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折手法复位(manipulative1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l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i大小、i方向、i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l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l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l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l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l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手法复位的时机

1.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l软组织弹性较好,l手法操作容易,l有利于骨折复位。

2.当病人有休克、i昏迷等情况时,l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l才能作手法复位。

3.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l可待肿胀减轻后,l再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方法

1.解除疼痛11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i解除肌痉挛。最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l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2.肌松弛位11待麻醉完成后,l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l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l有利于复位。

3.对准方向11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l而远侧骨折段因已失去连续,l故可使之移动。

4.拔伸牵引11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肢远端,l沿其纵轴施行牵引,l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l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l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l以矫正短缩移位、i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5.手摸心会11在拔伸牵引后,l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l用两手触摸骨折部,l体会骨折局部情况,l以决定复位手法。

6.反折、i回旋11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l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l可用反折手法。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l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l先加大其原有成角,l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l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在同一平面时,l即可反折伸直,l使端端对正。

回旋手法可用于背向移位,l又称背靠背的斜骨折(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l然后施行回旋手法,l循原路回旋复位(图74-17)。

图74-1711反折、i回旋手法

7.端提、i捺正11前臂骨折短缩、i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l要矫正背、i掌侧方移位,l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l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l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l向上端提。内、i外侧方移位,l可用捺正手法,l使陷者复起,l突者复平(图74-18)。

图74-1811端提、i捺正手法

8.扳正、i分骨11尺、i桡骨,l掌骨、i跖骨骨折时,l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互相靠拢时,l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i中、i无名指,l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l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l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l可用两手拇指压住角顶其余四指分别扳折远近两骨折段,l即可矫正(图74-19)。

图74-1911扳正、i分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