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quamous1cell1hyperplasia1of1the1vulva)是以病因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l可能与外阴潮湿、i分泌物长期刺激导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
【病理】
表层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l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l上皮脚向下延伸。上皮脚之间的真皮层乳头明显,l并有轻度水肿以及淋巴细胞或少量浆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整齐排列,l细胞大小、i极性和核形态、i染色均正常。
【临床表现】
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l国外报道绝经后老年妇女多见。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l其瘙痒程度远较硬化性苔癣严重,l患者多难耐受而搔抓,l搔抓又可加重皮损使瘙痒加剧,l结果愈抓愈痒,l愈痒愈抓,l形成恶性循环。病损主要累及大阴唇、i阴唇间沟、i阴蒂包皮及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可呈孤立、i局灶性或多发、i对称性。病变早期皮肤暗红或粉红色,l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病变晚期则皮肤增厚,l色素增加,l皮肤纹理明显,l出现苔癣样变,l并可见搔抓痕迹。本病可与外阴浸润癌并存。前瞻性研究显示其恶变率为2%~5%。
【诊断及鉴别诊断】
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外,l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l注意多点活检。若病理检查结果有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l则应归为外阴上皮内瘤样变。活检应在皲裂、i溃疡、i硬结、i隆起或粗糙处进行。活检前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局部皮肤,l干燥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l在不脱色区活检。甲苯胺蓝为核染色剂,l不脱色区常表示有裸核存在,l此处活检有助于提高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检出率。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除与白癜风、i白化病鉴别外,l还应与特异性外阴炎相鉴别。假丝酵母菌外阴炎、i滴虫外阴炎、i糖尿病外阴炎等分泌物及糖尿长期刺激,l均可导致外阴表皮角化过度、i脱落而呈白色。假丝酵母菌外阴炎、i滴虫外阴炎均有分泌物增多、i瘙痒,l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病原体;若外阴皮肤对称发红、i增厚,l伴有严重瘙痒,l阴道分泌物不多,l可能为糖尿病外阴炎。特异性外阴炎在原发疾病治愈后,l白色区随之消失。
【治疗】
1.一般治疗11与外阴硬化性苔癣相同,l见第一节。
2.药物治疗11局部应用皮质激素药物控制瘙痒。可选用0.025%氟轻松软膏,l或0.1%曲安奈德软膏,l每日3~4次。因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l可使局部皮肤萎缩,l故当瘙痒症状缓解后,l停用高效类固醇药物,l改为作用轻微的1%~2%氢化可的松软膏,l每日1~2次,l维持治疗。为促进药物吸收,l局部用药前可先用温水坐浴,l每日2~3次,l每次10~15分钟,l使皮肤软化,l并可缓解瘙痒症状。多数患者治疗有效,l但需坚持长期用药。
3.手术及激光治11疗由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恶变率仅为2%~5%,l且手术治疗仍有远期复发可能,l故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用于反复药物治疗无效,l或有恶变可能者。手术治疗包括单纯外阴切除或激光手术。
(1)单纯外阴切除:i由于切除后疤痕形成常导致术后性交痛,l故有学者主张手术同时行皮片移植以减少疤痕挛缩。术后应定期随访,l一般远期复发率为50%。复发部位多在切口周围,l再次手术仍有复发可能。
(2)激光治疗:i一般采用CO2激光治疗,l破坏皮肤深度2mm可消除异常上皮组织和破坏真皮层内神经末梢,l从而阻断瘙痒或搔抓所引起的恶性循环。激光治疗有手术精确、i操作简易、i破坏性小、i愈合后疤痕组织较少的优点,l但远期复发率仍与手术切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