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又称肺吸虫病,l是由主要寄生在肺部的吸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人因吞食带有并殖吸虫活囊蚴的蟹或蝲蛄而感染。除人以外,l许多野生食肉类动物也能获得感染。因此,l并殖吸虫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在1930年首次报道2例并殖吸虫病例以后,l又经研究证实了其第一、i第二中间宿主。20世纪50年代起,l国内学者对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i流行病学、i病理及临床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研究,l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l并在防治中取得巨大成绩。

【病原学】

(一)分类

能引起人畜感染的并殖吸虫均隶属于吸虫纲(Trematoda)的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l世界上已知有48种(或亚种),l其中分布在亚洲最多,l有31种。在亚洲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卫氏、i斯氏、i四川、i全同、i异盘、i团山、i空崎、i大平、i肺生等并殖吸虫,l其中以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1westermani)及四川并殖吸虫(P.szechuanensis)或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1skrjabini)分布地区较广泛,l感染人数也最多,l是国内最重要的致病虫种。

并殖吸虫分类复杂,l从1962年以来,l根据成虫形态和生活史、i生态、i免疫、i细胞学、i分子生物学等特征,l提出了许多新的种、i亚种及变种,l随着分类研究向微观发展,l有学者以染色体作为分类的依据,l染色体数目可用以说明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发现卫氏并殖吸虫可有三倍体型、i二倍体型及嵌合体型。引起肺型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三倍体型。近年来应用了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进行了重复DNA序列的比较,l发现二型存在着差异。以限制性酶切(Bam1HⅠ,lHaeⅢ及HindⅢ)长度差异分析,l不仅能确切地鉴别出卫氏与四川(斯氏)并殖吸虫,l同时又能显示同种不同地区虫体的微小差异。现已制成各虫种基因组的重复DNA序列带型图谱,l从图谱中找出它们的亲缘关系及各自具有代表性的特异性带。总之,l在并殖吸虫分类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l但也存在一些问题,l特别在种的独立地位方面更需深入研究。

(二)形态

并殖吸虫雌雄同体,l成虫体肥厚,l背侧略隆起,l腹面扁平。活体呈红褐色,l活动时虫体体型多变。中间固定,l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体表布满小棘。形态、i排列方式在不同虫种有不同表现。卫氏并殖吸虫呈椭圆形,l大小为(7.5~12)mm×(3.5~5.0)mm,l宽长之比为1:i2左右,l皮棘单生,l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前。四川并殖吸虫的虫体呈长条形,l而端较尖,l大小为(3.1~6.0)mm×(11~18.5)mm,l宽长之比为1:i2.4至1:i3.2,l皮棘混生,l腹吸盘稍大于口吸盘,l位于体前1/3外。雌雄同体,l卵巢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之后,l卵巢分5~6叶,l形如指状。睾丸分支,l左右并列约在虫体后端1/3处。虫卵为椭圆形,l壳较厚,l呈金黄色,l大小为(80~118)μm×(48~60)1μm,l上端有盖,l接近卵盖部壳较肥厚,l形成不很明显的肩峰。囊蚴呈圆球形或椭圆形,l直径为300~400μm,l乳白色,l有内外两层囊壁,l外壁薄而易破,l内壁厚甚坚韧,l后尾蚴卷曲于囊内。

