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俗称肝吸虫病,l是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1sinensis)随食用的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感染人类,l并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其临床特征为肝肿大、i上腹隐痛、i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i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自1875年,l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名华侨的胆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以来,l相继在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均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报告。同年,l我国广东省潮州和广州地区也发现肝吸虫病病例。我国考古学者在2300年前的古尸中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l证明华支睾吸虫在我国流行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病原学】

华支睾吸虫成虫外形似一粒葵花子仁,l呈扁平状,l色褐红,l大小为(10~25)mm×(3~5)mm。雌雄同体,l有口、i腹吸盘各一个。在虫体后半部有两个前后排列的分支状睾丸,l卵巢较小、i分三叶,l位于睾丸之前。虫卵甚小,l约为(27.3~35.1)μm×(11.7~19.5)μm,l壳厚呈棕黄色,l上端有小盖,l下端有一小结节,l内有一成熟毛蚴。

成虫寄生在猫、i犬、i猪等动物和人的肝内中、i小胆管,l有时移居较大胆管或胆总管。成虫产卵后,l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l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虫卵随雨水流入小河和池塘,l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沼螺、i豆螺等)所吞食。虫卵在螺体内孵化为毛蚴,l经胞蚴、i雷蚴阶段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l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如鲩鱼、i麦穗鱼等)或淡水小虾体内,l在其肌肉中发育成为囊蚴。当人或哺乳动物摄取未经煮熟的并含有囊蚴的鱼或虾后,l囊蚴外壳被胃酸及胰蛋白酶消化,l在十二指肠内幼虫脱囊逸出,l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脏,l在肝内的中、i小胆管内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囊蚴至成虫成熟排卵约需1个月左右。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20~30年。我国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纹沼螺、i赤豆螺和中华螺等4科9种,l其中以纹沼螺分布最广。第二中间宿主为八十余种淡水鱼,l多属于鲤科,l不但分布广,l数量多,l而且感染程度重。此外在许多地区还发现几种淡水虾也带有本虫囊蚴,l构成了第二中间宿主。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l尤多见于中国、i日本、i朝鲜、i印度、i菲律宾、i越南、i老挝等地。我国有24个省、i市、i自治区有本病流行,l但各地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差异很大。其中,l广东、i广西和海南为重疫区,l其次是黑龙江、i台湾、i香港、i吉林和辽宁。

(一)传染源

主要是已感染华支睾吸虫的人和哺乳动物,l如猫、i狗,l鼠、i猪等。

(二)传播途径

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受感染。感染方式因生活习惯、i饮食嗜好而有所不同。但多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肉、i虾,l也有由于烤、i烧、i炒、i煎食小型鱼类不熟而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l无年龄、i性别、i种族差别。凡食用未经煮熟的含有囊蚴的鱼肉或虾肉,l均可感染而发病。各地感染率高低与生活习惯、i饮食嗜好密切相关。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当华支睾吸虫幼虫到达肝胆管后定居并生长发育为成虫。虫数仅十余条时,l不会引起发病和组织病理改变。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改变。由于成虫的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l胆管上皮细胞脱落,l继而呈腺瘤样增生,l胆管壁增厚,l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胆管上皮增生,l管腔变窄和虫体堵塞胆管,l可引起小胆管内胆汁淤滞,l胆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l使附近的肝细胞受压而萎缩,l甚至坏死。胆管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向肝小叶间延伸,l并分割肝小叶而形成肝硬化。胆管堵塞可继发细菌性胆管炎、i胆囊炎。虫卵、i死产的虫体、i脱落的胆管上皮、i炎性渗出物、i细菌等可构成结石的核心,l形成胆石症。偶尔成虫可寄生于胰管,l引起胰腺炎。

【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l仅少数短期内重度感染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病。潜伏期约1~2个月。

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或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i食欲不振或轻度腹痛。患者易疲劳。粪便中可检出虫卵。

感染较重者通常起病缓慢,l有食欲不振、i上腹饱胀、i轻度腹泻、i肝区隐痛。24%~96.3%的患者有肝大,l以左叶为明显,l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头晕、i失眠、i疲乏、i精神不振、i心悸、i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l甚至发生胆绞痛。

严重感染的患者可呈现急性起病。潜伏期短,l仅10~26天。患者突发寒战及高热、i达39℃以上,l呈弛张热。食欲不振、i厌油腻食、i肝大伴压痛,l有轻度黄疸,l少数出现脾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进入慢性期,l表现为疲乏、i消化不良、i肝大伴压痛等。

