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1cerebrospinal1meningitis,lmeningococcal1meningitis)简称流脑,l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1meningitidis)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i剧烈头痛、i频繁呕吐、i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l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l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菌属,l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l菌体呈肾形或豆形,l直径0.6~1.0μm多呈凹面相对成双排列或四个菌相联。人是本菌惟一的天然宿主,l可从带菌者鼻咽部和患者的血液、i脑脊液、i皮肤瘀点中检出,l在脑脊液中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l仅少数在细胞外。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l营养要求高,l通常用巧克力琼脂平板进行分离。最适生长条件为35℃~37℃、i5%~10%CO2ipH7.4~7.6。低于32℃或高于41℃不能生长。

本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之不同,l分为A、iB、iC、iD、iX、iY、iZ、iE、iW135、iH、iI、iK、iL13个群。根据细菌壁脂蛋白多糖成分不同,l还可进一步分成不同血清亚群。其中以A、iB、iC三群最常见,l占90%以上。

本菌裂解可释放内毒素,l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细菌表面成分也与致病有关,l如菌毛、i外膜蛋白等。菌毛是脑膜炎球菌的黏附器,l可与鼻咽部上皮细胞表面上的特异受体结合,l黏附鼻咽部黏膜细胞,l增强其侵入能力。外膜蛋白(OMP),l特别是OMP5亚类蛋白Opc可介导脑膜炎球菌吸附和侵入宿主表皮和内皮细胞,l在致病和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荚膜具有对抗血清中的备解素和补体的杀菌作用及抵抗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常见菌群中,lC群致病力最强,lB群次之,lA群最弱。本菌可产生自溶酶,l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l不耐热,l温度高于56℃及干燥环境极易死亡。对寒冷有一定的耐受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l如漂白粉、i乳酸等1分钟死亡,l紫外线照射15分钟死亡。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流行期间,l50%以上的正常人鼻腔内可检出脑膜炎球菌,l但无任何临床症状,l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带菌者是造成本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患者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均有传染性,l但多不超过发病后10天,l特别是经抗菌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l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远不如带菌者重要。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l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i喷嚏等形成的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2米以内的接触者均有被感染的危险。由于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l故很少间接传播。但密切接触如同睡、i怀抱、i喂奶、i接吻等,l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本病有重要意义。

(三)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l易感人群感染后60%~70%为无症状带菌者,l约30%为上呼吸道感染型和出血点型,l仅约1%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从母体获得免疫、i成人因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人感染后可对本菌群产生持久免疫力,l各菌群间有交叉免疫,l但不持久。

(四)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l但有明显季节性,l多发生在冬春季,l3~4月为高峰。呈世界性分布。发达国家年平均发病率1~5/10万,l流行时增高。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发病率最高,l年平均发病率为70/10万左右。国内调查显示流行期间A群带菌率与流脑发病率呈平行关系,l是主要流行菌株。而在非流行期间的带菌菌群以B和C群为主。由于普遍进行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菌苗预防接种,l某些地区B群流行呈上升趋势。C群为散发菌株,l近年已见暴发流行的报告。最近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显示2004年冬季以来,l全国流脑发病例数较往年明显增加,l死亡率也高于往年。这次流行的特点是主要流行菌株为C群,l流行地域广,l发病地点多为中小学校,l发病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20世纪90年代,l欧美的散发病例主要由B群感染,l暴发病例多为C群感染。最近在非洲的一些地区出现W135群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病例。人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l但随着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加,l本病呈周期性流行。一般每3~5年小流行,l7~10年大流行。在我国,l每次流行基本上是从北方向南方扩散,lA群不同优势亚型轮流出现。在易感者中普遍进行A群脑膜炎双球菌多糖菌苗预防接种地区发病率逐年下降,l且打破了周期性流行。近年来,l来自偏僻地区流动人口增加,l城镇发病年龄组发生变化。流行年发病人群在向高年龄组推移。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患者发病要经过感染和致病两个阶段。人类上呼吸道是脑膜炎双球菌性一的自然生存环境,l其中主要的是鼻咽部黏膜表面环境。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或一时性下降,l细菌通过菌毛黏附于鼻咽部无纤毛上皮细胞表面,l在黏附因子(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的作用下进入鼻咽部无纤毛上皮细胞,l到达黏膜下层,l菌体的脂低聚糖、i肽聚糖及其他毒素使组织细胞溶解,l然后黏膜下的细菌进入毛细血管和小动脉,l侵入血液循环,l形成短暂菌血症。临床上,l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症状,l如皮肤出血点。

