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1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l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中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病人有发热,l腹泻或脓血便,l肝肿大与压痛,l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晚期则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l可发展为肝硬化、i巨脾与腹水。有时可发生血吸虫病异位损害。

能寄生于人的血吸虫主要有五种,l即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1mansoni)、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i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i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与湄公血吸虫(S.mekongi)。全球75个国家有一种或多种血吸虫病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l6亿人口受血吸虫感染威胁,l约2亿人受感染。流行区分布于非洲、i亚洲与拉丁美洲。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中国、i菲律宾与印尼。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省、i市、i自治区。在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病。20世纪50年代我国约有1000万人受感染。根据2002年的统计,l在我国,l血吸虫病病人数为81万,l其中晚期病人为2.6万人。

【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l雌雄异体。合抱的雌雄成虫在小静脉分支内交配产卵,l一条雌虫每日可产卵1000个左右。虫卵在血管内发育成熟,l内含毛蚴。大部分虫卵滞留于宿主肝脏及肠壁内,l部分虫卵可借助毛蚴的溶组织作用和肠的蠕动,l从肠壁穿破血管,l随粪便排至体外。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入水后,l在适宜温度(25℃~30℃)下孵出毛蚴,l毛蚴又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l经过母胞蚴和子胞蚴二代发育繁殖,l约7~8周后即有尾蚴不断逸出,l每日数十条至百余条不等。尾蚴从螺体逸出随水流在水面漂浮游动,l或存活于岸上青草露水中。当人、i畜接触疫水时,l尾蚴在极短时间内借助溶组织作用从皮肤或黏膜侵入。进入表皮后脱去尾部后变为童虫。童虫侵入真皮层的淋巴管或微小血管至静脉系统,l然后随血液循环经肺而最终到达肝脏,l约30天左右在肝内发育为成虫,l又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中定居、i产卵,l完成其生活史。从尾蚴经皮肤感染至交配产卵最短需要23~35天,l一般为30天左右。有些成虫在宿主体内生存2~3年后即死亡,l但有些成虫则可在病人体内存活30年以上。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l人是终宿主,l钉螺是必需的惟一中间宿主。除人以外,l自然界中尚有41种哺乳动物可以作为日本血吸虫的储存宿主。家畜,l如牛、i猪、i羊、i狗、i猫等,l一方面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危害,l另一方面排出虫卵,l污染水源,l增加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和防治工作的困难。

【流行病学】

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出土女尸的内脏中就发现有血吸虫卵,l因此,l本病在我国已经有大约2000年以上的历史。

(一)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种类较多,l主要有牛、i猪、i犬、i羊、i马、i狗、i猫及鼠类。传染源视流行地区而异,l在水网地区是以病人为主;湖沼地区除病人外,l感染的牛与猪也是重要传染源;而山丘地区野生动物,l如鼠类也是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下述三个条件:i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l钉螺的存在、i孳生,l以及人体接触疫水。

1.粪便入水11病人的粪便可以各种方式污染水源,l如河、i湖旁设置厕所,l河边洗刷马桶等。患血吸虫病的牲畜随地大便亦可污染水源。

2.钉螺孳生11钉螺是日本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l水陆两栖,l生活在水平面上下,l孳生在土质肥沃、i杂草丛生、i潮湿的环境中。它可随着水草、i牲畜以及人的鞋夹带等方式扩散至远处,l寒冷的冬季在地面荫蔽处蛰伏越冬,l并能深入地缝数厘米。钉螺感染的阳性率以秋季为高。

3.接触疫水11本病感染方式可因生产(捕鱼、i种田等)或生活(洗涤、i洗手洗脚、i戏水等)而接触疫水,l遭致感染。饮用生水,l尾蚴也可自口腔黏膜侵入。赤足行走在河边也有感染的可能。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l患者的年龄、i性别、i职业分布均随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l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l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l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l无免疫力的非流行区的人如遭受大量尾蚴感染,l则呈暴发流行。儿童初次大量感染也常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四)地理分布

