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脑疝:脑疝

脑疝(brain1herniation)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l是部分脑组织因颅内压力差而造成移位,l当移位超过一定的解剖界限时则称之为脑疝。临床上最常见、i最重要的是小脑幕裂孔疝(tentorial1herniation)(图21-1)与枕骨大孔疝(herniation1of1foramen1magnum)(图21-2),l也可见中心疝。由于疝出的脑组织压迫脑的重要结构或生命中枢,l若发现不及时或救治不力,l可导致严重后果并危及生命,l应予以高度重视。

图21-111小脑幕裂孔疝

图21-211枕骨大孔疝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密闭的颅腔内被大脑镰、i小脑幕分隔为幕上左、i右及幕下三个可交通的室腔。幕上与幕下通过小脑幕裂孔相交通,l幕下与椎管通过枕骨大孔相交通,l两侧大脑半球经大脑镰下裂隙交通。

颅内压力增高,l尤其是局限性颅内压增高,l其病变所在部位、i室腔首先压力增高,l压力由高处向周围压力较低部位、i室腔传递,l可伴脑组织移位。由于大脑镰及小脑幕的阻隔,l为缓冲增高的压力,l迫使部分脑组织只能向上述孔道或裂隙移位、i突出,l即为脑疝。据其具体部位不同,l又可分为小脑幕裂孔疝、i枕骨大孔疝、i大脑镰下疝等。

1.小脑幕裂孔疝11小脑幕为一横置于颅内后部的硬脑膜,l幕的前部有一前圆后尖状如瓜子的裂孔,l称为小脑幕裂孔。中脑上丘、i大脑脚由此裂孔通过,l其周围与小脑幕缘之间为脑池所在,l是脑脊液由幕下向幕上回流的必经之路。颞叶内侧的钩回及海马位于小脑幕上方,l紧邻小脑幕的游离边缘。基底动脉在幕孔处分出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l此二动脉间有动眼神经由后向前走行。

因颅内压增高而移位的脑组织由上而下挤入小脑幕裂孔,l统称小脑幕裂孔疝。小脑幕裂孔疝的危害不仅是因为疝出的脑组织若未及时还纳,l可致嵌顿、i坏死,l更在于疝出物对邻近或通过裂孔的诸结构,l如中脑、i动眼神经、i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挤压、i牵拉和对脑脊液循环通路的堵塞。小脑幕裂孔疝又可分为外侧型(钩回疝)和中央型(中心疝)。

(1)钩回疝:i颞叶内侧的海马回及沟回等结构疝入小脑幕裂孔而形成钩回疝。首先受累的是同侧中脑大脑脚及动眼神经根,l以后若病变继续发展,l影响血液供应,l则不仅使受损的范围可扩展至整个脑干、i丘脑下部、i丘脑,l甚至枕叶,l还可发生受累脑实质缺血及出血性改变,l尤其是基底动脉中央支供应的脑干被盖部,l出现点或片状出血,l继发脑干水肿、i软化。于大脑后动脉下方走行的动眼神经根,l由于大脑后动脉向下牵拉,l司眼内肌调节的副交感纤维居于动眼神经根的背侧,l故早期瞳孔的改变常为临床提示小脑幕裂孔疝的有力佐证。围绕中脑的脑池受压或中脑导水管受压梗阻,l使脑脊液回流障碍,l导水管以上的脑室系统扩大,l形成脑积水,l以致颅内高压更为严重。

(2)中心疝:i又称中线疝,l与钩回疝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心疝多见于中线或大脑深部占位性病变,l也见于弥漫性颅内压增高,l致使小脑幕上内容物尤其是丘脑、i第三脑室、i基底节等中线及其附近结构双侧性受到挤压、i向下移位,l并压迫丘脑下部和中脑上部,l通过小脑幕裂孔使脑干逐层受累。因此,l通常先出现间脑功能紊乱,l若未及时治疗,l则发生自上而下、i嘴尾恶化(rostralcaudal1deterioration),l层层下降式脑干功能障碍。中心疝可不伴有钩回疝,l然而严重的钩回疝常与中心疝合并存在。

2.枕骨大孔疝11枕骨大孔位于容纳小脑的颅后窝中央的最低处,l其下缘相当于延髓与脊髓衔接处。颅后窝空间容积较小,l其代偿缓冲的能力有限,l较小的压力差即可造成小脑扁桃体移位,l经枕骨大孔向下疝入颈椎管上端。枕骨大孔疝多见于颅后窝占位性病变,l也见于严重脑水肿的颅内弥漫性病变。幕上占位性病变,l先形成小脑幕裂孔疝,l随病情进展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枕骨大孔疝。

呼吸、i循环中枢居延髓网状结构内,l足见延髓受压危害的严重,l加上疝入的小脑扁桃体本身也因受压、i移位、i变形,l发生淤血、i水肿、i出血、i软化等改变,l更加重了对前方延髓的压迫,l使其也发生同样的改变。因脑疝阻塞第四脑室出口,l造成梗阻性脑积水,l使颅内压更加增高。此外,l也使舌咽、i迷走、i副神经及上颈段脊神经等结构受到压迫、i损害。

枕骨大孔疝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l慢性脑疝见于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和长期颅内压增高的患者,l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急性脑疝多突然发生,l或在慢性脑疝的基础上因某些诱因,l如排便用力、i不当腰穿等使疝出程度加重,l以致使延髓生命中枢受到急性压迫而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1.钩回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明显加重:i表现为头痛程度加剧、i呕吐频繁、i烦躁不安等,l常见于原意识清楚的幕上占位性病变发生脑疝前的患者。

