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头痛(headache)是常见的临床症状,l一般指头颅上半部(屑弓、i耳廓上部、i枕外隆突连线以上)的疼痛。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i面神经、i舌咽神经、i迷走神经以及C1~3神经等支配并沿相应的神经结构传导至中枢。

对疼痛敏感的头部结构包括颅外的骨膜、i关节面、i帽状腱膜、i肌肉、i皮下组织、i头皮、i血管以及眼、i耳(外耳及中耳)、i鼻(包括鼻窦)、i牙和口腔粘膜等,l其中尤以动脉为敏感。而颅内的敏感结构有脑底部动脉及其分支、i硬脑膜动脉、i静脉窦、i硬脑膜、i大脑镰、i小脑幕以及上述传导头面部疼痛的神经。颅骨、i脑实质、i大部分硬脑膜、i软脑膜、i蛛网膜、i室管膜和脉络膜丛对疼痛觉均不敏感。

产生头痛的主要机制:i①颅内外动脉的扩张(血管性头痛),l多见于颅内感染、i代谢性疾病、i中毒性疾病等;②颅内痛觉敏感组织被牵拉或移位(牵引性头痛),l多见于颅内肿瘤、i颅内血肿、i脑积水和低颅压等;③颅内外感觉敏感组织炎症(如脑膜刺激性头痛);④颅外肌肉的收缩(紧张性头痛);⑤传导痛觉的脑神经和颈神经直接受损或炎症,l如三叉神经痛、i枕神经痛等;⑥眼、i耳、i鼻、i牙齿病变疼痛的扩散(牵涉性头痛)等;⑦高级神经活动障碍,l见于神经症和重症精神病。在发生上述头痛过程中有致痛的神经介质参与,l如P物质、i神经激肽A、i5-羟色胺(5-HT)、i组胺、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i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前列腺素(PGE)等。

【分类】

头痛分类十分复杂,l各国及不同学者分类繁多,l为此国际头痛分类委员会对其分类标准进行多次修订。2004年1月发表的头痛分类标准共分14类,l达250多种,l综合起来有以下类型:i

1.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丛集性头痛;

(4)其他原发性头痛。

2.继发性头痛

(1)头和(或)颈部外伤所致的头痛;

(2)头和(或)颈部血管疾患所致的头痛;

(3)非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

(4)某些物质或某种物质戒断所致的头痛;

(5)感染所致的头痛;

(6)代谢疾病所致的头痛;

(7)头颅、i颈部、i眼、i耳、i鼻、i鼻窦、i牙齿、i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疾患所致的头痛;

(8)精神疾患所致的头痛;

(9)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头痛;

(10)其他类头痛。

以上各种头痛均含亚型及其衍生形式。

【诊断】

头痛诊断时,l特别应注意以几点:i包括患者的年龄、i头痛的出现时间、i疼痛持续的时间、i部位(让患者指出具体部位)和性质;有无先兆及伴随症状;怎样才能使疼痛缓解及以往就诊的情况等。

1.1头痛的起病方式11突发性剧烈头痛,l首先应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其他急性起病的头痛有头部外伤、i颅内感染、i高血压性头痛、i腰穿后头痛、i青光眼和中耳炎等。亚急性头痛多见于脑肿瘤、i慢性硬膜下血肿、i慢性脑膜炎(真菌性、i结核性、i癌性脑膜病)、i颞动脉炎和鼻窦炎等。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头痛多见于紧张性头痛、i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2.头痛的部位11头痛按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某一个或几个分支有了病变或受到损害时,l就可以首先出现该部位的头痛,l如一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有病变,l则疼痛主要位于病变侧的神经分布区。通常由颅外病变引起的头痛与病变侧相一致,l或位于病灶附近,l常见的眼源性、i鼻源性和牙源性头痛,l疼痛部位大多与这些器官相连。头痛如果是发作性且为偏侧性,l则首先怀疑偏头痛,l但偏头痛中也有左右交替,l或两侧性疼痛者。双侧头痛伴有枕、i项和肩部发生僵硬时,l以紧张型头痛的可能性大,l但蛛网膜下腔出血、i脑膜脑炎和颅内高压也有可能。额部疼痛,l必须除外额窦炎、i筛窦炎和青光眼。急剧上眼眶痛及眼痛,l伴有复视和同侧眼周围感觉减退时,l首先要考虑海绵窦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另外,l动脉瘤也可出现以三叉神经第一支的疼痛和感觉障碍、i眼球突出和以眼外肌麻痹为特征的眶上裂综合征。青光眼引起的头痛,l多位于眼周围或眼睛上部(额眶部)。一侧枕大神经病变时,l疼痛主要位于该侧枕颈部。然而,l头颅深部病变或颅内病变时,l头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定相符合。小脑幕以上的病变,l头痛多位于病变同侧,l以额部为主,l多向颞部放散。小脑幕以下病变(占位性病变多见),l头痛多位于后枕部。垂体瘤或蝶鞍附近的肿瘤所引起的头痛,l多发生于双颢部。颅内感染、i出血性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颅外感染性疾病多为全头痛,l呈弥散性。颈肌纤维组织炎时,l头痛主要位于枕颈部,l且与头颈活动有密切关系。

