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称为生殖器结核(genital1tuberculosis),l又称结核性盆腔炎。多见于20~40岁妇女,l也可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近年因耐药结核、i艾滋病的增加以及对结核病控制的松懈,l生殖器结核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传染途径】

生殖器结核是全身结核的表现之一,l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i肠结核、i腹膜结核、i肠系膜淋巴结的结核病灶,l也可继发于淋巴结核、i骨结核或泌尿系统结核,l约10%肺结核患者伴有生殖器结核。生殖器结核潜伏期很长,l可达1~10年,l多数患者在日后发现生殖器结核时,l其原发病灶多已痊愈。生殖器结核常见的传染途径:i

1.血行传播11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青春期时正值生殖器官发育,l血供丰富,l结核分枝杆菌易借血行传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l大约1年内可感染内生殖器官,l由于输卵管粘膜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感染,l结核分枝杆菌首先侵犯输卵管,l然后依次扩散到子宫内膜及卵巢,l侵犯宫颈、i阴道或外阴者较少。

2.直接蔓延11腹膜结核、i肠结核可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官。

3.淋巴传播11较少见。消化道结核可通过淋巴管逆行传播感染内生殖器官。

4.性交传播11极罕见。男性患泌尿道结核,l通过性交传播,l上行感染。

【病理】

1.输卵管结核11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的90%~100%,l双侧性居多。输卵管增粗肥大,l其伞端外翻如烟斗嘴状是输卵管结核的特有表现;也可表现为伞端封闭,l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有的输卵管增粗,l管壁内有结核结节;有的输卵管僵直变粗,l峡部有多个结节隆起。输卵管浆膜面可见多个粟粒结节,l有时盆腔腹膜、i肠管表面及卵巢表面也布满类似结节,l或并发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在输卵管管腔内见到干酪样物质,l有助于同非结核性炎症相鉴别。输卵管常与其邻近器官如卵巢、i子宫、i肠曲广泛粘连。

2.子宫内膜结核11常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l占生殖器结核的50%~80%。约半数输卵管结核患者同时有子宫内膜结核。早期病变出现在宫腔两侧角,l不影响子宫大小及形状;随着病情进展,l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结核病变破坏,l最后代以瘢痕组织,l可使宫腔粘连变形、i缩小。

3.卵巢结核11亦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l占生殖器结核的20%~30%。因有卵巢白膜包围,l蔓延而来的结核分枝杆菌侵犯卵巢深层较少,l通常仅形成卵巢周围炎,l但由血循环传播的感染,l可在卵巢深部形成结节及干酪样坏死性脓肿。

4.宫颈结核11常由子宫内膜结核蔓延而来或经淋巴或血循环传播,l较少见,l占生殖器结核的5%~15%。病变可表现为乳头状增生或为溃疡,l这时外观易与宫颈癌混淆。

5.盆腔腹膜结核11输卵管结核多合并盆腔腹膜结核。根据病变特征不同分渗出型及粘连型。渗出型以渗出为主,l特点为腹膜及盆腔脏器浆膜面布满无数大小不等的散在灰黄色结节,l渗出物为浆液性草黄色澄清液体,l积聚于盆腔,l有时因粘连形成多个包裹性囊肿;粘连型以粘连为主,l特点为腹膜增厚,l与邻近脏器之间发生紧密粘连,l粘连间的组织常发生干酪样坏死,l易形成瘘管。

【临床表现】

因病情轻重、i病程长短而异。有些患者无任何症状,l有些患者则症状较重。

1.不孕11多数生殖器结核因不孕而就诊。在原发性不孕患者中生殖器结核为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输卵管粘膜破坏与粘连,l常使管腔阻塞;或因输卵管周围粘连,l有时管腔尚保持部分通畅,l但粘膜纤毛被破坏,l输卵管僵硬、i蠕动受限,l丧失运输功能;子宫内膜结核妨碍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l也可致不孕。

2.月经失调11早期因子宫内膜充血及溃疡,l可有经量过多;晚期因子宫内膜遭不同程度破坏而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

