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变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变(squamous1vulvar1intraepithelial1neoplasia,lVIN)多见于45岁左右妇女。近年来VIN发生率有所增加,l患者年龄也趋年轻化(<35岁)。约50%的VIN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上皮内瘤样变,l多伴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1intraepithelial1neoplasia,lCIN)。年轻患者的VIN常自然消退,l但60岁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轻患者可能转变为浸润癌。

【病因】

不完全清楚。但DNA检测发现VINⅡ和VINⅢ病变细胞DNA多为单倍体;利用显微分光光度计作多发性病灶DN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灶起源于不同的干细胞(stem1cell);大的融合病灶可起源于单一的干细胞或是不同散在病灶的融合。HPV检测发现大约80%VIN伴有1HPV(16型)感染。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细胞核周形成晕圈,l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这些改变多发生在病变的表层细胞。其他的危险因素有性传播疾病、i肛门-生殖道瘤样变、i免疫抑制以及吸烟。

【临床表现】

VIN的症状无特异性,l与外阴营养不良一样,l仅表现为瘙痒或烧灼感,l无明显体征。有时表现为丘疹、i斑点或赘疣,l单个或多个,l融合或分散,l灰白或粉红色;仅1/4患者的病灶为略高出表面的色素沉着。VIN可累及肛周组织。

【诊断】

确诊需依据病理学检查。对任何可疑病灶应作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为排除浸润癌,l取材时需根据病灶情况决定取材深度,1一般不需达皮下脂肪层。若无明显病灶,l可在涂抹3%~5%醋酸后,l使用阴道镜观察外阴、i会阴及肛周组织的血管情况,l在血管不典型处取材,l有助于提高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

【治疗】

VINⅠ:i可用①药物治疗:i5%氟尿嘧啶(5-FU)软膏,l外阴病灶涂抹,l每日1次。②激光治疗:i疗效较好,l治疗后能保留外阴外观,l尤其适用于累及小阴唇的病灶。

VINⅡ~Ⅲ:i采用手术治疗,l行外阴病灶切除或单纯表浅外阴切除。外阴两侧的病灶切除范围应在病灶外0.5~1.0cm处。

【预后】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变治疗后的复发率为10%~20%(多在未经治疗的部位)。在排除浸润癌后,l可重复采用激光或手术切除复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