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l简称慢性肾炎,l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i血尿、i水肿、i高血压。随着病情进展,l后期出现贫血及肾功能损害。以往只要确诊慢性肾炎,l往往建议避免妊娠。近年因围生医学发展,l各项监护及治疗手段的进步,l使多数患者得以安全完成妊娠与分娩。

【妊娠与慢性肾炎的相互影响】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局限性血管内凝血,l容易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新月体的形成,l可以加重肾脏缺血性病变和肾功能障碍,l使病情进一步恶化,l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者,l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或肾皮质坏死。

慢性肾炎对妊娠影响大小取决于肾脏病变损害程度。若病情轻,l仅有蛋白尿,l无高血压,l肾功能正常,l预后较好。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妊娠后期血压增高,l围生儿死亡率也增高。若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及氮质血症,l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危险性大大增加,l流产、i死胎、i死产发生率随之增加。慢性肾炎病程长者,l由于胎盘绒毛表面被纤维素样物质沉积,l物质交换功能受阻,l胎盘功能减退,l影响胎儿生长发育,l甚至胎死宫内。

【诊断和鉴别诊断】

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l在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有持续性蛋白尿、i血尿或管型尿、i浮肿、i贫血、i血压高和肾功能不全者,l均应考虑本病。但未行系统产前检查,l以往又无明确的肾炎史者,l在妊娠晚期出现上述表现者,l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易鉴别。后者多在妊娠中后期发病,l往往有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l尿中有蛋白,l但多无细胞及颗粒管型,l不伴发DIC时,l多无血尿,l终止妊娠后病情恢复较快。

【处理】

血压正常,l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不全者,l一般可以耐受妊娠。伴高血压及中、i重度肾功能不全的妇女,l妊娠后母儿预后不容乐观,l应避免妊娠。妊娠的患者均按高危妊娠处理,l缩短产前检查的间隔时间。同内科医生协同,l对母儿双方进行全面监护。

严密监测血压、i血尿常规及肾功能。单纯尿蛋白增加不伴血压升高和肾功能损害,l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如果发现肾功能下降时,l应寻找原因,l如泌尿系感染,l水、i电解质紊乱,l尽早予以纠正。无明显原因的肾功能恶化是终止妊娠的指征。

积极对症处理,l如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l控制高血压,l预防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l尽可能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密切监视胎儿宫内安危、i胎盘功能、i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胎儿成熟度。孕妇病情稳定,l胎儿生长情况良好,l可于妊娠38周终止妊娠。如果胎儿储备功能下降,l宫内环境不良,l胎儿初具体外生存能力,l应适时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