除我国外,l日本、i菲律宾、i印度尼西亚、i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有本病流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i浙江、i安徽、i江西、i湖北、i湖南、i广东、i广西、i福建、i四川、i云南及上海等12个省、i市、i自治区。根据地形、i地貌、i钉螺生态及流行特点,l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湖沼、i水网和山丘三种类型。疫情以湖沼区为重,l钉螺(Oncomelania)成片分布江、i浙两省,l随河沟成网状分布;山丘型见于各省,l钉螺面积和病人较少,l呈点状分布,l给防治工作造成困难。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血吸虫尾蚴、i幼虫、i成虫、i虫卵对宿主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幼虫表面存在C3激活剂,l能促使补体旁路激活,l产生趋化因子和免疫黏附,l吸引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l并诱导T细胞与B细胞活化,l引起局部炎症,l此种炎症反应兼有速发与迟发两型变态反应的成分。幼虫移行过程中,l其体表抗原决定簇逐渐向宿主抗原转化,l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l因此不引起严重组织损伤或炎症。成虫表膜具抗原性,l可激发宿主产生相应抗体,l直接作用于新入侵的童虫,l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成虫肠道及器官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作为循环抗原,l可与相应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于血液或沉积于器官,l引起免疫复合物病变。虫卵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l由含有毛蚴的虫卵,l通过卵壳上微孔释放可溶性虫卵抗原,l使T淋巴细胞致敏,l释放各种淋巴因子,l吸引大量大单核细胞、i嗜酸性粒细胞等,l形成虫卵肉芽肿。在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中可检测出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l系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l称为Hoeplli现象。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嗜异抗体的阳性率甚高,l故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而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则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即病人门静脉血管内仍有成虫寄生,l对再感染有一定免疫力,l但这种免疫力无损于体内的成虫。这种免疫称为带虫免疫。实验证明,l血吸虫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l由于其抗原伪装,l可逃避机体免疫的攻击而长期寄生。血吸虫病引起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产生的。可溶性虫卵因子、i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均产生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l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血吸虫性纤维化胶原类型主要是Ⅰ、i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

(二)病理过程

虫卵肉芽肿反应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但自尾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产卵,l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1.第一阶段11尾蚴钻入皮肤部位,l其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和其死亡后的崩解产物,l可引起组织局部周围水肿,l毛细血管扩张、i充血,l白细胞、i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l局部发生红色丘疹,l称“尾蚴性皮炎”,l常持续1~3天后消退。

2.第二阶段11幼虫随血流入右心而达肺,l部分经肺毛细血管可穿破血管引起组织点状出血及白细胞浸润,l严重时可发生“出血性肺炎”。

3.第三阶段11成虫及其代谢产物仅产生局部轻微静脉内膜炎,l轻度贫血,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虫体死后可引起血管壁坏死和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性脉管炎,l较轻微,l不造成严重病理损害。而虫卵才是引起本病病理损害的主要因素,l形成典型的虫卵肉芽肿。

(三)病理改变

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沉积于肠壁黏膜下层,l顺门静脉血流至肝内分支,l故病变以肝与结肠最显著。

1.结肠11病变以直肠、i乙状结肠、i降结肠为最重,l横结肠、i阑尾次之。早期为黏膜充血水肿、i片状出血,l黏膜有浅表溃疡等。慢性患者由于纤维组织增生,l肠壁增厚,l可引起息肉和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l淋巴结肿大与网膜缠结成团,l形成痞块,l可诱发肠梗阻。虫卵沉积于阑尾,l易诱发阑尾炎。

2.肝脏11早期肝脏明显充血,l肿胀,l表面光滑,l有黄褐色粟粒样虫卵结节,l晚期肝内门静脉分支的虫卵结节形成纤维组织,l呈典型的干线状纤维化。因血循环障碍,l导致肝脏萎缩,l表面有大小不等结节,l凹凸不平,l形成肝硬化。由于门静脉血管壁增厚,l门静脉细支发生窦前性阻塞,l引起门静脉高压,l致使腹壁、i食管、i胃底静脉曲张,l易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3.脾脏11早期轻度充血、i水肿、i质软,l晚期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i脾淤血、i组织增生、i纤维化、i血栓形成,l呈进行性增大,l可出现巨脾,l继发脾功能亢进。

