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CH综合征(TORCH1Syndrome)也称TORCH感染。TORCH一词是由数种导致孕妇患病,l并能引起胎儿感染,l甚至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病原微生物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组合而成。其中T指弓形虫(toxoplasma),lR指风疹病毒(rubella1virus),lC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lCMV),lH指单纯疱疹病毒(herpes1simplex1virus,lHSV),lO指其他(others),l主要指梅毒螺旋体(treponema1pallidum)等。
TORCH综合征的特点是孕妇患其中任何一种疾病后,l自身症状轻微,l甚至无症状,l但可垂直传播给胎儿,l造成宫内感染,l使胚胎和胎儿呈现严重症状和体征,l甚至导致流产、i死胎、i死产。即使出生后幸存,l也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先天缺陷。
【感染途径】
1.孕妇为易感人群,l其感染途径与普通人群相似。弓形虫病的病原微生物为刚地弓形虫,l感染者多为食用含有包囊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i蛋类、i未洗涤的蔬菜、i水果;风疹病毒是风疹的病原微生物,l可直接传播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巨细胞病毒主要通过口和性交感染,l以后者为主;单纯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尤其是性交传播;苍白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l梅毒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l其他途径如接吻、i输血器械传染、i皮肤破损受染亦可感染梅毒。
2.胎儿及新生儿感染11孕妇患TORCH中任何一种疾病,l均可导致胎儿感染。垂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有3种:i
(1)宫内感染:i①经胎盘感染:i孕妇患生殖道以外部位的感染性疾病,l病原微生物可进入孕妇血中,l孕妇血中的病毒可直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胚胎或胎儿,l而细菌、i原虫、i螺旋体等需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后,l始能感染胚胎或胎儿;②上行感染官腔:i临产后宫颈管扩张,l前羊膜囊下极与寄生在阴道内的内源性菌群接触,l使该处的包蜕膜变性、i韧性降低,l病原微生物易通过该处进入羊膜腔内引起感染,l若已破膜,l则更容易发生,l胎儿因吸入和吞咽感染的羊水而受累;③病原体上行沿胎膜外再经胎盘感染胎儿。
(2)产道感染:i胎儿在分娩时通过软产道,l软产道内存在内源性病原微生物和外来的病原微生物均能引起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等。
(3)出生后感染:i通过母乳、i母唾液及母血感染新生儿。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巨细胞病毒。此途径虽不多见,l但不可忽视。
TORCH感染后,l胎儿、i新生儿感染的途径见下表

【对母儿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11不同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影响也不同。
(1)弓形虫病:i孕妇感染后约90%发生淋巴结炎,l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l无粘连、i触痛。若虫体侵犯多个脏器,l可患全身弓形虫病,l出现相应症状。
(2)风疹:i孕妇感染后可出现低热、i咳嗽、i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l随后面颊部及全身相继出现浅红色斑丘疹,l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l数日后消退,l在临床上易被忽视。
(3)巨细胞病毒感染:i妊娠期间多为隐性感染,l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可长时间呈带病毒状态,l可经唾液、i尿液、i乳汁、i宫颈分泌物排出巨细胞病毒。少数出现低热、i无力、i头痛、i肌肉关节痛、i白带增多、i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4)生殖器疱疹:i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l外阴部出现多发性、i左右对称的表浅溃疡,l周围表皮形成疱疹。初感染的急性型病情重,l复发病情轻。
(5)梅毒:i早期(2年内)主要为皮肤粘膜损害,l晚期(2年以上)可侵犯骨骼、i心血管、i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l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
2.对胚胎、i胎儿、i新生儿的影响11TORCH感染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i数量及胚胎发育的时期。
(1)弓形虫病:i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胎儿死亡、i流产或发育缺陷,l多不能生存,l幸存者智力低下;妊娠中期感染胎儿可发生广泛性病变,l引起死胎、i早产或胎儿脑内钙化、i脑积水、i小眼球等严重损害;晚期感染可致胎儿肝脾肿大、i黄疸、i心肌炎,l或在生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出现智力发育不全、i听力障碍、i白内障及视网膜脉络膜炎。
(2)风疹:i孕期感染风疹可致胚胎和胎儿严重损害,l发生流产、i死胎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1rubella1syndrome,lCRS),l在妊娠1~2月时感染发生率最高。出生后新生儿不一定立即出现症状,l可在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显现。CRS儿有三大临床特征称三联征,l即心血管畸形、i先天性白内障和耳聋。临床上分为新生儿期症状(低体重、i肝脾肿大、i脑膜炎症状)、i永久性障碍(心血管畸形、i眼障碍、i耳损伤)和迟发性障碍(耳聋、i高度近视、i糖尿病、i神经发育延迟等)。