仅少数患者由于缺乏特异性抗体,l细菌通过自身荚膜多糖所具有的抗吞噬屏障作用避免自身被宿主清除,l发展为败血症。这时,l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l迅速繁殖并释放内毒素,l通过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l引起局部出血、i坏死、i细胞浸润及栓塞,l临床可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l其释放的内毒素作用于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使其释放出细胞因子(TNF-α、iIFN-γ)、i前列腺素和自由基(H2O2iO和NO)。这些物质损害血管内皮细胞,l使血管出现炎症并加速血小板沉积,l构成了微循环障碍及DIC形成的病理生理。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的严重微循环障碍,l致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l导致感染性休克及酸中毒,l也可引起内脏广泛出血。由于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内毒素作用,l胶原暴露及内外凝血系统被激活,l加之血小板的凝集、i破坏和凝血物质的大量消耗,l而引起DIC及继发纤溶亢进,l加重微循环障碍、i出血及休克。还可因皮肤、i内脏广泛出血,l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脑膜炎球菌随血液循环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细菌黏附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l然后进入蛛网膜下腔,l在脑脊液中释放内毒素和肽聚糖。内毒素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i巨噬细胞、i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l使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i血管脂类和自由基等与炎症有关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白细胞黏附受体,l促使白细胞与血管壁黏附,l释放蛋白溶解酶,l破坏内皮细胞间的联接,l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l使白细胞及血浆蛋白大量渗入脑脊液中,l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介质可引起脑血管微循环障碍,l导致脑血管痉挛、i缺血及出血。由白细胞释放的酶可进一步加剧脑膜的炎症。严重脑水肿时,l脑组织可向颅内小脑幕裂孔及枕骨大孔突出形成脑疝,l而出现昏迷加深、i瞳孔变化及呼吸衰竭。患者迅速死亡。

最近实验研究发现本病预后还与下面因素有关。脑膜炎双球菌基因突变影响其致病力;人类脑膜细胞内早期特异性基因表达状态决定细胞保护效应;宿主的遗传因素(包括基因缺陷、iγ-干扰素受体基因突变、i吞噬细胞FcyRIIAR131等位基因缺失等)变化和免疫功能改变(补体减少、i备解素缺乏等)可导致致命的感染。

(二)病理解剖

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l血管壁炎症、i坏死及血栓形成和血管周围出血。皮肤黏膜发生局灶性出血,l而肺、i心、i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等组织器官可有广泛出血。

脑膜炎期主要病变部位在软脑膜和蛛网膜,l表现为脑膜血管充血、i出血、i炎症和水肿,l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大量纤维蛋白、i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l引起脑脊液混浊。也可引起由颅底部炎症、i粘连造成的视神经、i外展神经、i动眼神经、i面神经或听神经等脑神经损害,l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暴发型脑膜脑炎型病变主要在脑实质,l引起脑组织坏死、i充血、i出血及水肿,l颅内压显著升高,l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慢性患者可引起脑室孔阻塞,l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l引起脑积水。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10天,l一般为2~3天。按病情分如下各型各期:i

(一)普通型

最常见,l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11患者主要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l如低热、i咽痛、i咳嗽、i鼻塞等。持续1~2天。但因发病急、i进展快,l此期常被忽视。