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l出现消瘦、i贫血、i腹壁静脉曲张、i肝脾大、i腹水、i黄疸等。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l甚至可引起侏儒症。

【并发症】

以胆道感染,l胆管炎和胆石症最常见,l占感染者的27%左右。肝硬化是本病严重的并发症,l发生率约1.4%。部分患者可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个别病例因成虫阻塞胰管引起胰管炎及胰腺炎,l或成虫长期堵塞胆管而导致胆汁性肝硬化。本病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胆管上皮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实验室检查】

(一)寄生虫学检查

粪便中检出虫卵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l粪便直接涂片检查,l操作简便,l但阳性率低。沉淀集卵法、i醛醚法或氢氧化钠消化法阳性率高,l并可同时进行虫卵计数。应用十二指肠引流进行引流液检虫卵可提高检出阳性率,l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即可确诊。虫卵计数有助于了解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

(二)血象

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l一般在10%~40%之间。多数慢性患者呈轻度增加(5%~10%)。严重感染者和慢性患者可出现贫血象。

(三)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的阳性率在92%~95%之间,l约有5%左右的假阴性率,l临床上常作为初筛方法。ELISA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清免疫学试验,l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l阳性率为85.3%~93.9%,l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四)其他

超声波检查、iCT和磁共振可以显示扩张的胆管内有虫体及周围改变。但影像学改变多属非特异性,l不能作为明确诊断的依据。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11有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的历史。

2.临床表现11慢性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l肝大,l常以左叶大较明显,l并伴有神经衰弱症状或胆囊胆管炎、i胆结石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l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粪便或胆汁中检出华支睾吸虫卵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11本病与肝片形吸虫病、i异形异形吸虫(Heterophyes1heterophyes)、i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1felineus)及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1Yokogawai)的临床表现相似,l但粪便虫卵检查不难区别。以急性发病为特点的病例应与乙型病毒性肝炎、i原发性肝癌相鉴别。通过血清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多可作出临床诊断。以慢性过程起病或伴有肝硬化的病例应与慢性胆囊炎、i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进行鉴别。

【预后】11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i①感染的虫数;②重复感染情况;③治疗情况。

轻症患者如不再重复感染,l经治疗后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甚至已发展至肝硬化者,l如能避免重复感染,l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及肝病变均可获得明显好转。并发胆囊胆管炎、i胆管阻塞者,l如及时治疗,l预后亦良好。合并病毒性肝炎时,l肝炎症状常较明显,l病程迁延,l肝功能恢复较慢。

【治疗】

(一)病原疗法

1.吡喹酮(praziquantel)11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l具有疗程短、i疗效高、i毒性低、i反应轻以及在体内吸收、i代谢、i排泄快等优点。用法是25mg/kg,l每日3次,l连服2~3天,l治疗后3个月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少数病例在服用时出现头晕、i头痛、i乏力、i恶心、i腹痛、i腹泻等不良反应,l24小时后可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量对肝、i肾无明显损害。个别患者可有心律失常,l早搏等。

2.阿苯达唑(albendazole)11即丙硫咪唑,l近年来,l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病,l用量为每日10~20mg/kg,l分2次服,l7天为一疗程。粪便虫卵阴转率为91%以上。

(二)对症与支持治疗

重度感染兼有营养不良、i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者,l在及时进行驱虫治疗的同时,l应给予加强营养,l纠正贫血,l保护肝脏,l改善全身状况为重点的治疗。

对胆石症或胆道梗阻等并发症,l应手术治疗,l并加用抗菌药物。术后给予驱虫治疗。

合并病毒性肝炎时,l除积极保护肝脏外,l应根据病情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预防】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l让人人皆知不吃未经煮熟的鱼或虾是预防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加强粪便管理,l使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或猫、i狗、i猪等粪便不进入水;在流行区对居民进行普查普治;对猫、i狗等家畜不喂给生鱼,l有条件者予以驱虫。

参考文献

1.黄细霞,l蔡文安,l马千里,l等.阿苯达唑驱虫糖和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效果比较.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l1999,l17:i376-378.

2.赵树馨.华支睾吸虫病,l见:i斯崇文,l贾辅忠,l李家泰主编.感染病学.北京:i人民卫生出版社,l2004.851-853.

3.Adel1A.F.Mahmoud.Lung1flukes“Paragonimiasis”.Cecil1Textbook1of1Medicine.20th1ed.Philadelphia:iSaunders,l1996.1933-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