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l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l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目的,l同时也用于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牵引技术分为持续皮肤牵引、i持续骨骼牵引、i特殊牵引等。

图74-811持续皮牵弓

(一)持续皮肤牵引11皮肤牵引(skin1traction)是用贴敷于患肢皮肤上的胶布或牵引带包捆于患肢皮肤上,l利用其与皮肤的摩擦力,l通过滑轮装置,l在肢体远端施加持续引力传递到骨骼上(图74-8,l9)。

皮肤牵引的重量一般不超过5kg。行下肢皮牵引时,l牵引带不能压迫腓骨头部,l以免压迫腓总神经,l导致麻痹。

持续皮肤牵引适应证

1.小儿股骨骨折。

2.年老体弱者的股骨骨折,l在夹板固定的同时辅以患肢皮牵引。

3.手术前的辅助治疗,l如股骨头骨折、i股骨颈骨折、i股骨转子间骨折等。

4.手术后的辅助治疗,l如股骨颈骨折内固定、i人工股骨头置换、i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二)骨牵引11骨牵引(skeletal1traction)是在骨骼上穿过克氏针或斯氏针,l安置好牵引弓后,l通过牵引绳及滑轮连接秤砣而组成的牵引装置,l使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上,l用以对抗肢体肌的痉挛或收缩的力量,l达到骨折复位或固定的目的。

1.持续骨牵引适应证

(1)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形、i螺旋形及粉碎型骨折)。

(2)肌强大或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i胫骨、i骨盆、i颈椎)。

(3)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或部分软组织缺损时。

(4)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5)病人有严重复合损伤,l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作其它固定者。

2.常用的骨牵引

(1)股骨髁上骨牵引(skeletal1traction1through1supracondyle1of1femur):i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折、i骨盆环骨折、i髋关节中心脱位等。也用于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术前准备、i由于软组织挛缩引起的髋关节畸形,l以及用皮肤牵引无效者。

操作步骤11将伤肢放在布朗牵引架上,l自髌骨上缘,l作一条与股骨垂直的横线(老年人骨质疏松,l进钉位置要距髌骨上缘略高一些)。再沿腓骨小头前缘及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l各作一条与髌骨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l交点即为针进出点的标记。消毒、i局麻后,l将皮肤稍上提,l由大腿内侧标记点刺入斯氏针直至股骨。注意保护大收肌裂孔附近的股动、i静脉及其分支和隐神经,l保持针水平位,l与股骨垂直,l使其由大腿外侧标记点穿出,l并使两侧牵引针外露部分等长。安装牵引弓后进行牵引(图74-10),l同时床脚抬高20cm左右,l作对抗牵引。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及伤情决定,l一般为体重的1/7~1/10。

图74-911小儿股骨干骨折悬吊牵弓

(2)胫骨结节骨牵引(skeletal1traction1through1tibial1tubercle):i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及骨盆环骨折、i髋关节中心脱位等。操作方便,l相对安全,l较常用,l但不如股骨髁上牵引作用直接,l且不便调整旋转。

操作步骤11将伤肢放在布朗牵引架上,l助手牵引踝部固定伤肢。以胫骨结节和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作为外侧进针点,l其内侧对应点作为出针点(图74-11)。此牵引方法及牵引重量与股骨髁上牵引相同。注意进针应从外侧到内侧,l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3)跟骨骨牵引(transcalcaneal1traction):i适用于胫腓骨不稳定骨折,l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图74-1011股骨髁上骨牵引

操作步骤11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l以内踝尖与足跟后下缘联线的中点,l为进针点。消毒、i局麻后,l用斯氏针,l从内侧标记点刺入到跟骨,l保持针的水平位与跟骨垂直,l将针打入或钻入。使针穿过对侧皮肤并使牵引针两端外露等长(图74-12)。一般成人的牵引重量为4~6kg。

图74-1111胫骨结节骨牵引

图74-1211跟骨骨牵引

(4)尺骨鹰嘴骨牵引(skeletal1traction1through1olecranon1of1ulna):i适用于肱骨颈、i干、i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l局部肿胀严重,l不能立即复位者。

操作步骤11沿尺骨鹰嘴顶点下3cm,l作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的垂直线;在尺骨背侧缘的两侧各2cm处,l作一条与尺骨背侧缘平行的直线,l两线相交点即为进出针标记点。助手牵引患肢并将其提起,l消毒、i局麻后,l由内侧标记点将克氏针刺入到尺骨,l从外侧标记点刺出,l并使外露部分等长。此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尺神经,l不要进入关节腔。保持肘关节屈曲90°,l牵引重量为2~4kg(图74-13)。

图74-1311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牵引

(5)颅骨牵引(skull1traction):i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

操作步骤11剃发,l仰卧位,l头部固定,l在两侧乳突之间作一条冠状线,l再沿鼻尖到枕外隆凸作一条矢状线,l将颅骨牵引弓的交叉部支点对准两线的交点,l两端钩尖放在横线上,l并充分撑开牵引弓,l钩尖所在横线上的落点作为切口标记,l一般为两侧眉弓外缘的矢状线与两侧乳突冠状线的交点。在两标记点处分别消毒,l施局麻,l各作一小横切口,l直至骨膜,l用颅骨钻在标记点钻孔,l使钻头的方向与牵引弓钩尖的方向一致,l仅钻入颅骨外板(成人约为4mm,l小儿约为3mm)。钻孔后安置牵引弓,l进行牵引(图74-14)。床头抬高,l作为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6~8kg,l如伴小关节绞锁,l适当加大牵引,l但重量一般不超过15kg。术后用小棉圈或海绵垫垫于枕部,l以免发生褥疮。应经常检查牵引的方向有无歪斜,l并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l调整颈部于过伸、i屈曲或中间位以及重量的增减。

图74-1411颅骨牵引

(三)特殊牵引

1.颌枕带牵引11适用于轻度颈椎骨折或脱位、i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根性颈椎病等。分两种方法:i一为卧床持续牵引,l牵引重量一般为2.5~3kg,l这样使颈椎间隙松弛,l病变处水肿尽快吸收,l使其症状缓解;二为坐位牵引,l牵引重量自6kg开始,l逐渐增加,l可到15kg,l但要注意不要牵引过重,l以免加重症状。牵引时间为每日1~2次,l每次30分钟左右(图74-15)。

2.骨盆悬吊牵引11适用于骨盆骨折有明显分离移位者。骨盆兜用厚帆布制成,l其宽度上抵髂骨翼顶点,l下达股骨大转子,l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准(图74-16)。

图74-1511颌枕带牵引

图74-1611盆骨悬带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