4.异位损害11指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以肺与脑较为多见。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脑部病以颞叶与顶叶的虫卵肉芽肿为多,l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内。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l80%患者为30~60天,l平均为40天。感染重则潜伏期较短,l感染轻则潜伏期较长。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l轻重不一。由于感染的程度、i时间、i部位和病程的不同,l临床表现各异。我国现将血吸虫病分以下四型。

(一)急性血吸虫病

发生于夏秋季,l以7~9月为常见。男性青壮年与儿童居多。患者常有明确疫水接触史,l如捕鱼、i摸蟹、i游泳等,l常为初次重度感染。约半数患者在尾蚴侵入部位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l2~3天内自行消退。

1.发热11患者均有发热。热度高低及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l轻症发热数天,l一般2~3周,l重症可迁延数月。热型以间歇型、i弛张型为多见,l早晚波动很大,l温差可相差5℃左右。一般发热前少有寒战。高热时偶有烦躁不安等中毒症状,l热退后感觉良好。重症可有缓脉,l出现消瘦、i贫血、i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甚至死亡。

2.过敏反应11除皮炎外还可出现荨麻疹,l血管神经性水肿,l淋巴结肿大,l出血性支气管哮喘等均可能发生。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l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消化系统症状11发热期间,l多伴有食欲减退,l腹部不适,l轻微腹痛、i腹泻、i呕吐等。腹泻一般每日3~5次,l个别可达10余次,l初为稀水便,l继则出现脓血、i黏液,l粪检易找到虫卵,l孵化阳性率高。热退后腹泻次数减少。危重患者可出现高度腹胀、i腹水、i腹膜刺激征。经治疗退热后6~8周,l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或消失。

4.肝脾大1190%以上患者肝大伴压痛,l左叶肝大较显著。半数病人轻度脾大。

5.其他11半数以上病人有咳嗽、i气喘、i胸痛。危重病人咳嗽较重、i咳血痰,l并有胸闷、i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多在感染后两周内出现。另外,l重症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i心肌受损、i重度贫向、i消瘦及恶病质等,l亦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

(二)慢性血吸虫病

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在急性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l病程经过半年以上,l称慢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以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为主。

1.无症状型11轻型感染者大多无症状,l仅粪便检查中发现虫卵,l或体检时发现肝大,lB超检查可呈网络样改变。

2.有症状型11主要表现为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两者可同时出现在一患者身上,l亦可仅以一种表现为主。最常见症状为慢性腹泻,l脓血黏液便,l这些症状时轻时重,l时发时愈,l病程长者可出现肠梗阻、i贫血、i消瘦、i体力下降等。重者可有内分泌紊乱、i性欲减退,l女性有月经紊乱、i不孕等。早期肝大、i表面光滑,l质中等硬。随病程延长进入肝硬化阶段,l肝大、i质硬、i表面不平,l有结节。脾脏逐渐增大,l超过肝脏。下腹部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痞块,l系增厚的结肠系膜、i大网膜和肿大的淋巴结,l因虫卵沉积引起的纤维化,l粘连缠结所致。

(三)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后,l未经及时抗病原治疗,l虫卵损害肝脏较重,l发展成肝硬化,l有门静脉高压,l脾显著肿大和临床并发症。病程多在5~15年以上。儿童常有生长发育障碍。根据患者受累脏器病变程度的不同,l又可分为以下4型。同一病人可具有二、i三个型的主要表现。

1.巨脾型11是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表现,l约占70%。脾脏进行性肿大,l下缘可达盆腔,l表面光滑,l质坚硬,l可有压痛,l经常伴有脾功能亢进征。肝脏因硬化逐渐缩小,l有时尚可触及。因门静脉高压,l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l易诱发腹水。

2.腹水型11是严重肝硬化的重要标志,l约占25%。腹水可长期停留在中等量以下,l但大都进行性加剧,l以致腹部极度膨隆,l下肢高度浮肿、i呼吸困难,l难以进食,l腹壁静脉怒张,l脐疝和巨脾。每因上消化道出血,l促使肝衰竭,l肝昏迷或感染败血症死亡。

