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蛔虫病

人蛔虫亦称似蛔线虫(ascaris1lumbricoides1linnaeus),l简称蛔虫,l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l可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l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移行症(visceral1larva1migrans)或眼幼虫移行症(ocular1larva1migrans)。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具有游走、i扭曲成团、i钻孔等特点,l除对肠粘膜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及毒性作用外,l还可以起许多并发症,l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病因和流行病学】

蛔虫为寄生人体肠道中体型最大的线虫,l雌雄异体,l成虫呈圆柱形,l似蚯蚓,l活虫呈淡红色或微黄色,l一般长15~35cm,l横径为2~6mm。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l以肠内容物为食物,l雌虫每日产卵约20万个,l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l在适宜环境条件下5~10天发育成熟即具感染性。虫卵被吞食后,l幼虫破卵侵入肠壁经门静脉系统移行至肝脏、i经右心、i肺泡、i支气管、i气管到咽部再次吞咽至小肠并发育为成虫。寄生部位以空肠为主,l回肠次之,l十二指肠最少。在移行过程中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他器官,l一般不发育为成虫,l但可造成器官损害。自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l雌虫寿命为1~2年。

蛔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生吃未经洗净且附有感染性虫卵的食物或用感染的手取食是感染的主要途径,l虫卵亦可随飞扬的尘土被吸入咽下。

人蛔虫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人类蠕虫病,l1986年第三届国际寄生虫学术会议估计全球有13亿蛔虫病患者,l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感染率高。世界各地均有蛔虫病,l气候温暖的国家感染者更多。我国约有5.31亿人感染,l平均感染率为46.99%,l最高达71.12%。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l儿童高于成年人。由于在全国学校贯彻肠道感染综合防治方案,l近年来感染率逐渐下降。

【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11①蛔虫卵移行至肺可引起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Loffier综合征),l表现为干咳、i胸闷、i血丝痰或哮喘样症状,l血嗜酸性细胞增多,l肺部体征不明显,lX线胸片可见肺部小片状灶性阴影,l但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②严重感染时,l幼虫可侵入脑、i肝、i脾、i肾、i甲状腺和眼,l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l如移行至肝可引起一过性肝炎,l出现右上腹痛,l肝肿大、i压痛和肝功能异常。移行至脑可出现脑膜炎,l移行至眼可出现视网膜炎、i眼睑水肿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11成虫寄生于肠道,l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临床症状的轻重不但取决于蛔虫数目的多少,l而且与蛔虫所在部位和状态有关。轻者无任何症状,l大量蛔虫感染可引起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l异食癖等症状而致营养不良。患者常腹痛,l位于脐周,l不剧烈,l喜按揉;部分病人烦躁易惊或萎靡、i磨牙;虫体的异种蛋白可引起荨麻疹、i哮喘等过敏反应。

3.成虫引起的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症(biliary1ascariasis):i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表现突起剧烈腹部绞痛,l以剑突下偏右侧为主,l屈体弯腰、i坐卧不安、i伴恶心呕吐,l腹部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右上腹压痛。部分患儿可发生胆道感染,l出现发热、i黄疸、i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个别病人蛔虫可直接窜入肝脏引起出血、i脓肿或虫体钙化。其他还有化脓性胆管炎、i胆道大出血、i胆结石、i胆囊破裂、i胆汁性腹膜炎、i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i肠穿孔等。

(2)蛔虫性肠梗阻:i因蛔虫扭曲成团堵塞肠管或蛔虫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障碍所致。大部分为机械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l多见于回肠下段,l空肠、i结肠部位少见。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l其中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常起病急骤,l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剧痛、i呕吐、i腹胀、i腹泻或便秘等症状,l肠鸣音亢进,l可见肠型和蠕动波、i可扪及软的、i无痛性、i可移动的条索状包块。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充气和液平面。

(3)肠穿孔及腹膜炎:i表现为突发全腹的剧烈绞痛,l伴恶心呕吐、i进行性腹胀。多继发于持续较久的蛔虫性肠梗阻或阑尾炎,l由于肠壁血循环障碍缺血、i坏死而穿孔,l发生腹膜炎。腹部X线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i有排出或呕吐蛔虫史、i粪便涂片找到蛔虫卵即可确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l有助于诊断。若出现上述并发症时,l需与其他外科急腹症鉴别。

【治疗】

1.驱虫治疗

(1)甲苯达唑(Mebendazole):i又称安乐士,l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咪唑类药物,l也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能直接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入,l导致糖原和ATP生成减少,l虫体肌肉麻痹死亡,l在杀灭幼虫、i抑制虫卵发育方面亦起作用。本品对蛔虫的疗效较高,l同时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线虫(钩虫、i蛲虫、i鞭虫等)的感染,l排虫有效率约90%。副作用小,l偶见胃肠不适、i腹泻、i呕吐、i头痛、i头昏、i发热、i皮疹等。>2岁驱蛔剂量为每次100mg,l每日2次,l或每日200mg顿服,l连服3天。复方甲苯达唑(mebendazole1compound)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i左旋咪唑25mg,l剂量同前。

(2)枸橼酸哌嗪(piperazine1citrate):i又称驱蛔灵,l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抗蛔虫和蛲虫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阻断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冲动传递,l使虫体肌肉发生迟缓性麻痹,l虫体不能吸附在肠壁而随粪便排出体外。因麻痹前不兴奋虫体,l适用于有并发症的患儿。本品毒性低,l大量时偶有恶心、i呕吐、i腹痛、i荨麻疹、i震颤、i共济失调等。每日剂量15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g),l睡前顿服,l连服2日。肝肾功能不良及癫痫患儿禁用。在肠梗阻时,l最好不用,l以免引起虫体骚动。

(3)左旋咪唑(Levamisole):i为广谱驱肠虫药,l可选择性抑制虫体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l影响肌肉的无氧代谢,l使虫体肌肉麻痹随粪便排出。本药起效快,l服药30min即达峰浓度,l由肠道排泄,l无蓄积中毒。驱蛔效果达90%~100%,l对钩虫、i蛲虫也有效,l同时也是一种较好的免疫调节剂,l副反应轻微,l常见有头晕、i头痛、i恶心、i呕吐、i腹痛,l偶有白细胞减少、i肝功损害、i皮疹等,l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驱蛔虫每日剂量2~3mg/kg,l半空腹顿服。

2.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症:i治疗原则为镇痛、i解痉、i驱虫、i控制感染及纠正水、i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驱虫最好选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药。内科治疗持久不缓解者,l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i不完全性肠梗阻先用内科治疗,l包括禁食、i胃肠减压、i解痉、i止痛、i纠正水、i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处理,l疼痛缓解后可予驱虫治疗。完全性肠梗阻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3)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i一旦确诊,l应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

注意饮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l防止感染;普及卫生知识,l做好粪便管理,l消灭传染源;同时给易感人群投药以降低感染。因蛔虫病的重复感染率极高,l对病人应隔3~6月再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