3.下腹坠痛11由于盆腔炎症和粘连,l可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l经期加重。

4.全身症状11若为活动期,l可有结核病的一般症状,l如发热、i盗汗、i乏力、i食欲不振、i体重减轻等。轻者全身症状不明显,l有时仅有经期发热,l经期发热是生殖器结核典型临床表现之一,l症状重者可有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5.全身及妇科检查11由于病变程度与范围不同而有较大差异,l较多患者因不孕行诊断性刮宫、i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腹腔镜检查时,l发现患有盆腔结核,l而无明显体征和其他自觉症状。若同时患有腹膜结核,l检查时腹部有柔韧感或腹水征,l形成包裹性积液时,l可触及囊性肿块,l边界不清,l不活动,l表面因有肠管粘连,l叩诊空响。妇科检查:i子宫一般发育较差,l往往因周围有粘连使活动受限。双侧输卵管增粗、i变硬如条索状。较严重病例,l在子宫两侧可触及大小不等、i形状不规则、i边界不清的囊性肿物,l或呈质硬肿块,l表面不平、i呈结节或乳头状突起,l或可触及钙化结节。宫颈结核可见乳头状增生及小溃疡。

【诊断】

多数患者缺乏明显症状,l阳性体征不多,l故诊断时易被忽略。为提高确诊率,l应详细询问有关结核病史,l尤其当患者有原发不孕、i月经稀少或闭经时;未婚女青年有低热、i盗汗、i盆腔炎或腹水时;盆腔炎性疾病久治不愈时;若患者既往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本人曾有肺结核、i胸膜炎、i肠结核病史时,l均应考虑有生殖器结核的可能。下列辅助检查方法,l可协助诊断。若能找到病原学或组织学证据即可确诊。

【辅助诊断方法】

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11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的依据。由于经前子宫内膜较厚,l若有结核分枝杆菌,l此时阳性率高,l故应选择在经前1周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行刮宫术。术前3日及术后4日应每日肌注链霉素0.75g及口服异烟肼0.3g,l以预防刮宫引起结核病灶扩散。由于子宫内膜结核多由输卵管蔓延而来,l故刮宫时应注意刮取子宫角部内膜,l并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l在病理切片上找到典型结核结节,l诊断即可成立,l但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结核的可能。若有条件应将部分刮出物或分泌物作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遇有宫腔小而坚硬,l无组织物刮出,l结合临床病史及症状,l也应考虑为子宫内膜结核,l并作进一步检查。若宫颈可疑结核,l应作活组织检查确诊。

2.X线检查

(1)胸部X线拍片,l必要时行消化道或泌尿系统X线检查,l以便发现原发病灶。

(2)盆腔X线拍片,l发现孤立钙化点,l提示曾有盆腔淋巴结结核病灶。

(3)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能见到下列征象:i①宫腔呈不同形态和不同程度狭窄或变形,l边缘呈锯齿状;②输卵管管腔有多个狭窄部分,l呈典型串珠状或显示管腔细小而僵直;③在相当于盆腔淋巴结、i输卵管、i卵巢部位有钙化灶;④若碘油进入子宫一侧或两侧静脉丛,l应考虑有子宫内膜结核的可能。子宫输卵管造影对生殖器结核的诊断帮助较大,l但也有可能将输卵管管腔中的干酪样物质及结核分枝杆菌带到腹腔,l故造影前后应肌注链霉素及口服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

3.腹腔镜检查11能直接观察子宫、i输卵管浆膜面有无粟粒结节,l并可取腹腔液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l或在病变处作活组织检查。作此项检查时应注意避免肠道损伤。

4.结核分枝杆菌检查11取月经血或宫腔刮出物或腹腔液作结核分枝杆菌检查,l常用方法:i①涂片抗酸染色查找结核分枝杆菌;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l此法准确,l但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l通常1~2个月才能得到结果;③分子生物学方法,l如PCR技术,l方法快速、i简便,l但可能出现假阳性;④动物接种,l方法复杂,l需时较长,l难以推广。

5.结核菌素试验1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体内曾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若为强阳性说明目前仍有活动性结核病灶,l但不能说明病灶部位,l若为阴性一般情况下表示未有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6.其他11白细胞计数不高,l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l不同于化脓性盆腔炎性疾病;活动期血细胞沉降率增快,l但正常不能除外结核病变,l这些化验检查均为非特异性,l只能作为诊断参考。

【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11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殖器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l如低热、i痛经,l盆腔有粘连、i增厚及结节等。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为继发性并进行性加重,l经量较多,l经诊断性刮宫、i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多能确诊。

2.卵巢肿瘤11结核性包裹性积液应与卵巢囊肿相鉴别,l根据发病过程、i有无结核病史、iB型超声检查协助鉴别;结核性炎性附件包块表面不平,l有结节感或乳头状突起,l应与卵巢癌相鉴别。临床上有时将卵巢癌误认为盆腔腹膜和生殖器结核,l长期采用抗结核治疗,l以致延误病情,l甚至危及患者生命,l故诊断困难时,l可作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以确诊。