3.结肠肉芽肿型11以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病程3~6年以上,l亦有10年者。患者经常腹痛、i腹泻、i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现,l有时水样便、i血便、i黏液脓血便,l有时出现腹胀、i肠梗阻。左下腹可触及肿块,l有压痛、i纤维结肠镜下可见黏膜苍白,l增厚,l充血水肿,l溃疡或息肉,l肠狭窄,l较易癌变。

4.侏儒型11极少见。为幼年慢性反复感染,l引起体内各内分泌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l功能减退,l以垂体前叶和性腺功能不全最为常见。患者可有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的其他表现外,l尚有身材矮小,l面容苍老,l生长发育低于同龄人,l性发育迟缓,l但智力多正常。

(四)异位血吸虫病

1.肺型血吸虫病11肺型血吸虫病为最常见的血吸虫异位病之一,l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l为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呼吸道症状大多轻微,l且常被全身症状所遮盖,l表现为轻度咳嗽与胸部隐痛、i痰少,l咯血罕见。肺部体征也不明显,l有时可闻干、i湿啰音,l但重型患者肺部有广泛病变时,l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弥漫云雾状、i点片状、i粟粒样浸润阴影,l边缘模糊,l以位于中下肺野为多,l肺部病变经病原学治疗后3~6个月内逐渐消失。血吸虫导致机体肺部病变主要由于虫卵在肺组织的沉积所致,l而尾蚴经肺移行时可导致肺组织的出血和损害,l并可产生大量异性蛋白引起过敏反应。

2.脑型血吸虫病11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l均以青壮年患者多见,l发生率约1.7%~4.3%。临床表现酷似脑膜脑炎,l常与肺部病变同时发生,l出现意识障碍、i脑膜刺激征、i瘫痪、i抽搐、i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等临床表现。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或有蛋白质与白细胞轻度增多。慢性型的主要症状为癫癎发作,l尤以局限性癫癎为多见。颅脑CT扫描显示病变常位于颞叶,l亦可见于枕叶,l为单侧多发性高密度结节阴影。血吸虫卵经动脉系统,l尤以存在肺动静脉瘘时,l经Baton静脉丛退化静脉进入脑内或因幼虫的异位移行进入脑内,l在脑静脉内发育为成虫、i排卵,l引起血吸虫卵异位性损害,l因而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3.肺、i脑以外异位血吸虫病11血吸虫异位损害除最常见的肺血吸虫病和脑血吸虫病外,l血吸虫的虫卵及虫体还可在机体的其他脏器及组织寄生并发生病变。

(1)胃血吸虫病11由于静脉系统压力改变,l虫卵经胃冠状静脉及胃幽门静脉逆流沉积于胃幽门静脉或胃左静脉的起始端,l形成肉芽肿,l虫卵结节阻塞门静脉分支末梢或机械压迫,l理化刺激和免疫变态反应,l导致胃壁病变。多发于中年以上慢性血吸虫病男性患者,l病变多见于胃窦、i幽门部,l常可引起幽门不完全性梗阻;消化性溃疡症状较为突出,l出血率高,l多数表现为黑粪,l严重者可出现大量呕血而致休克;癌变率高;内镜下以胃窦部溃疡多见,l而其特征与消化性溃疡无明显差别,l常累及幽门管而致幽门管变形;胃血吸虫病常与胃溃疡及胃癌同时存在,l它们之间似有一定的联系。

(2)胆囊血吸虫病1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l行胆囊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均见黏膜萎缩,l肌层轻度纤维组织增生,l全层有较多淋巴细胞、i浆细胞浸润,l肌层内可见钙化血吸虫卵沉积。血吸虫尾蚴随体循环的途径,l胆囊感染血吸虫应该是多见的。因在术前无法确诊,l只能在术后经病理检查才偶然发现,l是极少发现胆囊血吸虫病的原因。

(3)肾性血吸虫病11血吸虫卵偶然可异位沉着于肾,l产生散在性虫卵肉芽肿,l但并不导致弥漫性肾损害,l一般在尸检中才能发现,l且无临床症状。另一种情况,l肾并无虫卵沉着,l却存在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损害。免疫病理研究表明,l这是一种血吸虫病免疫复合物性肾损害。