(三)生活史

并殖吸虫各虫种的生活史过程及其与宿主的关系基本相同,l仅对中间宿主种类的要求和在各种宿主体内的适应性因虫不同而异。

虫卵随终末宿主之痰或粪便排到外界,l落入水中,l在25℃~30℃经15~20天,l卵细胞发育成为毛蚴,l毛蚴破卵盖钻出,l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l毛蚴钻入螺体内以无性生殖过程发育,l需3个月经胞蚴、i母雷蚴、i子雷蚴而变成尾蚴。尾蚴的尾部呈球形,l在水中活动范围小,l遇第二中间宿主淡水或半淡水生活的甲壳类(如华溪蟹或蝲蛄),l尾蚴可从其体表关节之间或腹部体节间钻入蟹体,l或可由口侵入,l常在蟹足肌、i胸肌、i鳃、i肝等部位形成囊蚴,l囊蚴是并殖吸虫的感染期。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溪蟹或蝲蛄而感染,l囊内幼虫在小肠内逸出,l侵入组织。寄生于终宿主肺组织的卫氏并殖吸虫主要以宿主的血液及组织液为食物,l可发育为成虫而产卵,l能存活6~20年。人并非四川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适宜终宿主,l囊蚴进入人体后,l只能以童虫形式在体内移行,l不能发育为成虫。其童虫可在组织中移行达数年至十数年之久。

【流行病学】

(一)流行范围

并殖吸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广,l包括中国、i朝鲜、i日本、i菲律宾、i几内亚、i美国、i加拿大、i墨西哥、i巴西等。我国并殖吸虫种类多,l分布广,l目前除西藏、i新疆、i内蒙古、i青海、i宁夏未报道发现并殖吸虫外,l其他23个省、i市、i自治区都有本虫存在,l其中人体与动物感染均有报道者有20个省。据粗略估计,l中国至少有500万患者。

本病流行区的形成与是否有适宜的中间宿主直接有关,l只有同时存在第一、i二中间宿主,l且它们与终末宿主有密切生活关系的地方,l才能构成自然疫源或疫区。我国地域广阔,l不同地区的纬度、i地势、i地貌,l水系、i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l造成宿主种类不同,l它们又有其独特的栖息地点和生活习性,l这就形成不同的疫区类型及分布。例如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依第二中间宿主的不同分为溪蟹型疫区及蝲蛄型疫区。溪蟹型疫区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l而蝲蛄型疫区仅限于东北地区。斯氏狸殖吸虫分布地与溪蟹型卫氏并殖吸虫一致。

(二)传染源

凡能排出并殖吸虫卵的病人、i感染者,l受感染的兽、i畜,l均为并殖吸虫病传染源。有些种类并殖吸虫感染人体后能发育至成熟,l卵从痰或粪便排出,l人可为传染源;而有些种类则进入人体后不能发育至成熟,l人虽成为感染者或病人,l但不能成为传染源。本虫的保虫宿主种类多,l数量大,l分布广,l感染的机会多,l受感染后幼虫往往能发育至成熟,l排出虫卵进入水中感染中间宿主的机会也大。因此,l这些受感染的兽、i畜是更为重要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本病多在山区或丘陵地带流行,l山涧溪流适合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繁殖生长与共居。淡水螺类主要栖居于水流较缓而河底岩石粗糙的溪流中,l分布较局限,l所以并殖吸虫病常呈点状分布。第二中间宿主为甲壳动物,l我国有16种以上,l南方以溪蟹为主,l而东北地区主要为蝲蛄。在流行区,l多因生食或半生食溪蟹或蝲蛄而得病,l亦可因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而引起感染。另外,l也有因生吃转续宿主(paratenic1host)而感染的病人。现发现转续宿主主要有野猪,l以及啮齿类动物如鼠类等,l由于鼠类数量大,l种类多,l易被肉食性动物所捕食,l故在构成自然疫源地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易感人群

不论性别、i年龄均可感染,l以青少年、i儿童为多,l尤其为学龄前儿童。流行区的感染率平均为20%。在感染者中,l30%以上为无症状感染。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并殖吸虫童虫游走或成虫定居均可造成机械性损伤,l虫体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可造成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

1.童虫所致的病变11当人吞食了含有活囊蚴的蟹或蝲蛄后,l囊蚴经胃到十二指肠,l受人体内温度、i胆汁及肠液的作用,l囊壁被溶化,l于1小时左右内脱囊,l后尾蚴逸出。后尾蚴呈椭圆形,l虫体伸缩活动力强,l并具有能分泌酸性和碱性物质的腺体,l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l破坏组织。尾蚴穿过肠壁进入腹腔,l在腹腔各脏器间游走。穿孔部位周围有肠黏膜的炎症和出血,l于腹腔游走时,l可损害腹内器官组织,l产生广泛的腹部炎症和粘连。多数幼虫穿过膈肌,l游走于胸腔,l刺激胸膜而发生胸膜炎症。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在移行过程中逐渐增长发育,l并侵入肺脏,l破坏肺组织。在细支气管附近形成囊肿,l虫体在囊内继续发育为成虫、i产卵。每个囊内可有2或多个虫体同时寄居。