2.败血症期11多数起病后迅速出现此期表现。高热、i寒战,l体温迅速达40℃左右,l伴明显毒血症症状,l如头痛、i全身不适及精神萎靡等。幼儿常表现哭闹、i拒食、i烦躁不安、i皮肤感觉过敏及惊厥等。约70%~90%患者可有皮肤、i眼结膜或软腭黏膜的瘀点、i瘀斑,l大小1~2mm至1~2cm,l开始为鲜红色,l以后为紫红色,l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l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少数患者脾大。持续1~2天后进入脑膜炎期。

3.脑膜炎期11此期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及毒血症症状外,l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l频繁呕吐,l呈喷射状,l烦躁不安,l可因神经根受刺激而出现颈项强直、i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l重者可有谵妄、i神志障碍及抽搐。有些婴儿脑膜刺激征缺如,l前囟未闭者常可突出对诊断有很大意义。但应注意因频繁呕吐、i失水等可造成前囟下陷。患者通常在2~5天内进入恢复期。

4.恢复期11经治疗后,l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l皮肤瘀点、i瘀斑消失,l大瘀斑中央坏死部位可形成溃疡,l以后结痂而愈。其他症状逐渐好转,l神经系统检查均恢复正常。病程中约10%患者可出现口周单纯疱疹。患者一般在1~3周内痊愈。

(二)暴发型

少数患者起病急骤,l病势凶险,l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小时内危及生命,l病死率高。儿童多见。可见如下各型:i

1.休克型11旧称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s1Syndrome)。起病急骤,l高热、i寒战,l严重者体温不升,l伴头痛、i呕吐,l短时间内出现全身皮肤、i黏膜广泛瘀点及瘀斑,l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随后出现面色苍白、i四肢末端厥冷、i发绀、i皮肤呈花斑状,l脉搏细数甚至触不到,l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可伴有呼吸急促,l少尿或无尿,l甚至昏迷。但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1intravascular1coagulation,lDIC)。脑脊液检查大多澄清,l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血培养脑膜炎球菌多为阳性。尸检病例均可发现肾上腺出血,l此型患者都存在肾上腺功能的不足。

2.脑膜脑炎型11主要表现为脑膜及脑实质损害,l常于1~2天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除高热、i头痛、i呕吐外,l意识障碍加深,l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可有反复惊厥,l锥体束征阳性。也可有血压升高,l心率减慢,l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l眼底检查可见静脉迂曲及视盘水肿等脑水肿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疝,l常见的是枕骨大孔疝,l系因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而压迫延髓,l表现为昏迷加深,l瞳孔散大,l肌张力增高,l上肢多呈内旋,l下肢呈伸直强直,l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l表现为呼吸速率和节律异常,l可有抽泣样呼吸或呼吸暂停等异常呼吸。也可有天幕裂孔疝,l为颞叶海马回或钩回嵌入天幕裂孔,l致脑干和动眼神经受压,l表现为昏迷,l同侧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l眼球固定或外展,l对侧肢体瘫痪。均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当脑脊液中检出细菌,l而细胞数却无明显增加者预后不良。

3.混合型11以上两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l病情极重,l治疗困难,l病死率高。

(三)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l临床表现为低热,l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l皮肤黏膜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无明显变化,l咽培养可有病原菌。

(四)慢性败血症型

罕见。多见于成人,l表现为间歇性发热,l反复出现皮肤瘀点或皮疹,l关节痛,l少数患者脾大,l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l但一般状态良好。需反复多次血培养或瘀点涂片检查才可检到病原菌。易误诊及漏诊。少数患者发生脑膜炎或心内膜炎导致病情恶化。

婴幼儿流脑的特点:i婴幼儿颅骨骨缝及囟门未闭合,l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l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拒食、i呕吐、i腹泻等消化道症状,l有烦躁不安、i尖声哭叫、i惊厥及囟门隆起,l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老年流脑特点有:i①暴发型发病率较高,l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i血中备解素不足、i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加有关;②临床症状重,l大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i明显的意识障碍和皮肤黏膜瘀点、i瘀斑;③预后差,l热程长达10天左右,l多数患者出现并发症及夹杂症,l病死率高;④机体反应差,l病情重者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l多在20×109/L以上,l中性粒细胞也明显增高。并发DIC者血小板减少。

