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1tumor1of1bone)是指身体其它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l特别是晚期恶性肿瘤通过直接浸润、i血行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中,l在骨内再形成的肿瘤,l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l据统计骨转移瘤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35~40倍。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l各种恶性肿瘤的疗效明显提高,l伴随着病人寿命的延长,l肿瘤骨转移的机会明显增多;而且随着癌症的发病率增加,l肿瘤骨转移的机会也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11癌和肉瘤都可发生骨转移,l但癌转移至骨者更多见。临床上,l成年人以乳腺、i前列腺、i肺、i甲状腺及肾癌的骨转移最多见;儿童则以神经母细胞瘤的骨转移为多。

转移性骨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l40~60岁最为多见。好发部位是躯干骨和肢带骨,l首先是脊椎,l特别是胸椎和腰椎,l其次是骨盆、i股骨和肱骨近端。

转移性骨肿瘤的主要症状为日益加重的间歇性疼痛,l逐渐变为持续性的深部疼痛,l休息亦不能缓解。此外,l病人可能有截瘫、i神经根刺激痛及病理性骨折等症状。多数病例尚有不同程度的恶液质和贫血。

实验室检查11血钙、i碱性磷酸酶或酸性磷酸酶的测定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当转移性骨肿瘤呈多发、i溶骨和浸润性骨破坏时,l常导致骨钙的释放,l血、i尿钙增加,l造成高钙血症;成骨性骨转移时可出现碱性磷酸酶增高;前列腺癌转移时则表现为酸性磷酸酶的增高。

影像学检查11转移性骨肿瘤可表现为高透亮区(溶骨性)、i象牙样的高密度影(成骨性)或二者混合的X线变化(图89-10A)。前者常由肾、i肺、i乳腺、i甲状腺及胃肠癌骨转移引起,l后者常由前列腺癌骨转移所致。有些肿瘤,l如类癌、i膀胱癌、i胃癌等骨转移亦可导致骨质增生。应当指出的是,l若松骨质中骨破坏小于2~3cm,lX线片上可能无阳性发现;而在颅骨或骨干中即使较小的病灶也可能被发现;成骨性病灶较溶骨性病灶更易于发现。CT和MRI检查不仅可发现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病灶,l还可发现临床和其它方法不能显示的单个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全身骨扫描检查可显示全身的多发性骨转移灶,l但定性准确率较低。

图89-1011股骨近端转移性腺癌

病理11肿瘤的转移方式有直接播散、i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l其中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包括原发部位肿瘤细胞的外流,l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及肿瘤细胞在转移处着落、i浸润和增殖。肿瘤细胞表面的糖基转移酶、i受体以及细胞中的胶原酶、i组织蛋白酶、i溶酶体酶和血中的血小板在肿瘤的转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是所有进入血液中的癌细胞都会发生转移,l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噬和杀灭99.9%的癌细胞,l而仅有0.1%的癌细胞有可能形成转移。能够转移的肿瘤细胞是靠血小板的聚集、i搭桥并附贴于血管内皮下基质处,l方得以存留。另外,l血小板与肿瘤细胞形成的聚集物,l可释放出5-羟色胺,l使血管透性增加,l致使癌细胞顺利游走出管壁,l到达转移病灶。因此,l血小板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癌肿的骨转移总是发生在红骨髓中,l这与红骨髓的易感性、i特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局部的解剖结构有关。

大体观察转移瘤病变的形态变异较大,l可表现为鱼肉样、i致密纤维组织样(硬癌)、i空腔样和象牙样(成骨型)。

镜下转移癌的形态结构常与其原发肿瘤一致,l尤其对分化较好的肿瘤(如鳞癌)诊断较为容易。对分化较差的肿瘤,l尤其是低分化癌,l较难确诊。对于光镜不能确诊或难以鉴别的病人常需借助免疫组化技术。特别是伴随新抗体的开发,l使诊断病理学水平显著提高,l可为转移瘤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

诊断11如原发癌已明确诊断,l转移癌的诊断即无困难。但在为数不少的病例中,l骨转移瘤可能为仅有或首先发现的临床表现,l然后经详细彻底检查才能发现原发肿瘤。也有原发肿瘤始终不能发现者。此时,l应根据病历、i年龄、i性别、i临床表现、i肿瘤发生部位和其广泛性、i化验检查结果(如凝溶蛋白试验、i血清球蛋白定量试验、i血清磷酸酶定量试验、i尿常规检查等)和X线征象等,l与原发性骨肿瘤相鉴别。必要时应作活组织检查。

治疗11转移性骨肿瘤应采用综合治疗,l且多属姑息性治疗,l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治疗方法包括手术、i放疗和化疗。

近几年来,l转移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有较大发展。目前,l转移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原则是:i①脊柱转移性肿瘤,l应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受压、i恢复脊柱的稳定性,l可采用脊柱内固定和椎体置换治疗;②四肢转移性骨肿瘤,l如发生病理骨折,l可行人工假体置换及手术复位、i骨水泥填充固定等(图89-10b)。病人术后运动功能的改善可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l并可降低晚期肿瘤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全身并发症,l明显提高残存期的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用,l有内照射和外放射两种,l均有缩小肿瘤、i阻止或推迟癌细胞扩散和减轻或缓解疼痛的作用。

化疗是有些骨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l它具有缓解症状和延长生命的作用。不仅对局部肿瘤有效,l而且对全身多发或转移病灶也有效。但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

此外,l镇痛剂、i麻醉剂及抗骨溶解剂的应用也有缓解疼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