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l故临床表现为四肢弛缓性瘫痪,l无感觉障碍,l因多见于小儿,l故又称之为“小儿麻痹症”。自口服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广泛应用以来,l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l直径约20~30nm,l呈球形颗粒。按其抗原性不同,l将病毒分为Ⅰ、iⅡ、iⅢ型,l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本病毒的生活力很强,l能抵抗胃酸,l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l在低温下可存活数年,l对高温及干燥抵抗力较弱,l60℃加热30分钟及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l各种氧化剂如双氧水、i漂白粉及高锰酸钾等均能使其灭活。

【流行病学】

患者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均为传染源,l其中隐性感染者及无瘫痪的患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在潜伏期末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强。粪-口途径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l粪便排毒时间较长,l在整个病程中或病后数周仍可排除病毒,l通过污染食物、i用具及手等而传播。鼻咽分泌物在病初数天可以带病毒,l通过飞沫传播,l但为时短暂。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l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l并具有型特异性。发病年龄以6个月~5岁为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l但主要集中于夏秋季。

【发病机制及病理】

本病毒为嗜神经病毒。病毒从咽部或肠壁进入局部淋巴组织中增殖,l同时向体外排出病毒,l此时若机体免疫反应强,l病毒可被消除,l则发生隐性感染;如果免疫应答未能将局部病毒清除,l病毒可经淋巴进入血液,l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l病毒通过血流到达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l进一步增殖后再次入血,l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如果此时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足以将病毒中和,l病毒未侵入神经系统,l则疾病到此停止,l形成顿挫型。如病毒未侵入神经系统,l轻者不发生瘫痪,l称之为无瘫痪型,l重者发生瘫痪,l称之为瘫痪型。在此期间,l一些因素如劳累、i感染、i受寒、i外伤、i预防接种和妊娠等均可加重病情。

本病病理变化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l尤以颈段和腰段损害为主,l其次脑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神经细胞内胞浆溶解,l周围组织充血、i水肿,l血管周炎性细胞浸润。急性期后,l水肿、i炎症消退,l神经细胞功能可逐渐恢复。病变严重者则神经细胞坏死、i瘢痕形成,l导致持久瘫痪。此外,l也可发生局灶性心肌炎、i间质性肺炎及脏器的充血和血肿等。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因病情轻重不等,l临床可分为无症状型,l占90%以上;顿挫型,l占4%~8%;瘫痪型,l仅占1%~2%。瘫痪型为本病的典型表现,l可分为如下各期。

1.前驱期11主要表现为发热、i乏力、i多汗、i咽痛、i咳嗽及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l也可有恶心、i呕吐、i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持续1~4天,l多数患者体温下降,l症状消失,l称顿挫型。

2.瘫痪前期11前驱期热退后1~6天再次发热至本期(双峰热)开始,l也可无前驱期而从本期开始。患儿感觉过敏、i肌肉酸痛,l主要为肢体及颈背部疼痛。小婴儿拒抱,l较大患儿体检时可见如下体征:i①三角架征:i当患儿从床上坐起时呈两臂向后伸直以支撑身体的特殊姿势;②吻膝试验阳性:i患儿坐起后不能自如地弯颈使下颌抵膝;③头下垂征:i将手置于患儿肩下,l抬起躯干时,l头与躯干不平行。此外可有面颊潮红、i多汗,l烦躁不安,l偶尔有精神萎靡、i嗜睡等。部分患儿可经3~6天康复,l即“无瘫痪型”。

3.瘫痪期11多从起病后3~4天或第二次发热后1~2天发生瘫痪,l并于5~6天内出现不同部位瘫痪,l并逐渐加重,l至体温正常后瘫痪停止进展,l无感觉障碍。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如下类型:i

(1)脊髓型:i最常见。瘫痪特点两侧不对称的弛缓性瘫痪,l多见单侧下肢。近端大肌群瘫痪较远端小肌群出现早且重。如累及颈背肌、i膈肌及肋间肌时,l可出现竖头及坐起困难、i呼吸运动障碍和矛盾呼吸等表现。腹肌或肠肌麻痹可发生顽固性便秘,l膀胱肌麻痹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2)延髓型:i病毒侵犯延髓呼吸中枢、i循环中枢及脑神经核,l可出现颅神经麻痹及呼吸、i循环受损的表现。