(二)脑脊液检查

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见脑脊液压力升高,l外观混浊,l白细胞数明显升高达1000×106/L以上,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l蛋白质含量增高,l糖及氯化物明显减低。但发病开始1~2天或败血症休克型患者,l脑脊液检查除颅压可增高外,l其他检查均可无明显改变。如临床上表现为脑膜炎,l而病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l则应于12~24小时后,l再检查脑脊液,l以免漏诊。

(三)细菌学检查

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1.涂片11在皮肤瘀点处刺破,l挤出少量组织液做涂片及染色,l细菌阳性率约为60%~80%。在给予抗生素治疗早期也可获得一定的阳性结果。此法简便易行,l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取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做涂片染色,l有脑膜炎症状患者检测阳性率约50%,l而无脑膜炎症状患者检测阳性率小于25%。

2.细菌培养11可取血液、i皮肤瘀点刺出液或脑脊液检测,l但阳性率较低,l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检测。如细菌培养阳性,l则须做药物敏感试验。

(四)血清免疫学检测

多应用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l细菌学检查阴性者,l可协助确诊。

1.特异性抗原11可用对流免疫电泳法、i乳胶凝集试验、i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i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早期血及脑脊液中的细菌抗原。上述方法灵敏、i特异、i快速,l有助于早期诊断。

2.特异性抗体11可用间接血凝法、i杀菌抗体试验、iELISA及RIA法检测,l阳性率约在70%左右。尤其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SPRIA)可定量检测A群脑膜炎球菌特异性抗体,l阳性率可高达90%,l明显高于其他方法。但因抗体多在发病1周后开始升高,l故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五)其他

1.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11流脑患者明显增高,l且与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平行。此项检测更敏感,l早期脑脊液检查尚正常时此项检测即可升高,l恢复期可正常。故有助于早期诊断、i鉴别诊断、i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2.核酸检测11应用PCR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或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的DNA特异片段是更敏感的方法,l且不受早期抗生素治疗的影响。最近,l可应用PCR方法对细菌进行分型。

【并发症】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l并发症及后遗症均已少见。

可出现中耳炎、i化脓性关节炎、i心内膜炎、i心包炎、i肺炎等并发症。

【后遗症】

可出现硬膜下积液、i脑积水、i脑神经损害而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i耳聋及失明等,l也可有肢体瘫痪、i癫癎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l主要由脑及周围组织粘连所致,l因缺血、i坏死,l可引起皮肤、i肢体及指趾的永久性损伤。

【诊断】

冬春季,l在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地区,l儿童突发高热、i剧烈头痛、i频繁呕吐、i皮肤黏膜瘀点、i瘀斑及脑膜刺激征。应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当患者迅速出现脑实质损害或感染性休克临床症状时提示暴发型,l应引起重视。

【鉴别诊断】

1.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11除通过肺炎链球菌脑膜炎、i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i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等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外,l确诊有赖于细菌学证实。

2.流行性乙型脑炎11鉴于严格的季节性、i以脑实质损伤为主的临床表现、i脑脊液检查呈浆液性改变特点和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做诊断。

3.败血症休克型须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鉴别。后者可有原发病灶,l发病无季节性。确诊则有赖于血培养检出致病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流行性乙型脑炎、i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脑膜炎主要鉴别见下表。

另外,l还须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进行鉴别。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常继发于肺炎、i中耳炎,l以2岁以下幼儿和老年人多见。葡萄球菌脑膜炎常继发于皮肤感染、i败血症。流感杆菌脑膜炎多发生于2岁以内婴幼儿。大肠杆菌脑膜炎常见于新生儿。上述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均无明显的季节性,l瘀点、i瘀斑也少见。血液及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预后】

