清除病灶后,l可同时行膝关节加压融合术。有窦道或有屈曲挛缩者均宜作关节融合术。加压钢针一般在术后4周拔除,l同时改用管型石膏固定2个月。局部制动十分重要,l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l固定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在某些情况下,l若结核病灶已完全控制,l也可考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