2.成虫所致的病变11成虫所致的病变范围较大,l可同定在人体内某一部位,l也可游走于各疏松的组织间,l从而波及多种脏器,l较严重的病变是沿颈部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组织侵入脑组织。此外,l虫体进入腹腔可引起混浊或血性积液并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虫体进入腹壁可致出血性或化脓性肌炎。虫体侵入肝脏,l肝脏表面呈“虫蚀”样,l出现局部硬变。虫体进入胸腔可致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并殖吸虫成虫所致的基本病理过程可分三个阶段。①脓肿期:i主要为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l病变处呈窟穴状或隧道状,l内有血液。随后出现炎性渗出,l继而,l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l并逐渐形成脓肿。②囊肿期:i由于渗出性炎症,l大量细胞浸润、i聚集,l最后死亡,l崩解液化,l脓肿内容物逐渐变成赤褐色黏稠状液体。四周有肉芽组织增生,l并逐渐形成纤维状囊壁,l构成并殖吸虫性囊肿。囊内含黏稠液体,l有时可找到虫体。镜检可见虫卵、i夏科-莱登晶体、i嗜酸性粒细胞等。由于成虫有游走性,l虫体可离开囊肿而在邻近形成新的囊肿,l成为多房性囊肿。③纤维瘢痕期:i当囊内虫体移行它处或死亡,l囊内容物排出或被吸收后,l周围肉芽组织填充,l纤维化,l最后病灶形成瘢痕。以上三期可同时出现。

3.虫卵所致病变11虫卵可出现于囊肿或囊肿间的隧道间,l也可见于成虫所经过的组织中,l虫卵所引起的病变较轻,l一般仅有机械或异物刺激作用,l属于一种异物型肉芽肿反应,l主要是因为在人体内虫卵细胞不能发育成毛蚴,l也不分泌可溶性抗原。

4.宿主的免疫应答11并殖吸虫抗原分子量为27000kD。宿主感染并殖吸虫后,l血液中存在其循环抗原,l尿中也能检出特异性抗原性物质。而成虫的特异性抗体在感染后60天左右出现,l以后逐渐上升,l至80天达高峰。此后下降,l到一定水平后保持不变。但这种特异性抗体无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l宿主的免疫系统对虫体抗原可产生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二)病理改变

1.腹腔11并殖吸虫在腹腔内移行时,l可引起广泛的炎性反应和粘连,l同时形成囊肿。可分散也可聚集成团块。肠的浆膜面充血,l粘连,l也可出现少量腹水。也会造成肝一定的损害,l门管区细胞浸润及间质的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多。肝表面可见童虫移行穿通的窦道或虫穴,l肝组织可见急性嗜酸性脓肿及片状或带状出血性坏死区。

2.胸腔11虫体进入胸腔后,l常引起胸膜炎,l继而胸膜增厚,l表面都能见到分散或聚集成团的囊肿。囊肿大小不一,l其中可找到虫卵、i童虫或成虫。如虫体侵犯支气管可引起支气管扩张。四川并殖吸虫病肺内极少能找到虫卵。

3.脑及脊髓11虫体可进入颅内,l可引起脑组织破坏,l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l虫体多自颞叶或枕叶底部侵入大脑;以后也可侵犯白质、i内囊、i基底核和侧脑室,l以右侧大脑较多见。由于病灶为占位性,l可使脑室通路阻塞,l导致脑室萎陷或扩大,l以及视神经受压等。囊肿内可见大量虫卵,l有时可见虫体。如虫体进入椎管内侵犯硬膜时,l可形成硬膜或硬膜内囊肿病变,l多见于第10胸椎平面以下,l个别病例也可累及颈、i胸椎之间的水平。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l主要与机体免疫状况、i感染囊蚴数量、i虫种有直接关系。最短的报道有2天,l最长者10多年,l但以1~2个月最为多见。

