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

炭疽(anthrax)是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l特别是牛、i山羊和绵羊。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及特异的黑痂,l或表现为肺部、i肠道及脑膜的急性感染,l有时伴有炭疽杆菌性败血症。

【病原学】

炭疽杆菌(Bacillus1anthracis)是一种革兰阳性杆菌。在宿主体内形成荚膜,l产生三种毒性蛋白(外毒素),l包括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1angenten,lPA),l水肿因子(edema1factor,lEF)和致死因子(lethal1factor,lLF),l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有氧条件下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体外形成芽孢,l位于细菌中心,l呈卵圆形。可在动物尸体及环境中存活数年。鼠胃肠道外接种1~3天引起死亡。

【流行病学】

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广泛兽类医疗工作的施行,l北美、i西欧和大洋洲兽类及人类炭疽病几乎消失。在发展中国家,l本病仍在流行。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20万例。我国近两年年发病人数为600人次左右。

(一)传染源

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l如牛、i羊、i马、i骆驼等,l其次是猪和狗,l它们的皮、i毛、i肉、i骨粉均可带病原菌。上述动物可因吞食染菌食物而得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可感染。炭疽病人的痰、i粪便及病灶渗出物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附属品或半制成品均可引起皮肤炭疽;因吸入带芽孢的尘埃形成肺炭疽者少见;进食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发生肠炭疽。

(三)人群易感性

工业人群包括参与动物屠宰、i制品加工、i直接接触污染的原料者。农业人群包括动物饲养、i管理、i运输以及兽医及实验室人员等。大部分炭疽病为散发病例,l大规模的流行可能发生。病后可获免疫力。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炭疽杆菌通过皮肤而侵入的机制不清楚。一旦侵入皮下组织,l炭疽芽孢迅速繁殖,l产生外毒素和抗吞噬作用的荚膜物质。毒素引起明显的水肿和组织坏死。局部吞噬细胞吞噬细菌,l使之播散至局部淋巴结,l毒素引起出血、i坏死、i水肿性淋巴结炎和毒血症,l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

炭疽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受侵袭组织和脏器的出血、i坏死和水肿。皮肤炭疽呈痈样肿胀、i焦痂溃疡,l周围为凝固性坏死区。肺炭疽呈小叶出血性肺炎、i纵隔淋巴结炎、i胶胨样水肿。肠炭疽主要病变在回盲部,l表现为出血性炎症和周围高度水肿,l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炎,l腹腔有血性浆液性渗出液。上述病灶内均可检出炭疽杆菌。

【临床表现】

潜伏期因侵入途径不同而有差异。潜伏期一般为1~5天,l也有短至12小时,l长至2周。

(一)皮肤炭疽

95%以上为皮肤炭疽(cutaneous1anthrax),l病变多见于面、i颈、i肩、i手和脚等易接触到污染物裸露部位的皮肤。初为斑疹或丘疹,l次日出现水疱,l内含淡黄色液体,l周围组织硬而肿胀。第3~4天中心呈现出血性坏死而稍下陷,l四周有成群小水泡,l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天坏死区溃破成浅溃疡,l血样渗出物结成硬而黑似炭块状焦痂,l痂下有肉芽组织(即炭疽痈)。焦痂坏死区直径大小不等,l其周围皮肤浸润及水肿范围较大。由于局部末梢神经受压而疼痛不显著,l稍有痒感,l无脓肿形成,l这是皮肤炭疽的特点。此后随水肿消退,l黑痂在1~2周内脱落,l逐渐愈合成疤。病程中常有轻至中度发热、i头痛和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二)肺炭疽

肺炭疽(pulmonary1anthrax)很少见,l通常是致死性的而且诊断极度困难。病初有短期非特异“流感样”表现,l很少有体征。2~4天后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i高热、i发绀、i咯血、i喘鸣、i胸痛和出汗。体检可发现少量湿啰音、i哮鸣音和胸膜摩擦音。X线检查可示纵隔影增宽、i胸腔积液和支气管肺炎征象。较常并发败血症和脑膜炎。

(三)肠道炭疽

极罕见。其症状包括高热、i剧烈腹痛、i腹泻、i呕血、i黑便、i很快出现腹水。有的腹部可有明显的压痛、i反跳痛、i甚至腹肌紧张,l极似外科急腹症。易并发败血症。

(四)口咽部炭疽

表现严重的咽痛、i颈部肿胀、i吞咽困难、i同时有气管压迫和呼吸困难。颈部和颈下淋巴结肿大。

(五)炭疽败血症

常合并于肺、i肠道和严重皮肤炭疽。除原发部位表现外,l全身毒血症状严重,l如高热、i寒战。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脑膜炎,l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增高,l一般为(10~20)×109/L,l甚至达60×109/L以上,l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二)病原学检查