(3)脑型:i较少见。表现为高热、i嗜睡、i昏迷、i惊厥和肢体强直性瘫痪。

(4)混合型:i同时具有以上几型的表现,l以脊髓型和延髓型并存为多见。

4.恢复期11瘫痪后1~2周,l病肌开始恢复,l常自肢体远端开始,l呈上升性,l约1~3个月功能恢复正常,l重者需6~18个月。

【辅助检查】

1.血常规11多无明显变化,l部分患儿血沉增快。

2.脑脊液瘫11痪前期出现异常,l其特点为细胞数增加,l通常在(50~500)×106/L,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l但蛋白增加不明显,l故将这种变化称之为细胞-蛋白分离现象,l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至瘫痪第3周,l细胞数多以恢复正常,l但蛋白继续升高,l4~6周方恢复正常。

3.血清学检测11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血中特异性抗体,l病程中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ELISA法检测血及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l阳性率高,l第1~2周即可出现阳性,l可早期诊断。

4.病毒分离11起病后1周内,l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i血、i脑脊液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并发症】

多见于延髓型患儿。呼吸肌麻痹者易继发肺炎、i肺不张;尿潴留易继发尿道感染;长期卧床者可发生褥疮、i肌肉萎缩及骨质脱钙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

脊髓灰质炎出现典型肢体瘫痪时,l诊断并不困难。瘫痪出现前多不易确定诊断,l若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可确诊。瘫痪患儿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i

1.格林巴利综合征11常无发热,l弛缓性瘫痪逐渐发生,l呈上行性、i对称性,l多有感觉障碍,l脑脊液蛋白升高,l而细胞数相对减少,l即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瘫痪恢复迅速而完全,l少有后遗症发生。

2.假性瘫痪11坏血病、i骨髓炎或骨折时,l可出现假性瘫痪。若仔细询问病史、i体格检查,l则不难做出诊断。

3.周围神经炎11白喉后神经炎、i肌肉注射所致损害、i维生素B1缺乏等引起的神经炎,l各有其临床特点,l但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4.家族性麻痹11较少见,l常有家族史及周期性发作史,l瘫痪突然出现,l发展迅速呈对称性,l发作时血钾降低,l补钾后可迅速恢复。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l治疗原则以对症为主。

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11必须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可适当应用镇静剂,l以减轻肢体疼痛;患处温热敷,l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维生素C,l对神经细胞水肿可能有一定疗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l连用2~3天,l可中和病毒,l对减轻病情也有一定疗效。

2.瘫痪期11应使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l以免发生垂腕、i垂足等现象。有便秘或尿潴留时,l

应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此外,l可适当应用促进神经传导的药物,l如地巴唑口服,l0.1~0.2mg/(kg·d),l疗程10天;加兰他敏肌肉注射,l0.05~0.1mg/(kg·d),l从小剂量开始,l疗程30天;新斯的明肌肉或皮下注射,l0.02~0.04mg/(kg·d);此外,l也可应用维生素B1iB12等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

若呼吸肌瘫痪者,l应注意保持气道通畅,l及早给氧,l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呼吸中枢麻痹者可酌情用呼吸中枢兴奋剂,l严重者及早机械通气;吞咽困难者应鼻饲,l并保证其足够的热卡供给。选用合适的抗生素,l防止肺部的继发感染。

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11可通过按摩、i针灸、i理疗及功能锻炼等方法,l促进肌肉功能恢复,l防止肌肉萎缩。若有肢体畸形,l可采用手术矫正。

【预防】

1.控制传染源11对病人和疑似病例均应及时隔离,l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l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0天。

2.切断传播途径11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i粪便及污染物品应彻底消毒。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l加强水、i粪便及食品的卫生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11主动免疫是预防本病主要而有效的措施。

(1)主动免疫:i目前普遍采用脊髓灰质炎混合多价糖丸,l初次免疫从生后2个月开始,l连服3次,l间隔4~6周,l4岁时再加强一次。

(2)被动免疫:i未服过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内小儿或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l应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l剂量0.3~0.5ml/(kg·次),l每日1次连用2次,l可防止疾病发生或减轻病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