(3)巨细胞病毒感染:i孕期初次感染可侵犯胎儿神经系统,l心血管系统,l肝、i脾等器官,l造成流产、i早产、i死胎及各种先天畸形,l危害严重。存活的新生儿有肝脾肿大、i黄疸、i肝炎、i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溶血性贫血及各种先天畸形,l死亡率高。出生时无症状者常有远期后遗症,l如智力低下、i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4)生殖器疱疹:i妊娠期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常致自然流产、i宫内生长受限、i早产及新生儿HSV感染。孕12周内感染可致胎儿畸形,l主要为小头、i小眼、i视网膜脉络膜炎、i脑钙化、i智力低下。孕晚期感染HSV之孕妇经产道分娩,l其新生儿HSV发生率可达50%。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引起新生儿HSV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原发性生殖器疱疹,l且与早产无关。
(5)梅毒:i鉴于早期胎儿体内已查到梅毒螺旋体,l表明妊娠期间可感染胎儿。梅毒螺旋体宫内感染,l可致流产、i早产及死产。其新生儿称为先天梅毒儿,l也称胎传梅毒儿,l病情较重,l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i皮疹、i鼻炎及鼻塞、i肝脾肿大、i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先天梅毒多出现在2岁以后,l表现为楔状齿、i鞍鼻、i间质性角膜炎、i骨膜炎、i神经性耳聋等,l病死率及致残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梅毒若系宫内感染者常无硬下疳(一期梅毒)表现,l有此表现者常为分娩时产道感染所致。
【诊断】
1.病史及体征11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和警惕孕妇TORCH感染。
(1)曾有TORCH感染史,l反复自然流产史,l死胎、i死产史及无法解释的新生儿缺陷或死亡史。
(2)孕期接触猫、i有摄食生肉或未熟肉、i蛋及未洗涤的瓜果、i蔬菜史,l孕期淋巴结肿大者有弓形虫感染可能。
(3)孕妇出现耳后或枕部淋巴结肿大,l皮肤出现浅红色斑丘疹,l有风疹病毒感染可能。
(4)孕妇患类单核细胞增多症,l曾行器官移植或有多次输血史,l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
(5)孕期出现生殖器、i肛门及腰以下皮肤疱疹,l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
(6)新生儿生后3周出现皮疹、i鼻炎、i肝脾肿大等,l多为梅毒感染。
2.辅助检查11须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可采集母血、i尿、i乳汁、i疱疹液、i宫颈分泌物、i胎盘、i绒毛、i羊膜、i羊水及胎儿之血、i尿、i脑脊液等作形态学检查、i病理切片、i病原学检查、i血清学检查,l见下表。

【治疗】
1.治疗性流产11妊娠早期TORCH感染者应作实验室检查,l确诊后行治疗性流产;妊娠中期确诊为胎儿宫内感染、i胎儿严重畸形亦应终止妊娠,l减少TORCH患儿出生。
2.药物治疗11根据所感染的微生物采用相应的药物。
(1)弓形虫病:i尚无特效药物,l孕期多选用乙酰螺旋霉素(metyl1spiramycin)。该药在胎盘等组织中浓度高、i毒性小、i无致畸作用。用法:i每次1g口服,l每日4次,l连用2周,l间隔12周后可重复使用。亦可选用乙胺嘧啶(putimethamne)。乙胺嘧啶是叶酸的拮抗剂,l妊娠早期服用可能有致畸作用,l因而适用于妊娠中期、i晚期,l用药同时应补充叶酸。
(2)风疹:i尚无特效疗法。
(3)巨细胞病毒感染:i目前尚无疗效高、i副作用小的药物。常用药物为丙氧鸟苷(gancitovir),l对骨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15mg/(kg·d),l分2~3次静脉滴注,l10~14日为一疗程。
(4)生殖器疱疹:i孕期一般情况下常用阿昔洛韦400mg口服,l一日3次,l一疗程为5~7日。严重感染时可用阿昔洛韦5~10mg/kg静脉注射,l每8小时一次,l用药5~7日或用至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
(5)梅毒:i孕期首选青霉素,l可预防传播给胎儿,l且对胚胎期梅毒有治疗作用,l用法及用量与非孕妇女相同,l最好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各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一般不用红霉素,l应尽量作青霉素脱敏治疗。先天梅毒儿亦可用青霉素治疗。
3.分娩方式11无产科指征,l产道病原体检测阴性者,l尽量争取经阴道分娩。凡产道病原体检测阳性者,l经产前积极治疗无明显好转,l可根据胎儿畸形严重程度必要时选择剖宫产分娩,l减少对新生儿的感染。
4.产后应警惕母乳传播,l乳头感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者不宜哺乳。母婴均应定期复查,l减少母婴传播。
【预防】
1.对孕妇进行卫生宣教,l提高对TORCH危害性的认识,l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l避免去公共场所,l避免接触感染者;指导高危人群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l可有效预防CMV及梅毒螺旋体的传播。孕期应加强胎儿管理,l对可能TORCH感染者应行羊水检查,lB型超声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2.凡产道病原体检测阳性者,l均应在产前积极治疗。产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l以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
3.对育龄妇女进行预防接种,l已感染TORCH者应避孕,l并给予系统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