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chronic1cervicitis)多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l病原体隐藏于宫颈粘膜形成慢性炎症,l此种情况多见于分娩、i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l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有些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病史,l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i链球菌、i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l如淋病奈瑟菌、i沙眼衣原体。
【病理】
1.宫颈糜烂(cervical1erosion)11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l称为宫颈糜烂。目前,l西方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已废弃宫颈糜烂这一术语,l而改称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1ectopy),l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l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主要基于以下认识:i①显微镜下糜烂面为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l因柱状上皮菲薄,l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l故肉眼观似糜烂,l并非上皮脱落、i溃疡的真性糜烂;②阴道镜下表现为原始鳞柱交接部的外移;③正常宫颈间质内存在作为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l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的浸润,l并非一定意味着慢性宫颈炎。
我国教科书多年将宫颈糜烂分为病理炎性糜烂及假性糜烂。仅在一些生理情况如青春期、i妊娠期妇女,l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l宫颈管柱状上皮增生并外移,l可见宫颈外口呈红色,l细颗粒状,l为宫颈假性糜烂,l其他均为炎性糜烂。本书沿用国内惯用的宫颈糜烂这一术语及宫颈糜烂的分型及分度。根据宫颈糜烂深浅程度分为3型:i在炎症初期,l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l表面平坦,l称为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l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l称为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l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l称为乳突型糜烂。根据宫颈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i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宫颈息肉(cervical1polyp)11宫颈管粘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称为宫颈息肉,l息肉常有蒂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息肉形成机制不清,l可能与局部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息肉常发生在40~60岁的多产妇女。息肉为一个或多个不等,l直径一般约1cm,l色红,l呈舌形,l表面光滑或分叶状,l质软而脆,l易出血,l蒂细长。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l少数在宫颈管壁。光镜下见息肉中心为结缔组织伴有充血、i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l表面覆盖单层高柱状上皮,l与宫颈管上皮相同。宫颈息肉极少恶变,l恶变率<1%,l但应注意子宫恶性肿瘤可呈息肉样突出于宫颈口,l应注意鉴别。
3.宫颈粘膜炎(endocervicitis)11病变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l宫颈阴道部外观光滑,l宫颈外口可见有脓性分泌物,l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突出,l可见宫颈口充血、i发红。由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充血、i水肿、i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l可使宫颈肥大。
4.宫颈腺囊肿(Naboth1cyst)11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l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l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l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l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i潴留形成囊肿。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扁平宫颈粘膜上皮。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l内含无色粘液。若囊肿感染,l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
5.宫颈肥大(cervical1hypertrophy)11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l宫颈组织充血、i水肿,l腺体和间质增生,l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粘液潴留形成囊肿,l使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i硬度增加,l但表面多光滑,l有时可见到宫颈腺囊肿突起。
【临床表现】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l有时呈淡黄色脓性,l伴息肉形成时可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涉及膀胱下结缔组织时,l可出现尿急、i尿频。若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l可有腰骶部疼痛、i下腹坠痛等。宫颈粘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过,l可造成不孕。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i肥大、i充血、i水肿,l有时质较硬,l有时可见息肉、i裂伤及宫颈腺囊肿。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并不困难,l但明确病原体困难。对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妇女,l应作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相关检查。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l需常规作宫颈刮片、i宫颈管吸片,l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对诊断深部的宫颈腺囊肿有帮助。
【治疗】
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l根据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宫颈糜烂11由于对宫颈糜烂认识上的不同,l对宫颈糜烂的治疗,l国内、i外存在观念差异。国外学者对无临床症状者,l不需任何治疗,l仅做细胞学筛查,l若细胞学异常,l根据细胞学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l病原体易侵入、i发生炎症;采取各种治疗方法破坏柱状上皮及化生上皮,l使宫颈阴道部全部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l减少异常化生及感染机会。
(1)物理治疗:i物理治疗是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l使其坏死脱落后,l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创面愈合需3~4周,l病变较深者约需6~8周。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激光,l冷冻,l红外线凝结及微波等。
物理治疗注意事项:i①治疗前,l应常规做宫颈刮片行细胞学检查;②有急性生殖器炎症列为禁忌;③治疗时间应选在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④物理疗法术后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l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l在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⑤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间(4~8周)禁盆浴、i性交和阴道冲洗;⑥物理治疗有引起术后出血、i宫颈管狭窄、i不孕、i感染的可能。治疗后需定期复查,l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直到痊愈,l同时应注意有无宫颈管狭窄。
(2)药物治疗:i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过去局部涂硝酸银或铬酸等腐蚀剂的方法,l现已少用。中药有许多验方、i配方,l临床应用有一定疗效。
2.宫颈息肉11行息肉摘除术,l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3.宫颈管粘膜炎11该处炎症局部用药疗效差,l需行全身治疗。根据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l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
4.宫颈腺囊肿11对小的宫颈腺囊肿,l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不予处理;若囊肿大,l或合并感染,l可用微波治疗,l或采用激光照射。
【预防】
积极治疗急性宫颈炎;定期作妇科检查,l发现宫颈炎症予以积极治疗;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