本病普通型经及时诊断,l合理治疗,l多不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暴发型病死率较高,l其中脑膜脑炎型及混合型预后极差。小于1岁的婴幼儿及老年人预后差。但如能早期诊断,l及时予以综合治疗,l病死率可显著下降。血小板减少、i抗凝血酶减少、iPAI-1升高和C反应蛋白降低均与预后不佳有关。

【治疗】

(一)普通型

1.一般治疗11强调早期诊断,l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护,l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证足够液体量及电解质。做好护理,l保持皮肤清洁,l防止瘀斑破溃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l预防并发症。

2.病原治疗11一日高度怀疑脑膜炎球菌感染,l应在30分钟内给予抗菌治疗。尽早、i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是病原治疗的原则。近年来,l脑膜炎球菌已出现耐药菌株,l应引起注意。常选用以下抗菌药物。

(1)青霉素G(penicillin1G):i至目前,l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仍是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l国内尚未发现明显的耐药。虽然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l而且发生脑膜炎也仅有10%~30%药物能透过,l可是加大药物剂量可使脑脊液中药物达到治疗的有效浓度,l得到良好疗效,l尤其用于败血症患者疗效更佳。剂量成人每日20万U/kg,l儿童20万~40万U/kg,l分次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l疗程5~7天。

(2)头孢菌素:i最近西班牙报告青霉素耐药菌株感染,l已引起临床上的关注。脑膜炎球菌耐青霉素的基础在于细菌的内膜酶-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1protein,lPBP’s)的变异,l特别是PBP2的变异降低了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与这些酶的亲和力。通常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上述耐药菌株是有效的。如头孢曲松(ceftriaxone)等,l此类药物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l易透过血脑屏障,l且不良反应小。适用于不能用青霉素G或氯霉素的患者及青霉素耐药菌株感染患者。

(3)氯霉素(chloromycetin):i对脑膜炎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l且易通过血脑屏障,l脑脊液浓度为血浓度的30%~50%。剂量成人每日2~3g,l儿童50mg/kg,l分次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l症状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肉注射,l疗程5~7天。但须注意其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作用,l故一般不首选。儿童不推荐应用。只是在不宜用磺胺和青霉素的患者,l或病情危重需要用2种抗菌药物以及病原难以确定的化脓性脑膜炎才选用。目前越南和法国发现其耐药菌株。

(4)磺胺嘧啶:i在脑脊液中浓度高,l仅约10%的耐药菌株,l但本药对败血症期患者疗效欠佳,l有较大的不良反应,l故一般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i轻症患者或流行期间大面积治疗者。磺胺嘧啶(sulfadiazine,lSD)剂量成人每日6~8g,l小儿75~100mg/kg,l分4~6次口服,l同时须口服碳酸氢钠,l也可肌内注射、i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11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及应用退热药物,l如有颅压升高,l可用20%甘露醇1~2g/kg脱水降颅压,l每间隔4~6小时1次,l静脉快速滴入,l其间可与高渗葡萄糖交替应用。

(二)暴发型

1.休克型

(1)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i可用青霉素G,l剂量每日20万~40万U/kg,l用法同前。休克型不宜应用磺胺类药物,l如发现为青霉素耐药菌株感染必须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2)迅速纠正休克:i在纠正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l如休克仍无明显好转,l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临床上采用解痉药物,l同时给予补充血容量以防止或逆转休克。山莨菪碱具有解除血管痉挛,l改善微循环作用。山莨菪碱每次0.3~0.5mg/kg,l重者可用1mg/kg,l每隔10~15分钟静脉推注1次,l用至颜面潮红,l四肢温暖,l血压上升,l减少剂量及延长注射间隔时间而逐渐停用。在经过上述处理后,l如休克仍未纠正,l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一般首选多巴胺,l剂量为每分钟2~6μg/kg,l根据治疗反应调整速度和浓度。其他还有间羟胺、i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i可短期应用,l减轻毒血症,l稳定溶酶体,l也可解痉、i增强心肌收缩力及抑制血小板凝集,l有利于纠正休克。可用氢化可的松,l成人每日100~500mg,l儿童8~10mg/kg,l休克纠正即停用,l一般应用不超过3天。