3.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1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l经量一般较多,l闭经极少见;而生殖器结核多为不孕、i经量减少甚至闭经,l盆腔检查时有时可触及增厚结节。

4.宫颈癌11宫颈结核可有乳头状增生或表浅溃疡,l与宫颈癌有时不易鉴别,l应作宫颈细胞学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

【治疗】

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l休息营养为辅的治疗原则。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11抗结核药物治疗对90%女性生殖器结核有效。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i联合、i规律、i适量、i全程的原则。既往多采用1.5~2年的长疗程治疗,l近年采用异烟肼、i利福平、i乙胺丁醇、i链霉素及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l其中异烟肼、i利福平为主要基本组成,l将疗程缩短为6~9个月,l取得良好疗效。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①异烟肼(isoniazid,l或INH,lH)300mg,l每日1次顿服,l或每周2~3次,l每次600~800mg。②利福平(rifampicin,lR)每日450~600mg(体重小于50kg,l用450mg),l早饭前顿服,l便于吸收,l间歇疗法为每周2~3次,l每次600~900mg。③链霉素(streptomycin,lS)每日肌注0.75g(50岁以上或肾功能减退者可用0.5~0.75g)。④乙胺丁醇(ethambutol,lE)每日口服0.75~1g,l也可开始时每日25mg/kg,l8周后改为15mg/kg。间歇疗法为每周2~3次,l每次1.5~2g。⑤吡嗪酰胺(pyrazinamide,lZ)每日1.5~2g,l分3次口服。

目前推行两阶段短疗程药物治疗方案,l前2~3个月为强化期,l后4~6个月为巩固期或继续期。常用的治疗方案①强化期2个月,l每日链霉素、i异烟肼、i利福平、i吡嗪酰胺四种药物联合应用,l后4个月巩固期每日连续应用异烟肼、i利福平(简称2SHRZ/4HR);或巩固期每周3次间歇应用异烟肼、i利福平(2SHRZ/4H3R3)。②强化期每日链霉素、i异烟肼、i利福平、i吡嗪酰胺四种药联合应用2个月,l巩固期每日应用异烟肼、i利福平、i乙胺丁醇连续6个月(2SHRZ/6HRE);或巩固期每周3次应用异烟肼、i利福平、i乙胺丁醇连续6个月(2SHRZ/6H3R3E3);也可采用全程间歇疗法,l强化期2个月,l每周3次联合应用链霉素、i异烟肼、i利福平、i吡嗪酰胺,l巩固期6个月,l每周3次应用异烟肼、i利福平、i乙胺丁醇(2S3H3R3Z3/6H3R3E3);或采用2SHRZE/6H3R3E3方案。第一个方案可用于初次治疗的患者,l第二个方案多用于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若对以上方案中的链霉素耐药,l可用乙胺丁醇代替。其他可选用的方案有2HRZ/7H3R3或3SHR/6H2R2l多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以上各方案,l可根据病情,l酌情选用。

2.支持疗法11急性患者至少应休息3个月,l慢性患者可以从事部分工作和学习,l但要注意劳逸结合,l加强营养,l适当参加体育锻炼,l增强体质。

3.手术治疗11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i①盆腔结核包块经药物治疗后缩小,l但不能完全消退;②盆腔结核包块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反复发作者;③已形成较大的包裹性积液者;④子宫内膜结核内膜广泛破坏,l药物治疗无效者。为避免手术时感染扩散及减轻粘连对手术有利,l术前应采用抗结核药物1~2个月。手术范围根据年龄及病变范围而定;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对病变局限于输卵管,l而又迫切希望生育者,l可行输卵管切除术,l保留卵巢及子宫;若病变范围广,l患者年龄较大,l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根据结核活动情况,l病灶是否取净,l继续用抗结核药物治疗,l以达到彻底治愈。由于生殖器结核所致的粘连常较广泛而紧密,l术前应口服肠道消毒药物并作清洁灌肠,l术时应注意解剖关系,l避免损伤。

虽然生殖器结核经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l但治疗后的妊娠成功率极低,l对希望妊娠者,l可行辅助生育技术助孕。

【预防】

增强体质,l做好卡介苗接种,l积极防治肺结核、i淋巴结结核和肠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