(2)意识障碍:i出现嗜睡、i昏睡或昏迷,l可突然发生或进行性加重,l系因脑干或丘脑下部、i丘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所致。

(3)动眼神经麻痹:i开始可能因牵拉的刺激作用而使同侧瞳孔缩小,l因历时短暂,l常难以发现。早期瞳孔轻度散大、i光反应迟钝,l继后可明显散大、i光反应消失。当双侧疝而牵拉双侧动眼神经或中脑内动眼神经核受损时,l可引起双侧瞳孔同时或相继散大。通常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受损,l于瞳孔散大后开始出现。以上睑下垂出现最早,l继后其他各眼外肌亦可发生麻痹,l因患者多有意识障碍,l其发生麻痹眼肌的顺序难以确认。

(4)锥体束受损:i由于中脑大脑脚受压,l使锥体束受累所致。当然也可为脑疝前幕上病变的表现,l出现疝的对侧肢体瘫痪及锥体束征。少数情况下,l脑干被推移至对侧,l使对侧大脑脚受到小脑幕挤压而出现同侧肢体瘫痪。后期一般可见双侧锥体束征。

(5)去脑强直:i起初表现为对侧肢体受刺激时上肢做伸直和内旋动作,l重时可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四肢伸直性强直。提示脑干上部受损,l通常认为是脑干网状结构下行加强系统兴奋性增高所致。

(6)生命体征改变:i可见血压、i体温升高,l呼吸深而快,l脉搏慢而有力,l为代偿调节或丘脑下部与中脑间联系受损的结果。晚期脑干损害严重,l生命中枢衰竭,l可见血压、i体温下降,l潮式或叹息样呼吸、i脉搏增快而细弱,l最终呼吸停止,l不久心跳亦停止。

2.中心疝

(1)早期(间脑受损):i表现为嗜睡、i昏睡或浅昏迷;呼吸正常或呈潮式呼吸;双侧瞳孔等大,l但多较小,l光反应存在,l头眼反射与眼前庭反射存在;病灶对侧可有偏瘫,l但可见双侧病理征;压眶可见上肢防御动作或去皮质强直。

(2)中期(上位脑干受损):i表现为昏迷;中枢神经源性过度换气;双侧瞳孔等大,l光反应、i头眼反射及眼前庭反射迟钝或消失;压眶呈去脑强直状态。

(3)晚期(下位脑干受损):i表现为深昏迷;呼吸浅快或不规则;双侧瞳孔散大、i光反应、i眼头反射及眼前庭反射均消失;四肢呈弛缓性瘫痪。

3.枕骨大孔疝

(1)枕、i颈部疼痛,l颈强直或强迫头位:i患者枕、i颈部疼痛明显,l活动颈部可使疼痛加重,l局部压痛,l以风池穴处为甚。颈项强直或呈强迫头位,l但Kernig征阴性,l见于慢性枕大孔疝,l通常认为是因上颈段神经根受刺激所致。

(2)后组脑神经受累:i可有眩晕、i听力减退、i吞咽困难等症状,l是因脑干下移或延髓受压使后组脑神经遭受压迫或牵拉所致。

(3)生命体征改变:i以急性枕骨大孔疝时为明显,l可迅速表现为呼吸、i循环功能紊乱,l以呼吸的改变更具有特征性。如脑疝形成缓慢,l则可表现为呼吸浅而慢,l渐至绝对性呼吸节律不齐或停止;如脑疝形成快,l可突发呼吸骤停,l为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所致。有时在存在人工机械呼吸条件下循环功能仍能短期维持,l表现为呼吸/循环解离,l对此现象尚无肯定的解释,l有人认为呼吸中枢居延髓下段、i较心血管中枢脆弱而易受损,l也有研究称与心脏本身有自动节律性起搏点有关。

【诊断】

钩回疝、i中心疝和枕骨大孔疝,l既可各自单独发生,l亦可同时或相继出现。其共同特征是脑干的受压和移位,l其区别在于:i钩回疝常因幕上病变引起,l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l疝侧瞳孔的改变有特点,l呼吸障碍常见于晚期,l病程相对较长,l进展较慢。中心疝的诊断需依据对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i呼吸障碍的类型、i脑干反射与肢体运动功能的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l虽然“间脑-上位脑干-下位脑干”下降式受损的顺序是中心疝的特征,l但应强调对其早期(间脑受损)认识的重要性,l因为此时脑干功能尚保存,l是救治的关键期。这也提示临床工作者,l对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小脑幕上病变的患者,l不仅要重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对钩回疝诊断的价值,l也要警惕双侧瞳孔等大的患者存在中心疝的可能性,l以免贻误抢救时机。枕骨大孔疝则多由幕下病变所致,l慢性者常无意识障碍,l瞳孔改变常为对称性,l呼吸衰竭较早较快发生,l常突然停止,l病程较短,l进展较快。

【治疗】

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l不仅要防止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的因素,l更要积极进行病因诊断,l以及时进行病因治疗,l预防脑疝的发生。

诊断脑疝的同时,l即应予以快速推注高渗降颅压药;呼吸骤停者,l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辅助呼吸;有脑积水脑室扩大者,l可紧急行脑室穿刺,l缓慢释放出脑室液,l使颅内压徐缓下降,l后行脑室引流,l以缓解病情,l为术前准备及必要检查赢得时间。

应尽快行原发病灶(肿瘤、i脓肿、i血肿)清除术或对药物治疗未奏效者行减压姑息术。