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者,l称胎儿窘迫(fetal1distress)。发生率为2.7%~38.5%。胎儿窘迫分急性及慢性两种:i急性常发生在分娩期;慢性发生在妊娠晚期,l但可延续至分娩期并加重。
【病因】
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i母胎间血氧运输或交换障碍及胎儿自身因素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窘迫。
1.胎儿急性缺氧11因子宫胎盘血循环障碍,l气体交换受阻或脐带血循环障碍所致。常见病因有:i①前置胎盘、i胎盘早剥时,l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与子宫壁剥离,l如剥离面积大,l则引起胎儿缺氧,l甚至胎死宫内;②缩宫素使用不当,l造成子宫收缩过强、i过频及不协调,l使宫内压长时间超过母血进入绒毛间隙的平均动脉压,l而致绒毛间隙中血氧含量降低;③脐带脱垂、i真结、i扭转等,l使脐带血管受压甚至闭塞,l血运受阻,l胎儿急性缺氧,l很快死亡;④母体严重血循环障碍致胎盘灌注急剧减少,l如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
2.胎儿慢性缺氧11常见病因有:i①母体血液氧含量不足,l如妊娠合并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伴心功能不全、i较大面积肺部感染、i慢性肺功能不全如驼背、i哮喘反复发作及重度贫血等;②子宫胎盘血管硬化、i狭窄,l使绒毛间腔血流灌注不足,l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妊娠合并慢性肾炎、i糖尿病等;③胎盘绒毛上皮细胞广泛变性、i纤维蛋白沉积、i钙化,l甚至大片梗死,l使胎盘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l如过期妊娠、i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④胎儿运输及利用氧能力降低,l如严重心血管畸形、i各种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
【病理生理】
胎儿对宫内缺氧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轻、i中度或一过性缺氧时,l往往通过减少自身及胎盘耗氧量、i增加血红蛋白释氧而缓解,l不产生严重代谢障碍及器官损害,l但长时间重度缺氧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1.血气变化11因母体低氧血症引起的胎儿缺氧,l胎儿脐静脉血氧分压降低,l但二氧化碳分压往往正常。若胎盘功能正常,l胎儿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多无障碍,l不发生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l胎儿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生成代偿低氧血症。而胎盘功能不良引起的胎儿缺氧,l因胎盘血管阻力增高,l脐静脉血液回流继发性减少,l使胎儿下腔静脉中来自肢体远端含氧较少的血液比例相对增加,l胎儿可利用氧减少,l无氧酵解占优势,l乳酸形成增加;又因胎盘功能障碍,l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弥散减少,l致碳酸堆积,l故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的胎儿缺氧,l常较早地出现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
2.心血管系统的变化11因母体缺氧致低氧血症时,l由于胎儿肾上腺髓质直接分泌或通过化学惑受器、i压力感受器的反射作用,l使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l心血管系统产生三个主要变化:i即血压增高、i心率减慢、i血液重新分布。胎盘血流量及胎儿心排出量多无改变。因胎盘功能不良引起的胎儿缺氧,l同样可观察到血液重新分布:i心、i脑、i肾上腺血管扩张,l血流量增加,l其他器官血管收缩,l血流量减少;而血压变化则取决于两个相反因素的作用结果:i一是胎盘血管阻力增高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压增高;二是酸中毒时,l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排出量减少,l引起的血压下降。通常,l缺氧早期血压轻度增高或维持正常水平,l晚期则血压下降。心率变化取决于儿茶酚胺浓度及心脏局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l前者使心率加快,l而心肌细胞缺氧,l局部H+浓度增高时,l心率减慢。
3.泌尿系统变化11缺氧使肾血管收缩,l血流量减少,l肾小球滤过率降低,l胎儿尿形成减少,l从而使羊水量减少。
4.消化系统变化11缺氧使胃肠道血管收缩,l肠蠕动亢进,l肛门括约肌松弛,l胎粪排出污染羊水。
5.呼吸系统变化11缺氧初期深呼吸增加,l并出现不规则喘气,l使粪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深处,l继之呼吸暂停直至消失。
6.中枢神经系统变化11缺氧初期通过血液重新分布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供氧。但长期严重缺氧、i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下降,l当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时,l则脑血流灌注减少,l血管壁损害,l致脑水肿及出血;又因脑细胞缺氧,l代谢障碍,l细胞变性坏死,l可能产生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为:i胎心率异常、i羊水粪染及胎动减少或消失。目前正常胎心率范围有不同标准。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标准为120~160bpm,l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2004年的标准也为120~160bpm。而世界妇产科联盟(FIGO)1987年则采用110~150bpm。综合相关资料、i结合目前国情,l本教材仍以120~160bpm为正常胎心率。诊断胎儿窘迫时不能单凭1次胎心听诊的结果,l而应综合其他的因素一并考虑。若持续胎心听诊胎心<120或>160bpm时应疑及胎儿有缺氧可能,l须结合医疗条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或做出胎儿窘迫的诊断。有条件者可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护,l了解胎心基率、i基线变异及周期变化。