(4)阑尾血吸虫病11阑尾血吸虫病在流行区较为多见,l约占手术送检的6.67%。血吸虫病变在肠腔常常累及盲肠至直肠的肠段,l而阑尾最易受累。血吸虫卵在组织中产生机械刺激及分泌毒素引起黏膜组织坏死、i出血、i继发细菌感染,l可能是阑尾血吸虫病合并感染的直接原因。

(5)其他血吸虫异位病变11有资料报道血吸虫可造成异位皮肤损害,l侵袭女性生殖系统,l包括形成卵巢血吸虫病、i宫颈血吸虫病、i乳腺血吸虫病、i血吸虫睾丸炎、i血吸虫寄生脊髓造成脊髓血吸虫病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急性期外周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其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0.2~0.4,l最多者可高达0.9以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轻度增多,l在0.2以内,l而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常不增多,l甚至消失。晚期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i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二)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发现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但一般急性期检出率较高,l而慢性和晚期患者的阳性率不高。常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虫卵透明法检查虫卵。

(三)肝功能试验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增高,l血清ALT、iAST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l出现血清白蛋白减少,l球蛋白增高,l常出现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无症状患者,l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四)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l而且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l采血微量与操作简便。但由于病人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很长,l不能区别过去感染与现症病人,l并有假阳性、i假阴性等缺点。近年来基因组学、i蛋白质组学、i免疫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l使新一代的试剂盒具有敏感性高、i特异性好、i交叉反应极低、i操作简便、i快速,l适宜于现场应用等优点,l代表了目前免疫诊断发展的动向。

1.皮内试验11若受试者曾感染过血吸虫,l则有相应抗体。当受试者皮内注射少量血吸虫抗原后,l抗原即与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体结合,l产生局部组织反应,l呈现红、i肿、i痒现象,l即阳性反应。作为感染过血吸虫的过筛方法,l阳性者需作进一步检查。

2.环卵沉淀试验(COPT)11当成熟虫卵内毛蚴的分泌、i排出物质与血吸虫患者血清内相应抗体结合后,l在虫卵周围形成特异性沉淀物,l即为阳性反应。可作为诊断患者及考核疗效的方法。

3.间接血凝试验(IHA)11将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表面,l使其成为致敏红细胞,l这种红细胞与患者血清相遇时,l由于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和特异抗体细胞结合,l红细胞被动凝集起来,l肉眼可见称阳性反应。在流行地区,l该法可作为过筛或综合查病的方法。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1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l使之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l经与特殊的酶结合后显色。此法可用作诊断及考核疗效的依据。

5.循环抗原酶免疫法(EIA)11循环抗原的存在表明有活动性感染,l血清和尿中循环抗原水平与粪虫卵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方法敏感、i特异、i简便、i快速。对血吸虫病的诊断、i疗效考核和防治效果的评定,l都具有重要价值。

(五)直肠黏膜活检

是血吸虫病原诊断方法之一。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l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l置光镜下压片检查有无虫卵。以距肛门8~10cm背侧黏膜处取材阳性率最高。

(六)肝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11可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见肝、i脾体积大小改变,l肝表面结节、i门脉血管增粗、i呈网织改变。必要时亦可定位行肝穿刺活检。

2.CT扫描11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l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

为晚期病人重要并发症,l发生率10%左右。出血部位多为食管下端和胃底冠状静脉。多由机械损伤、i用力过度等而诱发。表现为呕血和黑粪。出血量一般较大。

(二)肝昏迷

晚期病人并发肝昏迷多为腹水型。多由于大出血、i大量放腹水、i过度利尿等诱发。

(三)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减退、i低蛋白血症、i门静脉高压等,l极易并发感染,l如病毒性肝炎、i伤寒、i腹膜炎、i沙门菌感染、i阑尾炎等。

(四)肠道并发症

血吸虫病引起严重结肠病变所致肠腔狭窄,l可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l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大多为腺癌,l恶性程度较低。

【诊断】

(一)流行病史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l应仔细追问。急性期多于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接触史。

(二)临床特点

具有急性或慢性、i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l如发热、i皮炎、i荨麻疹、i咳嗽、i腹痛、i腹泻、i肝脾大并有压痛等。