并殖吸虫病为一种全身性疾病,l临床表现复杂、i多样。

(一)急性期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l急性患者可出现畏寒、i发热、i头昏、i头痛、i胸闷、i腹痛等症状,l重者可表现为全身过敏症状,l高热伴胸痛、i咳嗽、i气促、i荨麻疹、i肝肿大等,l白细胞数增多、i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

(二)慢性期

按被损器官分为以下几型。

1.胸肺型11以咳嗽、i胸痛、i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等为主要症状,l血痰中可查见虫卵。胸膜受累时可导致渗出性胸膜炎、i胸腔积液、i胸膜增厚粘连,l心包积液及心包炎等。

2.腹型11虫体可损伤肠壁,l出现腹痛、i腹泻,l腹痛多为隐痛,l部位不定。因虫体在腹腔游走,l可引起广泛炎症、i粘连,l并出现腹水。虫体侵及肝脏,l则导致肝损害,l尤以儿童多见。

3.皮下包块型11以游走性皮下包块为主要表现,l呈单发或多个成串,l大小不一,l表面皮肤正常,l包块滑动,l有痒感或疼痛感。人体各部位都可出现,l好发部位以腹壁为主,l也见于胸背部,l腰背、i腹股沟、i阴囊、i会阴等部位。

4.脑脊髓型11在脑部寄生的虫体可破坏脑组织,l早期为渗出性炎症改变,l后出现水肿,l继而形成囊肿。由于虫体游走,l造成多处损伤。临床表现视其侵犯脑组织的部位及病理改变程度而异。常见症状有:i阵发性剧烈头痛、i癔症样发作、i癫癎、i瘫痪。也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i脑膜炎、i视神经受损、i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脊髓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脊髓受压,l下肢无力或麻木,l甚至截瘫等。

5.亚临床型11这型病人大多在人群普查或其他疾病就诊时被查出。无明显的症状、i体征。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l嗜酸性粒细胞增加,l有时伴有肝功能损害。他们可能为感染早期或轻度感染后,l也可是虫体已消失的感染者。

并殖吸虫由于种类多,l累及器官广,l因而临床表现复杂,l临床上有多种分型法,l但也难以全面概括。

【实验室检查】

并殖吸虫病的实验诊断,l因虫种及临床类型而异。如胸肺型可在痰或粪中查到虫卵,l其他型则很少或查不到虫卵,l需综合考虑,l才能作出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痰液11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痰液镜检可见虫卵,l嗜酸性粒细胞及夏科-莱登晶体。四川并殖(或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l痰中往往有多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莱登晶体,l极少见虫卵。

2.粪便11虫卵可随咽下的痰液在粪便中找到,l卫氏并殖吸虫患者可有15%~40%阳性,l而四川并殖(或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中则极少能找到虫卵。

3.脑脊液及其他体液检查11脑脊髓型病人脑脊液中可查见嗜酸性粒细胞,l蛋白含量轻度增加,l其他正常,l偶可见虫卵。胸水多呈草黄色或血性,l偶见夏科-莱登晶体,l胆固醇晶体或虫卵。

(二)免疫学检查

对早期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及其他胸肺外型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

1.皮内试验11常用于普查时的筛选,l阳性率高达98%~100%,l但与多种吸虫,l如华支睾吸虫、i血吸虫等有交叉反应而出现假阳性。

2.后尾蚴膜反应11此法具早期诊断价值,l阳性率达97.3%,l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但受后尾蚴来源、i新鲜程度限制,l而且与其他吸虫亦有交叉反应。