1.急性胎儿窘迫11多发生在分娩期。常因脐带脱垂、i前置胎盘、i胎盘早剥、i产程延长或宫缩过强及不协调等引起。
(1)胎心率异常:i缺氧早期,l胎心率于无宫缩时增快,l>160bpm;缺氧严重时,l胎心率<120bpm。胎儿电子监护CST可出现晚期减速、i变异减速。胎心率<100bpm,l伴频繁晚期减速提示胎儿缺氧严重,l可随时胎死宫内。
(2)羊水胎粪污染:i羊水呈绿色、i混浊、i稠厚及量少。依据程度不同,l羊水污染分3度:iⅠ度浅绿色;Ⅱ度黄绿色、i混浊;Ⅲ度稠厚、i呈棕黄色。若胎先露部固定,l前羊水囊中羊水的性状可与胎先露部上方羊水不同。因此,l胎心率<120bpm,l而前羊水仍清,l应在无菌条件下,l于宫缩间隙期轻轻上推胎儿先露部,l了解其后羊水性状。注意勿用力上推胎儿先露部,l以免脐带脱垂。
(3)胎动异常:i初期胎动频繁,l继而减少至消失。
(4)酸中毒:i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lpH<7.2(正常值7.25~7.35),lPO2<10mmHg(正常值15~30mmHg)及PCO2>60mmHg(正常值35~55mmHg)可诊断为胎儿酸中毒。
2.慢性胎儿窘迫11常发生在妊娠晚期,l多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慢性肾炎、i糖尿病、i严重贫血、i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过期妊娠等所致。
(1)胎动减少或消失:i胎动<10次/12h为胎动减少,l是胎儿缺氧的重要表现之一。临床上常可见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突然消失,l应予警惕。监测胎动常用方法是:i嘱孕妇每天早、i中、i晚自行计数胎动各1小时,l3小时胎动之和乘以4得到12小时的胎动计数。
(2)胎儿电子监护异常:iNST表现为无反应型,l即持续20分钟胎动时胎心率加速≤15bpm,l持续时间≤15秒,l基线变异频率<5bpm。OCT可见频繁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3)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下:i根据B型超声监测胎动、i胎儿呼吸运动、i胎儿肌张力、i羊水量,l加之胎儿电子监护NST结果综合评分(每项2分),l≤3分提示胎儿窘迫,l4~7分为胎儿可疑缺氧。
(4)宫高、i腹围小于正常:i持续慢性胎儿缺氧,l使胎儿宫内生长受阻,l各器官体积减小,l胎儿体重低,l表现为宫高、i腹围低于同期妊娠第10百分位数。
(5)胎盘功能低下:i①雌三醇值降低:i24小时尿雌三醇<10mg或连续测定下降>30%;以及随意尿中雌激素/肌酐比值<10均提示胎盘功能不良,l胎儿缺氧;也可测定血清游离雌三醇,l其值<40nmol/L提示胎盘功能低下;②胎盘生乳素、i妊娠特异β1糖蛋白降低:i晚期妊娠时,l血清胎盘生乳素<4mg/L、i妊娠特异β1糖蛋白<100mg/L,l提示胎盘功能不良。
(6)羊水胎粪污染:i羊膜镜检查见羊水混浊呈浅绿色至棕黄色。
(7)胎儿氧脉仪检查(fetal1pulse1oxymetry)异常:i其原理是通过测定胎儿血氧饱和度了解血氧分压情况。主要优点为:i①无创伤检测,l能连续监护;②预测缺氧较敏感,l当氧分压仅轻度降低或尚无明显变化,l而pH值下降或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时,l可监测到血氧饱和度已明显下降。
【处理】
1.急性胎儿窘迫11应采取果断措施,l紧急处理。
(1)积极寻找原因并予以治疗:i如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者,l应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若孕产妇有严重摄入不足,l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时,l应予以纠正;若缩宫素致宫缩过强者,l应立即停用缩宫素,l必要时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
(2)吸氧:i左侧卧位,l面罩或鼻导管持续给氧,l每分钟流量10L,l能明显提高母血含氧量,l使胎儿氧分压提高。
(3)尽快终止妊娠:i根据产程进展,l决定分娩方式。
1)宫口未开全:i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l应立即剖宫产:i①胎心率持续低于120bpm或高于180bpm,l伴羊水污染Ⅱ度;②羊水污染Ⅲ度,l伴羊水过少;③胎儿电子监护CST出现频繁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④胎儿头皮血pH<7.20。
2)宫口开全:i骨盆各径线正常者,l胎头双顶径已过坐骨棘平面以下,l一旦诊断为胎儿窘迫,l应尽快经阴道助产,l娩出胎儿。
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l均需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准备。
2.慢性胎儿窘迫11根据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特点及其严重程度,l结合孕周、i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窘迫的严重程度综合判断,l拟定处理方案。
(1)一般处理:i卧床休息,l取左侧卧位。定时吸氧,l每日2~3次,l每次30分钟。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2)终止妊娠:i妊娠近足月者胎动减少或OCT出现晚期减速、i重度变异减速,l或胎儿生物物理评分≤3分时,l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3)期待疗法:i孕周小、i估计胎儿娩出后存活可能性小,l须根据当地医疗条件,l尽量采取保守治疗,l以期延长孕周,l同时促胎肺成熟,l争取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并向家属说明,l期待过程中,l胎儿可能随时胎死宫内;胎盘功能低下可影响胎儿发育,l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