(三)实验室检查

结合寄生虫学与免疫学检查指标进行诊断。粪便检出活卵或孵出毛蚴即可确诊。一般粪便检查的诊断方法有一定局限性。轻型患者排出虫卵较少,l而且间歇出现,l需反复多次检查。晚期血吸虫病由于肠壁纤维化,l虫卵不易从肠壁中排出,l故阳性率低。免疫学方法特异性、i敏感性较高,l血液循环抗原检测阳性均提示体内有活的成虫寄生。其他血清免疫检测阳性均表示患者已感染过血吸虫,l但应注意假阳性与假阴性。

【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可误诊为伤寒,l阿米巴肝脓肿、i粟粒性结核等,l血象中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鉴别价值。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l后者食欲减退、i乏力,l肝区疼痛与肝功能损害均较明显。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i便血、i粪便孵化阳性,l而且毛蚴数较多,l易与阿米巴痢疾、i慢性菌痢鉴别。

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的鉴别,l前者常有慢性腹泻、i便血史,l门静脉高压引起巨脾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较多见,l肝功能损害较轻,l黄疸、i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l但仍需多次病原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才能鉴别。

此外,l在流行区的癫癎患者,l均应除外脑血吸虫病的可能。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染程度、i病程长短、i年龄、i有无并发症、i异位损害及治疗是否及时彻底有明显关系。急性患者经及时有效抗病原治疗多可痊愈。慢性早期患者接受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l体力改善,l粪及血清学检查转阴,l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晚期患者虽经抗病原治疗,l但肝硬化难以恢复,l预后较差。

【治疗】

(一)病原治疗

1.吡喹酮(praziquantel)11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吡喹酮的毒性小、i疗效好、i给药方便、i适应证广,l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

(1)原理:i吡喹酮对血吸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对成虫和虫体有兴奋、i挛缩,l影响其蛋白和糖代谢的作用,l使虫体皮层呈空泡样变性等,l以达到杀灭成虫的作用。对发育成熟的虫卵有效,l含毛蚴的虫卵治疗后呈空泡样变性。对尾蚴有强杀伤作用,l作用相当于成虫的数百倍。

吡喹酮口服后迅速吸收,l1~2小时后达血药峰值。经肝脏代谢,l主要分解成羟基代谢产物,l门静脉血浓度较外周血高数倍至数十倍,l主要分布在肝,l其次为肾、i肺、i脑、i垂体等。半衰期为1~1.5小时。80%药物于4天内以代谢产物形式由肾排出,l其中90%是在24小时内排出的。

(2)不良反应:i吡喹酮毒性较低,l治疗量对人心血管、i神经、i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l无致畸、i致癌变作用。

主要不是反应一般于用药后0.5~1小时出现,l不需处理,l数小时内便消失。少数病人出现期前收缩。偶有室上性心动过速,l房颤等,l心电图可见短暂的T波改变,lST段压低等,l神经肌肉反应以头昏、i头痛、i乏力较常见。消化道反应轻微,l可有轻度腹痛与恶心,l偶有食欲减退、i呕吐等。少数病人可见胸闷、i心悸、i黄疸。

(3)用法和疗效:i①急性血吸虫病,l总量按120mg/kg,l于2~3天内分次服完,l其中50%必须在前2天服完,l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②慢性血吸虫病,l成人总量按60mg/kg,l2天内分4次服完;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总量可按70mg/kg,l30kg以上者与成人相同剂量。③晚期血吸虫病,l一般总量可按40~60mg/kg,l2天内服完,l每日量分2~3次服。年老、i体弱、i有其他并发症者,l可按总量60mg/kg,l3天内分次服完。感染严重者可按总量90mg/kg,l分6天内服完。④预防性服药,l间接血凝试验阳性率占单位总人数25%以上时,l对该单位人群应行预防性服药,l在下疫水前1~2小时和接触疫水后4~5周内,l每次服药总量按40mg/kg,l1天内1次顿服或分2次服完。

用吡喹酮作一疗程正规治疗后,l3~6个月粪检虫卵阴转率达85%~90%,l虫卵孵化阴转率为90%~100%。血清免疫诊断转阴时间有时需1~3年。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11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l大量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多种衍生物(如青蒿琥酯、i蒿甲醚等)具有抗日本血吸虫作用。近年来青蒿琥酯或蒿甲醚的现场试验与研究证实,l它是目前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药物。