3.血清免疫学试验11有琼脂双向扩散,l对流免疫电泳,l间接免疫荧光及ELISA试验等,l尤以后者敏感性、i特异性为最高。血清免疫学试验对四川并殖(或斯氏狸殖)吸虫病诊断意义最大。

(三)X线检查

并殖吸虫病大多有肺部病变,l以中、i下肺野和内侧带居多,l约占90%以上。肺部的X线变化因病程而异。浸润期表现为直径1~2cm甚或更大的云絮状,l边缘模糊,l密度不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l单侧或双侧,l病灶位置变迁较多,l这一期对应于病理改变的组织破坏、i脓肿期。在囊肿期X线表现为边缘锐利,l密度均匀和外形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l单房或多房,l实质性或空泡性,l大小不等阴影,l可出现于肺野的任何部位,l持续时间长,l此为胸肺型并殖吸虫病特征性表现。纤维瘢痕期,l胸片出现大小不等的致密点状或索状阴影,l呈圆形或椭圆形,l孤立分布,l同时胸膜粘连、i增厚较普遍。由于虫体的不断移行,l因此,l在同一患者的胸片上往往同时可见上述各种改变。

(四)活体组织检查

皮下结节或包块病理检查可查见虫卵、i童虫、i成虫引起的组织病变。由四川并殖(或斯氏狸殖)吸虫所致的皮下包块病理检查可见典型嗜酸性肉芽肿,l部分病人可发现童虫,l但没有发现虫卵。

【诊断】

本病一般不难作出诊断,l但由于人们对本病警惕不够,l特别是在远离疫区或未发现过此病的地区,l更易漏诊或误诊。

(一)流行病学资料

凡在流行区,l有吃生或半生溪蟹、i蝲蛄或野猪肉,l生饮溪水,l都有感染本病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

早期有腹痛、i腹泻、i发热,l继而咳嗽、i咳铁锈色痰、i胸痛伴有胸腔积液或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l均应考虑本病。

(三)实验室检查

痰、i粪中找到虫卵或在皮下结节中找到虫体是确诊的依据,l血清学、i免疫学均有辅助诊断价值。X线检查适用于胸肺型。

【鉴别诊断】

胸肺型的临床表现与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相似,l应注意鉴别。脑型并殖吸虫病有癫癎发作时易误诊为癫癎,l可通过脑CT、i免疫学查检结果可将两者鉴别。脑型并殖吸虫病应与颅内肿瘤相鉴别。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11对咳嗽、i胸痛者可服用镇咳、i镇痛药物。癫癎发作者可服用苯妥英钠、i苯巴比妥等治疗与预防。出现颅内高压征时应及时应用脱水剂。

2.病原治疗11首选吡喹酮,l对卫氏及四川(或斯氏狸殖)并殖吸虫病均有良好的疗效,l每日剂量为75mg/kg,l分3次口服,l连服2~3日为1疗程。有时可出现腹痛、i腹泻、i恶心、i呕吐等不良反应。

(二)手术治疗

对皮下包块可手术摘除。对已确诊的脑脊髓型并殖吸虫病,l如有压迫症状,l可考虑外科手术。

【预防】

在流行区广泛开展对本病危害的防治知识宣传,l在流行区教育人们正确的烹饪方法。彻底治疗病人及感染者,l治疗或捕杀病猫、i病狗以减少传染源。管理粪便,l杀灭痰、i粪中虫卵,l防止虫卵入水。

参考文献

1.詹希美,l何蔼.并殖吸虫感染.见:i彭文伟主编.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北京:i科学出版社,l2000,l1575-1585.

2.马亦林.并殖吸虫病,l见:i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第3版.上海:i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l1997.739-750.

3.陈心陶.我国并殖吸虫的种类、i系谱关系与地理区划.寄生虫学报,l1964,l1(1):i53-68.

4.严涛,l郭鄂华,l詹希美,l等.卫生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禽、i蛙及宿主转换的研究.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l1997,l15(1):i29-35.

5.詹希美.16种并殖吸虫数量分类探讨.广东寄生虫学会年报,l1985,l7:i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