分泌物、i水疱液、i血液、i脑脊液培养阳性是确诊依据。涂片染色可见粗大的革兰阳性杆菌有助于临床诊断。

(三)血清学检查

主要用于炭疽的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抗荚膜抗体和PA外毒素抗体的免疫印迹试验对未及时获得病原学诊断依据的病例是特异和敏感的方法。

(四)动物接种

上述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皮下,l出现局部肿胀、i出血等阳性反应。接种动物多于48小时内死亡。

【诊断】

有比较明确或可疑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i焦痂溃疡等典型临床经过的皮肤炭疽。肺炭疽的出血性肺炎和纵隔影增宽,l肠炭疽的出血性肠炎。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临床诊断。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l肺炭疽和肠炭疽的诊断异常困难。

【鉴别诊断】

皮肤炭疽应同痈、i蜂窝织炎、i恙虫病等鉴别;肺炭疽应与大叶性肺炎、i钩端螺旋体病和肺鼠疫等鉴别;肠炭疽须与出血坏死性肠炎、i肠套叠等鉴别。

【预后】

预后与就诊的早晚有直接关系。炭疽病死率较高,l病死率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五位,l皮肤型炭疽的病死率为5%~11%,l吸入型肺炭疽的死亡率在80%以上,l肠道炭疽的死亡率为25%~75%。未经治疗的皮肤炭疽的病死率约为20%~25%。炭疽败血症病死率为80%~100%。

【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患者应严密隔离,l卧床休息。污染物或排泄物严格消毒或焚毁。多饮水及给以流食或半流食,l对呕吐、i腹泻或进食不足者给予适量静脉补液。对有出血、i休克和神经系统症状者,l应给予相应处理。对皮肤恶性水肿和重症患者,l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l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l每日氢化可的松100~300mg,l分次静滴。皮肤炭疽局部可用1:i2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敷。重度颈部肿胀影响呼吸道通畅者,l可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二)病原治疗

青霉素G是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氨基糖苷类、i红霉素与氯霉素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皮肤型炭疽用青霉素G,l200万U,l每6小时1次,l静脉注射,l疗程7~10天;肺、i胃肠道、i口咽部炭疽和并发脑膜炎者,l推荐大剂量青霉素G,l400万~800万U,l每6小时1次,l静脉滴注。新近证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本病亦有疗效。

【预防】

采取以控制动物炭疽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是最有效的预防途径。

(一)严格管理传染源

对疫区草食动物进行包括动物减毒疫苗接种、i动物检疫、i病畜治疗和焚烧深埋处置等在内的广泛兽类医疗措施。患者严密隔离至治疗痊愈。对工业、i农牧业人群接触的污染物行甲醛消毒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对从事可疑污染物接触人群加强劳动保护。对可疑污染的皮毛原料应消毒后再加工。牧畜收购、i调运、i屠宰加工要有兽医检疫。防止水源污染,l加强饮食、i饮水监督。

(三)保护易感人群

从事畜牧业、i畜产品收购、i加工、i屠宰业、i兽医等工作人员及疫区的人群可用炭疽杆菌活疫苗0.1ml皮肤划痕法接种,l每年1次。俄罗斯以炭疽芽孢疫苗广泛用于动物和人类炭疽的预防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Kalamas1AG.Anthrax.Anesthesiol1Clin1North1Am,l2004,l22(3):i533-540.

2.Meyerhoff1A,lAlbrecht1R,lMeyer1JM,let1al.US1Food1and1Drug1Administration1approval1of1ciprofloxacin1hydrochloride1for1management1of1postexposure1inhalational1anthrax.Clin1Infect1Dis,l2004,l39(3):i303-308.

3.Wenner1KA,lKenner1JR.Anthrax.Dermatol1Clin,l2004,l22(3):i247-256.

4.Eiros1Bouza1JM,lBachiller1Luque1MR,lOrtiz1de1Lejarazu1R.Guidelines1for1clinical1management1of1bioterrorism1bacterial1diseases:ianthrax,lplague,lturalemia1and1brucellosis.An1Med1Interna,l2003,l20(10):i54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