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胎

1.胎儿缺氧(fetal1hypoxia)11胎儿缺氧是造成死胎最常见的原因,l约50%死胎是胎儿宫内缺氧所致。引起缺氧的因素有:i

(1)母体因素:i①微小动脉供血不足:i妊娠期合并慢性肾炎、i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l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l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l绒毛缺血缺氧而致胎儿死亡,l其死胎发生率明显增高;②红细胞携氧量不足:i妊娠合并重度贫血、i心衰、i肺心病者,l可能由于红细胞携氧量不足,l死胎发生率高。③出血性疾病:i各种产前出血疾病如前置胎盘、i胎盘早剥、i子宫破裂、i创伤等常导致胎死宫内。④子宫局部因素:i子宫的张力过大或收缩过强,l子宫旋转过度、i子宫肌瘤、i子宫畸形等均可影响胎盘血液供应。⑤其他并发症:i妊娠合并糖尿病时可有不明显原因的胎儿死亡。胆汁淤积症者由于胎盘胆汁淤积、i绒毛水肿、i绒毛间隙狭窄、i胎盘循环血流量减少,l胎儿缺氧、i死亡。孕妇的溶血性疾病亦可使胎儿水肿、i死亡。

(2)胎儿因素:i严重的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i胎儿畸形易发生流产和死胎。

(3)胎盘因素:i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i死胎的重要因素。表现为胎盘功能异常和胎盘结构异常。①胎盘功能异常:i过期妊娠使胎盘老化,l功能减退,l对胎儿氧及营养供应缺乏,l特别是过度成熟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l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及宫内死亡。②结构异常:i如轮状胎盘、i膜状胎盘使母体胎儿营养交换面积减少。胎盘早剥时形成胎盘血肿,l当剥离面积达1/2时可致胎儿死亡。胎盘感染时由于炎性渗出增多、i水肿,l减少了母体胎儿间的营养交换,l造成宫内死亡。

(4)脐带异常:i脐带先露、i脐带脱垂、i脐带缠绕及脐带打结等是引起死胎最常见的原因。脐带异常可使胎儿与母体的血流交换中断,l导致胎儿缺氧死亡,l常于分娩后方能明确诊断。脐带因素虽不能防止,l但可通过孕期的自我监护、i胎心监护、i胎儿脐血流图等预测和诊断、i及时处理,l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2.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11如双亲患有遗传病可引起胚胎的基因及染色体畸变,l导致胎儿畸形、i流产或死亡;在孕早期宫内感染者,l可使胎儿死亡;妊娠期应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可使遗传基因发生突变,l致染色体畸变,l最终导致胎儿死亡。

【病理变化】

1.浸软胎(macerated1fetus)11胎儿的皮肤很软,l触之脱皮。皮肤色素沉淀而呈暗红色,l内脏器官亦变软而脆,l头盖骨之结缔组织失去弹性而重叠。

2.压扁胎(fetus1compressus)11胎儿死亡后,l羊水被吸收,l同时胎盘循环消失而发生退化,l身体构造互相压迫,l形成枯干现象。

3.纸样胎(fetus1papyraceus)11少见。双胎妊娠一个胎儿死亡,l另一个继续妊娠,l已死亡的胎儿枯干似纸质。纸样胎是压扁胎的进一步变化。

4.凝血功能障碍11胎儿死亡3周以上仍未排出,l由于退行性变的胎盘组织释放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内,l激活母体凝血系统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l致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降低,l最终导致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孕妇自觉胎动消失,l腹部不再继续增大,l乳房松软变小。胎儿在宫内死亡时间愈长,l发生DIC的机会愈大。

2.腹部检查发现宫底高度小于停经月份,l无胎动及胎心音。

3.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死胎最常用、i最方便、i最准确的方法。可显示胎动和胎心搏动消失。若胎儿死亡过久,l可显示颅骨重叠、i颅板塌陷、i颅内结构不清,l胎儿轮廓不清,l胎盘肿胀。

【处理】

凡确诊死胎尚未排出者,l无论胎儿死亡时间长短均应积极处理。

1.胎儿死亡不久11可直接采用羊膜腔内注射药物引产或前列腺素引产,l术前详细询问病史,l判断是否合并引起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疾病,l如肝炎、i血液系统疾病等,l及时给予治疗。

2.死胎超过3周11应常规检查凝血功能,l包括纤维蛋白原、i血小板计数、i凝血酶原时间等,l若纤维蛋白原<1.5g/L,l血小板<100×109/L时,l应给予肝素治疗,l剂量为0.5mg/kg,l每6小时给药一次。一般用药24~48小时后即可使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恢复到有效止血水平,l然后再行引产,l术前应备新鲜血,l以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引产方法有:i①羊膜腔内注射药物引产。常用药物为依沙吖啶。该药在妊娠晚期可引起子宫强烈收缩,l导致子宫破裂,l故对于曾有剖宫产史者应慎用。肝、i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②缩宫素引产。用缩宫素前应先口服己烯雌酚5mg,l每日3次,l连用5日,l以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③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引产。此法方便、i安全,l可用于妊娠24周前,l其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亦有用前列腺素E2阴道栓剂终止28周内死胎者。若死胎已近足月,l宫口开大后给予毁胎,l以保护母体免受损伤。在引产过程中若出现先兆子宫破裂需行剖腹探查术,l胎盘娩出后应详细检查胎盘、i脐带,l以明确死亡原因。产后注意子宫收缩,l严密观察产后出血,l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