3.头痛的病程11头痛若发生快,l且呈持续性,l既往无类似发作,l又伴有部分体征者,l常见于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等所致的颅内出血;头痛发生快,l但持续时间短而无体征,l又是反复多次发作者,l多为血管性头痛;慢性持续性头痛,l以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居多,l往往伴有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如脑瘤、i颅内血肿、i颅内压增高等,l常呈持续性、i进展性头痛,l也可伴有可长可短的缓解期。持续数日者,l可见于耳源性、i鼻(包括鼻窦)源性、i牙源性头痛,l或腰穿后引流性头痛;神经官能症性头痛可呈连续性、i或轻或重,l连绵不断达数月、i数年,l且随情绪或体内外多种因素而变化。头痛的病程长短与病情轻重或预后有一定关系,l如神经官能症性头痛,l尽管头痛病程很长,l但其后果并不严重,l预后良好。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头痛,l尽管头痛发生时间并不长,l但病情却较重,l预后也相对险恶。

4.头痛的性质11搏动性疼痛为血管性头痛的特征,l见于偏头痛、i丛集型头痛、i高血压性头痛、i发热、i血管扩张药、i酒精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头重感、i戴帽感和头勒紧感等持续性疼痛是紧张型头痛的特征。尖锐针刺样的持续数秒~数十秒的电击样痛是神经痛的特征,l见于三叉神经痛和枕神经痛等。脑肿瘤等颅内占位病变伴有的头痛(曾为牵引性头痛),l具有低头、i愤怒和咳嗽等使头痛加重的特点。功能性头痛多为弥漫无同定的胀痛或钝痛。

5.头痛的伴随症状

(1)恶心、i呕吐:i常为颅内压力增高脑膜受刺激的表现,l多见于颅内肿瘤或颅内感染,l突发共痛伴恶心、i呕吐而后头痛缓解者可见于偏头痛。

(2)眩晕:i多见于后颅窝病变,l如小脑炎症、i肿瘤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3)体位改变:i脑室系统病变和后颅窝病变常有强迫头位,l低颅压性头痛常于卧位时头痛消失,l坐位或立位时加重。

(4)视力障碍及其他眼部症状:i颅内压增高性头痛和青光眼发作可有短暂的视力减退或视力模糊,l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也可见短暂的视力减退,l偏头痛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性暗点和偏盲等。出现复视伴呕吐者应高度怀疑脑肿瘤,l如同时伴有发热则应考虑脑膜炎的可能,l伴有眼底视乳头水肿或出血可为脑肿瘤或高血压性脑病等。

(5)精神症状:i紧张性头痛和功能性头痛常伴失眠、i焦虑和紧张等。病变早期出现淡漠或欣快可能为额叶肿瘤或神经梅毒。

(6)自主神经症状:i头痛时常伴有面色苍白、i多汗、i心悸、i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l多见于偏头痛和不典型梅尼埃病等。

6.头痛的诱因和缓解因素11已知应激及月经等可使各类型头痛加重。紧张型头痛时,l家庭、i工作单位和学校的应激具有重要意义。在偏头痛中,l也有因食用巧克力和冰激凌而诱发的。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l是因进食动作和会话等诱发的特有的神经痛,l患者本身有时能指出其扳机点。在偏头痛发作时如使室内变暗、i压迫颞动脉以及冷敷可防止动脉扩张,l也可减轻头痛。紧张型头痛时,l休息、i入睡前沐浴及按摩能使头痛缓解。一般的镇痛药无效时,l必须怀疑是偏头痛(麦角胺和舒马普坦等有效)和神经痛(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等抗癫癎药有效)。

除上述几点注意外,l仍需完成全面的内科及神经系统体检,l有针对性的选用相关辅助检查(包括三大常规、i血液生化免疫检查、i病原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等)、i电生理检查(脑电图、i肌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i经颅多普勒超声及影像学检查(CT、iMRI和PET)等。

【治疗原则】

首先,l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症治疗则可使用除吗啡类以外的止痛药物,l如各种解热止痛剂,l可根据病情顿服或短期每日2~3次服用,l严重者可少量服用可待因、i颅痛定或二氢埃托啡等。可酌情加用各种镇静剂或安定剂,l对焦虑烦躁者尤宜。有抑郁表现者,l加用抗抑郁剂。在治疗上,l也可针对头痛发生的机理进行,l例如:i①纠正颅内压,l如颅内压高者给以脱水和利尿剂;低颅压者,l静脉给以低渗液等。②收缩扩张的血管,l如偏头痛发作时,l及早使用麦角碱类药物。对非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l则常用含有咖啡因的复方解热止痛药。③松弛收缩的肌肉,l适用于肌收缩性头痛,l如按摩、i热疗和痛点封闭等,l或服用安定等,l既有助松弛肌肉,l也有助于解除精神紧张。④封闭神经,l用于脑神经痛,l如三叉神经痛、i枕大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