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儿重心血管疾病体格检查方法
1.一般表现11应从全身的评价开始,l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特别是对有无紫绀、i生长发育异常和呼吸困难的征象予以注意。有紫绀者不仅体格发育落后,l严重时智能发育也可受影响。患儿呼吸多急促,l紫绀在口唇、i指(趾)甲床最明显,l可有杵状指(趾),l一般在紫绀出现后几个月至一年逐渐形成。心力衰竭者肝脏增大,l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并可有全身水肿。体格检查还应注意身体其他部位有无伴随的先天畸形存在,l如白内障、i唇裂、i腭裂,l以及蜘蛛状指(趾)等。皮肤粘膜瘀点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管栓塞的表现,l而皮下小结、i环形红斑是风湿热的表现。
2.全身检查11评价生长发育,l注意特殊面容及全身合并畸形、i精神状态、i体位和呼吸频率。检查口唇、i鼻尖、i指(趾)端等毛细血管丰富部位有无紫绀,l青紫6个月~1年后,l可出现杵状指(趾)。皮肤粘膜瘀点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管栓塞的表现;皮下小结、i环形红斑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注意颈动脉搏动,l肝颈回流征,l肝脾大小、i质地及有无触痛,l下肢有无浮肿。
3.心脏检查
(1)望诊:i心前区有无隆起,l心尖搏动的位置、i强弱及范围。心前区隆起者多示有心脏扩大,l应注意与佝偻病引起的鸡胸相鉴别。正常<2岁的小儿,1,l心尖搏动见于左第四肋间,l其左侧最远点可达锁骨中线外1cm,l5~6岁时在左第五肋间,l锁骨中线上。正常的心尖搏动范围不超过2~3平方厘米,l若心尖搏动强烈、i范围扩大提示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时,l心尖搏动最强点向左下偏移;右心室肥大时,l心尖搏动弥散,l有时扩散至剑突下。心尖搏动减弱见于心包积液和心肌收缩力减弱。右位心的心尖搏动则见于右侧。消瘦者心尖搏动易见,l而肥胖者相反。
图13-411胎儿血液循环示意图
(2)触诊:i进一步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i强弱及范围,l心前区有无抬举冲动感及震颤。左第5~6肋间锁骨中线外的抬举感为左室肥大的佐证,l胸骨左缘第3~4肋间和剑突下的抬举感提示右室肥大。震颤的位置有助于判断杂音的来源。
(3)叩诊:i可粗略估计心脏的位置及大小。
(4)听诊:i注意心率的快慢、i节律是否整齐,l第一、i二心音的强弱,l是亢进、i减弱还是消失,l有无分裂,l特别是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意义更大。P2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l而减弱则支持肺动脉狭窄的诊断;正常儿童在吸气时可有生理性P2分裂,lP2固定性分裂是房间隔缺损的独特体征。杂音对鉴别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有重要意义,l需注意其位置、i性质、i响度、i时相及传导方向。
4.周围血管征11比较四肢脉搏及血压,l如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l下肢血压低于上肢,l提示主动脉缩窄。脉压增宽,l伴有毛细血管搏动和股动脉枪击音,l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