(4)DIC治疗:i当患者皮肤瘀点、i瘀斑不断增加,l迅速融合成片,l并有血小板明显减少,l应及早应用肝素治疗,l剂量每次0.5~1mg/kg,l加入10%葡萄糖100m1内静脉滴注,l4~6小时可重复1次,l多数患者应用1~2次即可见效而停用。同时应输入新鲜血、i血浆或纤维蛋白原、i凝血酶原复合物,l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

(5)保护重要脏器功能:i心率明显增快时可用强心剂。

2.脑膜脑炎型

(1)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i用法与休克型同。

(2)减轻脑水肿及防止脑疝:i为提高存活率,l本型患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颅压增高,l及时脱水治疗,l防止脑疝及呼吸衰竭。可用20%甘露醇,l用法同前述。如症状严重,l可交替加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推注,l直到颅内高压症状好转,l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

(3)肾上腺皮质激素:i除前述作用外,l还有减轻脑水肿降颅压作用。常用地塞米松,l成人每日10~20mg,l儿童0.2~0.5mg/kg,l分1~2次静脉滴注。

(4)呼吸衰竭治疗:i注意患者体位及吸痰,l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可予吸氧。出现脑水肿应用脱水治疗,l同时可应用山梗菜碱、i二甲弗林等呼吸兴奋剂。经治疗呼吸衰竭症状仍不见好转或加重,l甚至可能发生呼吸停止时,l应尽早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

(5)高热及惊厥处理:i及时采用物理及药物降温,l并及早应用镇静剂。必要时行亚冬眠疗法。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及早发现患者,l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l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l以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

(二)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l保持室内通风。儿童不去流脑患者家,l并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及集体单位如有本病发生及流行,l应及早隔离患者。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1.菌苗预防注射11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对象,l由农村入伍的新兵,l由农村进城的人员,l有免疫缺陷者都应给予预防接种。国内多年来应用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l保护率达90%以上,l使我国流脑发病率大大下降,l剂量为0.5ml皮下注射1次。无明显不良反应。国外已制备A-C结合菌苗和含A、iC、iY和W-135群多糖菌苗,l也有很高的保护率。针对已有的B群菌苗抗体反应低,l研制的B群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或大肠杆菌Polysialic酶纯合的菌苗和DNA重组B群疫苗,l已获得较好的保护作用。

2.药物预防11对密切接触者可用复方磺胺甲恶唑,l成人每日2g,l儿童50~100mg/kg,l连用3天。也可用利福平,l成人每日600mg,l儿童5~10mg/kg,l2次服用,l连服3天。

参考文献

1.于岩岩.脑膜炎球菌感染.见:i斯崇文,l贾辅忠,l李家泰主编.感染病学.北京:i人民卫生出版社,l2004.498-504.

2.MunfordRS.Meningococcal1infections.In:iBsaunwaldE,lFauci1AS,lKasper1DL,leds.Harrison’s1Principles1of1Internal1Medicine.15thlNew1York:iMC1Graw-Hill,l2001,l927-1931.

3.Wells1DB,lTiahe1PJ,lWooldridqe1KG,let1al.Differential1gene1expression1during1meninqeal1meninqococcal1interaction:ievidence1for1self-defense1and1early1release1of1cytokines1and1chemokines.Infect1Immun,l2001:i2718-2722.

4.Ouedraogo-Traore1R,lHoiby1EA,lSanou1I,let1al.Molecular1characteristics1of1Neisseria1meningitidis1strains1isolated1in1Burkina1Faso1in12001.Scand1J1Infect1Dis,l2002,l34:i80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