(1)药理作用:i青蒿素类药物抗血吸虫活性基团是过氧桥。青蒿素对虫体的作用机制是影响其糖代谢。青蒿琥酯是还原青蒿素的琥珀酸单酯,l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能量代谢和肠壁对红细胞的消化有抑制作用,l对童虫的皮层、i肌层和肠壁上皮均有直接损害作用,l其杀虫作用优于吡喹酮。蒿甲醚是通过影响虫体皮层对葡萄糖的摄入,l干扰虫体的能量代谢,l影响其肠管消化功能,l肝期童虫的组织发生病理改变,l糖原减少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抑制。蒿甲醚对7天童虫敏感性较大,l对短期接触疫水人群也能起预防保护作用。

(2)给药方案:i一般于接触疫水后7~10天开始口服青蒿琥酯,l剂量为6mg/kg,l顿服,l体重超过50kg者,l按50kg计算,l以后每周1次,l离开疫区后再加服1次。

(3)不良反应:i口服青蒿琥酯后一般反应轻微,l发热、i头痛、i恶心、i呕吐、i食欲减退、i腹胀、i腹痛、i皮疹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在1%以下。

(二)对症治疗

1.急性期血吸虫病11高热、i中毒症状严重者给以补液,l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l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并其他寄生虫者应先驱虫治疗,l合并伤寒、i痢疾、i败血症、i脑膜炎者,l均应先抗感染后用吡喹酮治疗。

2.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11除一般治疗外,l应及时治疗并发症,l改善体质,l加强营养,l巨脾、i门静脉高压、i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l可选择适当时机考虑手术治疗。有侏儒症时可短期、i间歇、i小量给予性激素和甲状腺素制剂。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普查与普治病人11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普遍进行治疗,l既可及时治疗病人保护劳动力,l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l兼收防治结合之效。普查主要是采取综合查病的方法,l根据病史,l皮内试验、i体检、i环卵沉淀试验、i虫卵孵化、i直肠黏膜活检等进行综合判断,l确定需治疗的病人。建立普查普治病人卡,l并详细登记,l正确统计与观察本病的消长情况。

2.普查、i普治病牛11普治病牛是控制传染源的又一重要措施。而且对发展畜牧业有重要意义。在普查的基础上,l确定治疗对象,l病牛的治疗可使用硝硫氰胺静脉注射疗法。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查螺、i灭螺11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i兴修水利,l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分布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2.粪便管理11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厕所应建在水淹不到的地方,l棚区粪便要集中处理,l不要排入江河、i湖塘;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

3.水源管理11保护水源,l改善用水,l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疫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l杜绝非必要性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在湖沼地区因收割、i捕捞、i作战训练而必须与疫水接触时,l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条件许可,l可穿桐油布鞋、i长筒胶鞋、i塑料防护裤等,l也可将1%氯硝硫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l以稀盐酸中和。与疫水接触前皮肤涂擦15%邻苯二甲酸丁二酯,l原液涂布1次能维持8小时有效,l乳剂涂布1次,l防护效果维持4小时。用2%氯硝硫胺的脂肪酸制成的防蚴笔(2%氯硝硫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作用,l涂擦暴露皮肤,l防护效果持续10小时以上。已接触疫水者和怀疑接触疫水者,l应在接触疫水之日起23~26天内服用吡喹酮40mg/kg,l1次顿服。

参考文献

1.陈安慎.日本血吸虫病.见:i陈菊梅主编.现代传染病学.北京:i人民军医出版社,l1999.657-664.

2.刘约翰.血吸虫病.见:i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第3版,l上海:i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1997.724-7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血吸虫病防治手册,l上海:i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1990.95-165.

4.吴桂兰,l吴小兰.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后CAg的检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l1997,l15(2):i107-109.

5.宋宇,l肖树华,l吴伟,l等.蒿甲醚预防防抗洪抢救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观察.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l1997,l15(3):i133-136.

6.施光峰.血吸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l1997,l15(3):i186-189.

7.沈光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血吸虫作用.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l1997,l10(2):i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