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腺病毒肺炎11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1pneumonia)为腺病毒所致,l3、i7两型是主要病原体,l11、i21型次之。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l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l气管、i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l引起支气管管腔闭塞,l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l致使病情严重、i病程迁延,l易引起肺功能损害和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本病多见于6月~2岁,l起病急,l表现稽留高热,l萎靡嗜睡,l面色苍白,l咳嗽较剧烈,l频咳或阵咳,l可出现喘憋、i呼吸困难、i发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l发热4~5日后始闻湿啰音,l病变融合后有肺实变体征。少数患儿并发渗出性胸膜炎。X线特点为四多三少两一致。即肺纹理多;肺气肿多;大病灶多;融合病灶多。圆形病灶少;肺大泡少;胸腔积液少。X线与临床表现一致。病灶吸收缓慢,l需数周至数月。腺病毒肺炎远期合并症有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葡萄球菌肺炎11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1pneumonia)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冬、i春季发病较多,l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细菌由呼吸道入侵或经血行播散入肺。主要病理是化脓性渗出或脓肿形成,l病变进展迅速,l很快出现多发性脓肿,l肺内合并症多,l75%有胸腔积液,l45%~65%发生肺大泡、i脓气胸、i支气管胸膜瘘,l见图12-12和12-13。炎症易扩散至其他部位(如心包、i脑、i肝、i皮下组织等处),l引起迁徙化脓病变。多起病急,l病情重,l进展快。常呈弛张高热,l婴儿可呈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l面色苍白,l咳嗽、i呻吟、i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l双肺可闻中、i细湿啰音,l易发生循环、i神经及胃肠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并发脓胸、i脓气胸时呼吸困难加剧,l并有相应体征。X线检查特点为:i①临床症状与胸片所见不一致。初起时,l症状已很严重,l但X线征象却很少,l仅表现肺纹理重,l一侧或双侧小片浸润影;当临床症状已明显好转时,l胸片却可见明显病变如肺脓肿和肺大泡等。②病变发展迅速,l甚至数小时内,l小片炎变就可发展成脓肿。③病程中,l易发生小脓肿、i脓气胸、i肺大泡。甚至并发纵隔积气、i皮下气肿及支气管胸膜瘘。④胸片病灶阴影持续时间一般较长,l2月左右阴影仍不能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一般>15×109~30×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l可见中毒颗粒。半数幼婴白细胞可<5×109/L,l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较高,l多示预后严重。对气管咳出或吸出物及胸腔穿刺抽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多可获阳性结果,l有诊断意义。
图12-1211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张力性肺脓肿
图12-131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气胸及肺大泡
(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11流感嗜血杆菌肺炎(hemophilus1influenza1pneumonia)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l此菌可分为非荚膜型及荚膜型,l前者一般不致病,l后者以b型(Hib)致病力最强。病变可呈大叶性或小叶性,l但以前者为多。<4岁多见,l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时。近年,l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i免疫抑制剂及院内感染等原因,l发病有上升趋势。临床起病较缓慢,l病程呈亚急性,l病情较重。全身中毒症状重,l面色苍白,l发热、i痉挛性咳嗽、i呼吸困难、i发绀、i鼻翼扇动和三凹征等;肺部有湿啰音或实变体征。易并发脓胸、i脑膜炎、i败血症、i心包炎、i化脓性关节炎、i中耳炎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l可达(20~70)×109/L,l有时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胸部X线表现多样,l可为支气管肺炎、i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l常伴胸腔积液征。
(四)肺炎支原体肺炎11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1pneumonia1MP)的致病菌为肺炎支原体,l它是非细胞内生长的最小微生物,l含DNA和RNA,l无细胞壁。本病占小儿肺炎的20%左右,l在密集人群可达50%。常年皆可发生,l流行周期为4~6年。主要经呼吸道传染,lMP尖端吸附于纤毛上皮细胞受体上,l分泌毒性物质,l损害上皮细胞,l使粘膜清除功能异常,l且持续时久,l导致慢性咳嗽。由于MP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l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l导致多系统免疫损害。
本病不仅见于年长儿,l婴幼儿感染率也高达25%~69%。临床常有发热、i热型不定,l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l有的酷似百日咳,l可咯出粘稠痰,l甚至带血丝。年长儿可诉咽痛、i胸闷、i胸痛等症状,l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婴幼儿则起病急,l病程长、i病情重,l以呼吸困难、i喘憋和双肺哮鸣音较突出,l可闻湿啰音。部分患儿有多系统受累,l如心肌炎、i心包炎、i溶血性贫血、i血小板减少、i脑膜炎、i格林巴利综合征、i肝炎、i胰腺炎、i脾肿大、i消化道出血、i各种皮疹、i肾炎、i血尿、i蛋白尿等。可直接以肺外表现起病,l也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有人认为儿童若发热、i咳嗽,l同时有其他器官受累,l血沉增快,l但中毒症状不重,l应考虑MP感染,l必须进一步作相应实验室检查。
X线改变分为4种:i①以肺门阴影增重为主;②支气管肺炎;③间质性肺炎;④均一的肺实变。临床常表现两个不一致,l咳嗽重而肺部体征轻微;体征轻微但胸片阴影显著。检测血清中支原体IgM抗体有诊断意义。红霉素治疗有效。
(五)衣原体肺炎11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1pneumonia)的致病原因为衣原体,l它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l寄生于细胞内,l含有DNA和RNA,l有细胞膜。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6个月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l可于产时或产后感染,l病理改变特征为间质性肺炎。起病缓慢,l先有鼻塞、i流涕,l而后出现气促和频繁咳嗽,l有的酷似百日咳样阵咳,l但无回声。偶见呼吸暂停或呼气喘鸣。半数病人可有结膜炎。一般无发热(有人认为<6个月的婴儿无热性支气管肺炎应考虑本病),l肺部可闻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呈弥漫性间质浸润和过度充气,l或有片状阴影。肺部体征和X线改变可持续1月以上。
衣原体肺炎常见于>5岁小儿多为轻症。发病隐匿,l体温不高,l1~2周后上感症状逐渐消退,l咳嗽渐重,l可持续1~2个月,l两肺可闻干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单侧肺下叶浸润,l少数呈广泛单侧或双侧肺浸润病灶。可伴发肺外表现,l如结节红斑、i甲状腺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